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我市以技術為引領,為傳統荔枝產業注入全新活力

同心助荔 傳遞甜蜜

2025-07-03 11:00:30 來源:河源日報

image.png

■荔枝迎來豐收,果農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本報記者 肖斌 攝

■本報記者 陳星 朱曉穎

嶺南盛夏,荔枝飄香。近日,電視劇《長安的荔枝》熱播正酣,讓廣東的荔枝火爆出圈。眼下,江東新區古竹鎮的萬畝荔枝林迎來豐收期,一串串紅艷飽滿的果實壓彎枝頭,空氣中彌漫著醉人的甜蜜芬芳。“今年的荔枝很火,合作社預計銷售量較去年翻一番。”古竹滿山紅荔枝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葉濃青說。

談起荔枝的產地,提及更多的是茂名、增城、從化等地,而我市的荔枝卻鮮為人知。多年前,我市的荔枝尤其是古竹荔枝曾暢銷省內外,受到消費者的喜愛。

近年來,我市以古竹鎮為核心,利用“合作社+科研院校+農戶”模式破局,以技術為引領,為傳統荔枝產業注入全新活力。目前,全市荔枝種植面積約5萬畝,預計今年總產量超1萬噸。

老樹新春 破局傳統難題

古竹鎮位于東江河畔,地處北回歸線,陽光與雨露充足,晝夜溫差大的氣候及豐富的水資源,讓這里成為荔枝生長的沃土。該鎮現有荔枝種植面積2.2萬多畝,荔枝樹齡基本在10—30年,主要種植品種有桂味、糯米糍、淮枝、妃子笑等。

作為“河源荔枝第一鎮”,古竹鎮有著超過300年的荔枝種植史。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古竹鎮荔枝產業迎來黃金發展期,家家戶戶在東江沿岸成片種植,逐漸形成了水東至槎嶺、四維、新圍、上聯等村長達30公里的荔枝種植帶,成為當地農戶名副其實的“搖錢樹”。1996年,該鎮被省委、省政府列為“一鄉一品”重點種植基地。

21世紀初,古竹鎮荔枝產業因品種老化、管理技術落后等因素,逐漸走向沒落。如何破解發展困境,實現新生?作為古竹鎮土生土長的村民,葉濃青開始思考荔枝產業的破局之路。2012年,他放棄大城市的高薪工作,返鄉成立古竹滿山紅荔枝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承擔起河源荔枝產業升級改造工作,改良荔枝品種,鉆研種植技術,在新時代續寫著古竹荔枝的產業新篇。

鋸斷主枝、削平截面、嵌入接穗、裹緊薄膜……葉濃青用高位嫁接技術讓荔枝樹重煥生機。高位嫁接技術的優勢在于能夠保留原有根系,兩年就能掛果,比新栽樹苗縮短3—4年的周期,且能維持樹冠規模,保障產量。葉濃青表示,通過嫁接改良,荔枝的甜度和產量顯著提升,有助于提高荔枝的市場競爭力和果農的經濟收益。

借荔發力 延伸產業鏈條

驅車駛入古竹鎮,沿路的荔枝樹上掛滿紅艷的荔枝,沉甸甸地壓彎了枝頭,方便了荔農的采摘。離開枝頭的荔枝“一日色變、三日改味”的特性,曾經讓歷代荔農十分頭疼。傳統荔農大多是現摘現賣,隨著市場需求多元化,我市荔農開始探索荔枝深加工產業。

為延長荔枝的銷售周期,葉濃青將荔枝鮮果經過72小時低溫烘干制成荔枝干,這樣不僅能保存荔枝本味,還能延長儲存時間,提升產品附加值。“我們還在嘗試制作荔枝冰淇凌、荔枝臘味等新產品,就是要把荔枝‘吃干榨凈’,充分發揮荔枝的價值。”葉濃青說。該合作社還研發了荔枝酒、荔枝蟬茶、荔枝蛋酥卷等多類衍生產品,提高古竹荔枝全產業鏈價值。

古竹鎮果園里的累累紅云之下,蘊藏著產業躍升的重要契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致富果”。作為我市的荔枝主產區,近年來,古竹鎮圍繞荔枝產業發展特色農業,在加強荔枝品種改良和引種,培育和推廣高產、優質、適銷的荔枝新品種的同時,推動荔枝產業的深加工和創新發展,開發和推廣荔枝酒、荔枝蜜、荔枝干等荔枝系列產品,提高荔枝的附加值和利潤率。

如今,在古竹就能吃到優質品種的荔枝,這不僅甜蜜了本地消費者的味蕾,更是實實在在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立足資源稟賦與產業基礎,推進品種改良和深加工技術攻關,拓展電商銷售渠道,打造本地荔枝品牌,以聯農帶農機制實現農民增收,推動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

    上一篇:我市8個項目入選
    下一篇:沒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