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全域全面掀起熱潮,“百千萬工程”開局良好
頭號工程干出實績 城鄉融合高速發展
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東源縣康禾鎮 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
□本報記者 王亞嬌
以頭號工程的力度,持續掀起實施“百千萬工程”的熱潮,全市上下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比學趕超、賽龍奪錦,推進“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回顧2023年,“百千萬工程”作為“高頻詞匯”占據河源“熱搜”,各地各領域也紛紛交上亮眼成績單——
東源縣及全市5個鎮、60個村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名單;各縣區均培育壯大1—2個特色支柱產業;
新增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2個、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2家、“圳品”13個;
建成“富鎮強村公司”132家、帶動231個行政村平均增收4.9萬元……
實施“百千萬工程”呈現出加速推進的良好勢頭,實現了良好開局。
創新機制,謀篇布局育新機
頭號工程,重若千鈞。作為“農業大市”,“百千萬工程”的實施對我市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2023年1月28日,農歷正月初七,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2023年2月,河源迅速行動,第一時間制定落實“百千萬工程”實施意見,明確“百千萬工程”目標、任務。
隨即,駐縣區指導組+市領導同志聯鎮包片“一體兩翼”指揮督導機制和“六個一”統籌調度機制,“133工作法”等創新舉措紛紛出臺,實現縣鎮村指揮和督導力量全鏈條覆蓋,由上而下、由內到外形成強有力的“工作矩陣”,構建了高效協同的指揮體系。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2023年以來,河源制定出臺《關于貫徹〈中共廣東省委關于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決定〉的實施意見》《關于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實施方案》及產業轉移、農業農村、城鎮建設等領域153項配套政策,積極構建“1+N+X”政策體系,為我市系統推進“百千萬工程”強化了政策保障。
創新開展“百千萬工程”大擂臺活動,通過縣區一線總指揮“賽航線”、鎮街一線施工隊長“賽圖紙”、鄉村一線領頭雁“賽工地”;建立“專家學者+院校聯盟+平臺機構”相結合的智庫矩陣;成功舉辦省“百會助百縣,萬企興萬村”助力“百千萬工程”行動動員會;扎實開展“雙百行動”、“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建筑業企業結對幫扶鎮村、青年進縣入村志愿服務就業創業等行動,全市上下形成了共推共促“百千萬工程”的良好氛圍。
多級聯動,融合發展出新意
成績是干出來的,高質量是拼出來的。
成功申報中央財政油茶產業發展示范獎補項目、獲獎補資金4億元;9.32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已完工,今年高標準農田項目全面開展前期工作;4宗“帶方案”出讓工業用地掛牌成交,助力實現“拿地即開工”……河源大地因“百千萬工程”燃起來。
“縣”在出發——全市大力推行“雙向飛地”模式,龍川在深圳寶安區設立全省首個“反向飛地”園區,目前累計推進“正向飛地”項目200多個,實現“反向飛地”縣區全覆蓋;堅持“一縣一策”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縣城功能品質穩步提升,穩步推進東源縣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任務;紫金縣獲評中國茶葉百強縣……項目是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產業競爭很“卷”,但找準賽道就可以“破萬卷”。
“鎮”在蓄力——圍繞建強“三圈”,發展壯大中心鎮、轉型升級專業鎮、分類打造特色鎮,力推6個美麗圩鎮省級示范樣板;通過“一鎮一改革”,在全省先行先試建立點狀供地“1+N”審批模式,探索破解鄉村產業項目“落地難”問題;15條縣級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加快推進……越來越多鎮街拒絕自我設限,突出重圍,找到平衡發展的“活力密碼”。
“村”在行動——龍川縣組建“強村公司”、紫金縣龍窩鎮推動茶產業發展案例入選全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典型案例,村集體經濟百萬元級村達21個、千萬元級村實現“零的突破”;鄉村治理“積分+”模式入選全國社會治理創新“最佳案例”,東源縣義合鎮下屯村、紫金縣龍窩鎮禮坑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探索開展“三美”(綠美、富美、和美)家庭創建試點工作,涵養文明鄉風……鄉村是個“大寶藏”,就地挖潛大有可為。
乘勢而上,精益求精創新局
2023年7月8日,廣東·連平鷹嘴蜜桃節暨招商經貿活動啟動,以桃為媒、以旅促商,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助力連平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3年8月2日,廣東省產業有序轉移招商引資對接平臺建設推廣現場會在東源縣召開,正式上線“投資廣東”平臺。
2023年10月24—25日,廣東省首屆經濟林豐收節之河源油茶節活動在和平縣舉辦,進一步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助力我市打造成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的示范樣板和新高地。
2023年11月18日,第五屆廣東茶葉產業大會在河源市紫金縣開幕,全面展示廣東茶葉全產業鏈成果,助力廣東茶葉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系列重點工程、重點項目緊鑼密鼓推進,我市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各項工作可謂見行見效。
“一年開局起步、三年初見成效、五年顯著變化、十年根本改變。”這不是“小目標”,而是大藍圖;不單是加法題,更是乘法題,尋求的是聯動公約數,放大的是發展公倍數。
市委八屆七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敢于深化改革,著力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河源樣板”,這是在新起點上展現新擔當、新作為的具體體現。當前,全市上下正乘勢而上、苦干實干,從產業發展、人居環境建設、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體制機制改革、社會力量參與五個方面大抓快干,推動頭號工程興起新的建設熱潮,奮力打造城鄉融合發展河源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