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東源縣柳城鎮幫鎮扶村工作隊匯聚幫扶力量
在田間地頭書寫鄉村振興“大文章”
■工作隊走訪了解柳城鎮村民晚稻收成情況。 本報記者 王亞嬌 攝
■本報記者 王亞嬌 見習記者 殷鑫
登上東源縣柳城鎮下壩村萬畝稻田觀景臺,放眼望去,一片片平整的土地盡收眼底。稻浪翻滾,金燦燦的,像是撒了一地金子,過往游客不時停下車來,“打卡”拍照。
駐柳城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下稱工作隊)由市農業農村局、市移民局、市煙草專賣局3家單位派駐人員組成。自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工作隊圍繞柳城鎮黨委政府制定的工作目標,發揮參謀和助手作用,當好鄉村振興政策的宣傳員、聯絡員,鄉村振興工作的督導員和指導員與柳城鎮黨委政府同向而行,在田間地頭里書寫鄉村振興“大文章”。據不完全統計,幫扶單位已自籌幫扶資金706萬元(不包括上級政策支持資金)。
抓產業發展
筑牢振興根基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柳城鎮氣候適宜、土地肥沃,適合水稻種植。工作隊按照鎮委鎮政府的發展思路,積極發揮幫扶單位的資源優勢,服務柳城鎮優質絲苗米特色產業發展。
“進駐柳城后,我們工作隊員積極結合單位資源,開展幫扶工作?!惫ぷ麝犼犻L黃遠東說,我每次回到單位,都會到各個科室了解農業政策、高標準農田打造、農業保險購買方式等,再結合鎮里的產業發展需求,在不同扶持方向上為當地農業產業發展提供可能性。
發展時不我待,柳城因勢而起。柳城鎮里的萬綠智慧無人農場也是東源縣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主體單位之一,在當地政府和幫扶單位的共同支持和扶持下,該基地已經實現了耕、種、管、收一體化發展,科技范十足。在該基地的水稻烘干廠,工人們正在烘干收割回來的稻米,而旁邊剛剛平整好的土地,正準備建設加工廠。目前,該企業打造了東江航天絲苗米、萬綠湖航天絲苗米、河供絲苗米等3個絲苗米品牌,并通過水稻制種持續提升土地價值。
“我們今年的制種賣到了廣西、四川等地,明年還要繼續擴大種植,以滿足市場需求。”該基地相關負責人張先生說。
抓產業發展,筑牢產業振興根基?!敖衲?月,工作隊協助柳城鎮成功申報農業農村產業強鎮項目,該項目是今年全市申報的唯一產業強鎮項目,申請資金1000萬元,主要用于完善絲苗米生產加工基地、配套服務和品牌建設。”黃遠東說。
此外,幫扶單位通過申請扶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購買農機設備入股企業等方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爭取河源市平安保險公司與下壩村開展黨建共建,協助柳上美人茶葉發展有限公司申報“圳品”,開展消費幫扶并采購優質大米等方式支持柳城鎮產業發展。
抓鄉村建設
增進民生福祉
“這條路長約1.52公里,路寬7米,路面墊層30公分、基層18公分、面層22公分,機動車通過完全沒問題。”工作隊隊員曾研濱介紹說。
工作隊所說的是柳城鎮圍星村的沿江路,原本這里是黃泥路,村民出行和土地使用機械化都受影響。2022年,幫扶單位統籌資金200萬元,支持沿江路(圍星段)路面改造建設,并于去年年底完工,通車使用。今年,幫扶單位又安排85萬元資金用于柳城鎮沿江路美化、亮化工程(道路兩邊種植草皮、安裝路燈),于4月全部完成。如今,圍星村的沿江路煥然一新,道路直接通向柳城鎮高速公路進出口,有效地提升了村民出行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所急。安排項目資金86.6萬元,給柳城鎮柳星村水渠工程(建設三面光水圳基礎設施),解決耕地用水問題,目前兩項工程已竣工;安排資金90萬元給柳城鎮中學(維修學生宿舍、教學樓、廚房、教師公寓等工程),為學生提供優質學習環境;爭取100多萬元完善路燈和村內基礎設施建設,爭取20萬元用于糧食生產基地建設,5萬多元用于柳城鎮下壩小學完善圖書室、閱覽室……幫扶單位的一項項舉措獲得了老百姓們的一致好評,點贊工作隊給當地辦了一件件大好事、大實事。
黃遠東表示,工作隊將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積極爭取單位項目、資金支持,配合實施好駐鎮幫鎮扶村項目,想方設法發展新型村集體經濟,全面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