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東源縣

東源縣仙塘鎮:

發展多業態郊野經濟 解鎖強村富民新引擎

2025-05-27 10:46:01 來源:河源日報

48775ecb3524d42321ca55275e815e2f_hyrbs0527005_001_01_s.jpg

■仙塘鎮龍利村的貝拉小鎮成為東源郊野最有煙火氣的地方

567bbfc2a839d4135f3480df39fa837a_hyrbs0527005_001_02_s.jpg

■今年五一假期,仙塘鎮南園古村人氣火爆。

b1533e9ed8e2be5590a5d379a1497f0f_hyrbs0527005_001_03_s.jpg

■仙塘鎮觀塘村的東江小寨成為開展團建、研學與親子活動的熱門地。

image.png

■仙塘鎮糖巢創客社區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打卡

aaee6ed1c79b8bc24495db1bebe3ec4e_hyrbs0527005_001_05_s.jpg

■仙塘鎮隱營地將打造成為河源最大的戶外靜吧

郊野經濟,又稱城市郊區經濟。在快節奏生活、高強度工作背景下,不少城市居民將郊野綠色空間作為沉浸式休閑、在地化體驗和周邊“微旅游”的重要選擇。

東源縣仙塘鎮毗鄰河源市區、東源縣城,是典型的城郊小鎮。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百千萬工程”的深入實施,仙塘鎮堅持“城區鎮”發展定位,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融合當地豐富的生態、文化、農業、旅游等資源要素,搶抓城郊游經濟、周末經濟、露營經濟、民宿經濟等機遇,大力發展郊野經濟新業態,不斷豐富文旅消費體驗,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助推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強鎮興村富民的發展目標。

展望未來,仙塘鎮將堅持走好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把握城市建設和鄉村發展帶來的機遇,主動作為、大膽探索,持續推進民生配套項目與產業項目落地實施,不斷完善提升基礎設施與服務水平,吸引更多郊野經濟新業態匯聚,推動鄉鎮與城市在產業、生活等方面深度融合,助力鄉村振興和城鄉一體化發展邁向新臺階。

以活動為載體

“文旅流量”變“消費增量”

今年五一假期,東源縣仙塘鎮南園古村成功舉辦第三屆文化藝術節。

活動期間,南園古村華麗蛻變為藝術之城。從廣場到江畔,從劇場到古建,精彩紛呈的文藝表演、創意市集、童話巡游輪番上演,更有非遺扎染等傳統文化體驗,為市民、游客呈現了一場多元融合的文化盛宴。

5月1日,南園古村文化藝術節火爆出圈,活動現場人流如織,煙火氣十足。“小孩聽說有愛麗絲童話巡游,吵著鬧著要來看表演。”市民吳女士說,此次活動確實特別精彩,不僅節目豐富,而且現場節日氛圍濃厚,小孩玩得不亦樂乎。

活動期間,南園古村安排了豐富多彩的節目。看愛麗絲童話巡游,讓夢幻童話照進現實;看村民劇場,古村新戲講述故事;看流行歌舞,氛圍劇場補給快樂……在諸多活動中,童話巡游——愛麗絲夢游仙境引爆全場,特別受小朋友們喜愛,吸引許多小朋友前來親密互動。

五一假期,南園古村充滿了歡聲笑語,各式各樣的美食攤位散發出誘人的香氣,讓孩子們流連忘返。活動期間,游客們在村口集市品嘗特色小吃、喝特色咖啡茶酒、買文創手作,坐在長廊旁的榕樹下體驗非遺客家扎染,領略書法意境之美;還有許多市民現場免費體驗中醫正骨護脊。

“五一假期那幾天,來這里看表演的人特別多,平均每天營業額有2000元左右。”在自家門口賣小吃的南園古村居民潘阿姨介紹說,他們都是文化藝術節的受益者,正是因為村里舉辦文化藝術節,才吸引了人流,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據統計,五一期間南園古村景區共接待游客4萬余人次,旅游收入36萬余元。

近年來,仙塘鎮紅光村充分利用南園古村百年古村歷史資源,高標準籌建游客服務中心、生態停車場等配套設施,不斷吸引有實力的市場主體投資落戶。如今的南園古村不僅是古村落,更是“文化城”。漫步于南園古村,不僅能游覽古炮樓遺址、南園大夫第等充滿歷史沉淀的古建筑,還能體驗新式茶館、咖啡店、漢服店等年輕多樣的商業形態。

“舉辦特色文化活動,吸引更多人到南園古村旅游消費,是這幾年村里一直努力的方向。”紅光村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近年來,南園古村通過舉辦特色文化活動,有效推動“文旅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去年9月15日,南園古村成功舉辦2024全國秋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動,此次活動以直播的形式向全國人民展現,吸引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南方日報、廣東廣播電視臺等多家中央、省級主流新聞媒體的關注,并登上央視《新聞聯播》,不僅提升了東源縣的知名度,同時也打響了仙塘鎮南園古村這張文化名片。

據統計,此次活動在線觀看人數達到230萬人次,吸引24家企業進駐“村晚”現場,中秋假期接待游客超1.5萬人次,帶動當地群眾、商戶增收近40萬元,實現了從“村晚流量”到“經濟留量”的轉變。

以創新為引領 賦能郊野經濟新發展

有古村,也有“新巢”。

五一假期,東源縣仙塘鎮糖巢創客社區與南園古村聯合開展了一系列面向青年群體的文藝活動,包括“客+唱游”“啤酒節”“相親會”“三人籃球爭霸賽”“非遺樂器”“藏書票”“香薰DIY”等,直接帶動糖巢創客社區人流迅速升溫。

據統計,五一假期,糖巢創客社區共吸引游客超3萬人次,社區營業額達26萬元,進一步拉動節日消費,點燃城鄉消費熱點。

糖巢創客社區是仙塘鎮立足資源稟賦發展郊野經濟的生動縮影。

糖巢創客社區是河源首個創客社區,自去年8月運營以來,已經成為我市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地標。糖巢創客社區位于仙塘鎮紅光村和仙塘村交界區域,為仙塘鎮政府舊址,也是“老圩鎮”,由于原鎮政府和市場搬遷,“老圩鎮”集貿中心的區位優勢逐漸失去。

“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東源縣引入專業運營力量,打造鄉村文化創意園區——糖巢創客社區,通過舉辦創業大賽、提供產業幫扶資金和低息貸款等措施,留住青年創客,發展多元業態,進而帶動鎮村高質量發展。

去年以來,糖巢創客社區積極構建文化體驗新場景,深度挖掘客家文化、東江生態等資源,抓住青年游客對文化體驗與沉浸式旅游的需求,打造了鄉村創客、鄉村研學、鄉村文創、文化體驗、夜市美食、戶外婚慶、休閑度假、攝影街拍等8類業態,為年輕人提供了豐富的游玩體驗,成為年輕人時尚潮玩的聚集地,進一步激活社區流量。

“客+李記傳統食品”糖巢店,就是入駐的創新項目之一。該店自2024年10月開業以來,在線上線下銷售美食的同時,還經常舉辦DIY交流互動、美食沙龍等活動,邀請游客參與美食制作體驗。

“隨著落戶糖巢的創客越來越多,社區的人氣越來越旺,店里的生意也更加紅火。”“客+李記傳統食品”糖巢店負責人李淵介紹,通過半年努力,現在的營業額比原來在市區的店鋪增長了25%。

目前,糖巢創客社區已成功吸引20余個創新項目入駐,涵蓋電商、文創、美食等多元業態,預計每年可帶動3000萬元旅游消費。其中,糖巢叁號鳥巢、東江岸線小道等成為市民 、游客拍照打卡點,在嫑藝術空間看展、聽歌、開展團建成為年輕人的選擇。

據初步統計,目前,糖巢創客社區日均吸引約2500名游客前來拍照打卡和休閑消費,不僅推動社區從“舊圩鎮改造項目”升級為“城鄉融合示范樣本”,更是實現“美麗資源”向“美麗經濟”轉變。

仙塘鎮表示,接下來將緊緊抓好糖巢創客社區這個核心項目,持續推進項目二期建設,謀劃打造10個建設節點,深度提升社區風貌。同時,陸續舉辦第二屆創客大賽、金融扶持政策創業扶持政策培訓會等活動,進一步提升社區在人才孵化、品牌打造、商業服務、集市貿易、文化休閑等方面的輻射帶動能力,切實把糖巢創客社區打造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示范平臺、展示樣板,為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注入強大動能和新鮮活力。

以趣味為亮點 親子經濟點燃消費新活力

夏日親子游哪里去?東江小寨邀您解鎖超多趣味玩法!

在清涼的水上樂園體驗徒手抓大魚的刺激,于螃蟹樂園與孩子一起捕捉橫行的螃蟹、滑溜溜的泥鰍,前往尋寶小島挖掘神秘盲盒,還能在水面上開展歡樂抓鴨子大賽。近期,豐富多樣的趣味活動一經推出,東江小寨便迅速成為家庭周末出游的熱門之選。

東江小寨位于東源縣仙塘鎮觀塘村,毗鄰東江畔,距離市區約15分鐘車程,距離東源縣城約5分鐘車程。目前,東江小寨占地面積100畝,打造了螃蟹園、水上樂園、陶藝樂園、共享菜園、共享廚房、荒野廚房、面包窯等休閑娛樂項目,并配套有400多平方米的風雨棚和1000多平方米的活動草坪,以及可以容納300人用餐的餐廳。同時,結合營地豐富的竹子資源,東江小寨推出了竹筒飯、竹筒湯等多款以新鮮竹筒為特色的美食佳肴,是一個適合親子活動、團建拓展、學生研學、員工培訓的鄉村旅游目的地。

“我們致力為城市客戶打造一個親近自然、享受野趣、戶外體驗感十足的鄉村營地。”東江小寨負責人劉志巧說,小寨配套有帳篷區、餐飲區、野炊區、團隊拓展區、草坪區、手作區、嬉水區等區域,每周都會舉行多場“荒野廚房”項目。

每到周末,孩子們在東江小寨玩得不亦樂乎。“只要有空,周末都會約上親朋好友,帶上小孩,幾家人一起到小寨游玩。這里不僅可以玩親子游戲,還能和孩子一起體驗制作竹筒飯、土窯雞和捕魚、螃蟹、泥鰍的樂趣,孩子們玩得很開心。”市民楊先生說。

郊野休閑游憩作為新時代人民群眾追求高品質美好生活的重要內容,已經成為文旅新趨勢、消費新場景。近年來,仙塘鎮立足鄉村特色資源,在龍利村、紅光村、觀塘村等多個村落布局創新發展,打造“漁江營火”“古村新巢”“校園青創”“鄉野尋趣”等一系列郊野經濟新業態,南園古村、糖巢創客社區、東江小寨、貝拉小鎮、隱營地、祥云·江畔小院、到·吉宿、校門口營地等項目散布在各個村落。通過這些項目,不僅拓寬了村民的就業渠道,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還激發了鄉村發展新動能。

■組稿:本報記者 田紅秀 李成東 楊堅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通訊員 肖園 潘學球

■攝影:楊堅 ■稿件統籌: 李成東

    上一篇:深化兩地產業融合 打造灣區投資新高地
    下一篇:沒有了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