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東源縣

東源科學高效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創新污水治理模式 建設宜居美麗鄉村

2025-05-26 10:19:10 來源:河源日報

d393feefd32602d74365e25538cc4229_hyrbs0526004_001_01_s.jpg

■東源縣燈塔鎮結游草村污水升級工程施工現場

341c0dcc32dd8d0f68f19c8e022c085a_hyrbs0526004_001_02_s.jpg

■東源縣駱湖鎮江坑村污水管網建設工程

76176db04f71e5b9c00a055e294da797_hyrbs0526004_001_03_s.jpg

■ 東源縣藍口鎮礤頭村污水管網配套工程建設現場

f6808d2a8f336020771c757f1880118c_hyrbs0526004_001_04_s.jpg

■東源縣駱湖鎮上歐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項目

0437f5eec61e19185efe758d56bade24_hyrbs0526004_001_05_s.jpg

■東源縣船塘鎮鎮級污水處理廠

核心提示

農村美不美,低頭先看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要內容,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舉措,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措施,是惠及千家萬戶的民心工程。

近年來,東源縣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市有關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安排,制定出臺《東源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攻堅行動方案(2024—2026年)》,大力實施“治水大會戰”行動,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秉承“建設投資少、高效耐用、穩定達標、運行成本低”的建設原則,優先采取“分散處理、化整為零”的治理方向,全力構建縣級實施、鄉鎮落實、村級參與、市場運作、村民受益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體系,扎實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攻堅行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生態環境基礎。

據統計,東源縣1860個自然村(居)中1443個村(居)已完成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中納入鎮級污水廠處理模式163個自然村、新建村級污水處理設施處理模式303個自然村、資源化利用處理模式977個自然村),全縣農村生活污水累計完成治理率為77.58%。

高位統籌部署 全面加壓奮進

日前,東源縣燈塔鎮結游草村污水處理設施及污水管網工程正式動工。該項目建成后,將極大改善農村居民排污問題,大大提升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提升村民幸福指數。

結游草村污水處理設施及污水管網工程,是東源縣城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工程的子項目之一。去年以來,圍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的目標,東源縣謀劃了東源縣城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工程項目,項目覆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及圩鎮配套管網補短板工程等子項目,重點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任務。到今年底,新增完成626個自然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及提升改造任務,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100%。

東源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作為“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抓手,科學編制《東源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2021—2025)》,制定出臺《東源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攻堅行動方案(2024—2026年)》,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大力開展“治水大會戰”行動。

目前,東源縣已經成立了以縣分管領導為組長,各相關部門、各鄉鎮分管領導為成員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專班,進一步細化工作職責和任務,全力攻堅污水設施站點建設用地手續,為東源縣城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工程項目的順利推進奠定堅實基礎。

同時,東源縣全面壓緊壓實各級責任,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列入“大小會議”必提、“現場調研”必抓、“督促檢查”必看的重點事項,構建“月調度、季通報、年考核”的定期調度機制,建立“2024年治理任務提升改造清單”和“2025年新建攻堅任務清單”兩張清單,縣分管領導定期主持召開調度會,現場調度項目建設進展,協調解決問題,時刻督促項目加快建設進度,確保任務按時完成。

創新治理模式 提升治理效能

巷道干凈,村容整潔,溪水清澈見底,整個村基本看不到污水痕跡。初夏時節,在東源縣船塘鎮主固村的加村和橋頭自然村,一座每天能處理5立方米的污水處理設施正在處理生活污水,凈化后尾水排放至附近的農田、果園、菜園等,既能解決農田灌溉用水問題,又可以有效改善以往污水橫流的狀況。

項目施工方——玉凰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現場施工負責人李杰介紹說,結合這里的地形地貌、村莊布局、污水總量、線路走向等多方因素,對加村和橋頭自然村生活污水采取資源化利用模式。

資源化利用模式是一種新型的分散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技術,采用的是三級厭氧水解+EN0生態凈化工藝,由“沉淀池+三級厭氧分解池+生物反應濾池”等處理手段組合而成,通過無動力管網收集村民生活污水,并實現雨污分流,將收集的污水引入沉淀池,而后進入三級厭氧水解池,最后進入生物反應濾池,由5層吸氨值大于150毫摩爾/100克的生物濾料及挺水植物的協同作用凈化水中的污染物質,最終出水水質穩定達到農田灌溉用水標準,具有無動力、無能耗、少運營費、零碳排放特點。

據統計,加村、橋頭自然村常住戶數56戶,常住人口183人。目前,兩個自然村建有污水收集管網約0.8公里,接入45戶農戶的生活污水,接戶率為80%,其余居住分散、不具備集中收集條件的農戶,則采取“庭院分散式”資源化利用方式治理生活污水,解決農戶房前屋后菜園、果園等灌溉用水的同時,最大程度實現污水“趨零排放”目標。

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技術是關鍵問題。加村、橋頭自然村正是東源縣船塘鎮主固村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試點項目之一。去年以來,東源充分借鑒其他兄弟市縣優秀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法經驗和治理措施,因地制宜,科學施策,積極發動外出鄉親企業——玉凰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回鄉投資和支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建設,以船塘鎮主固村為試點,建設“分散式+分片式”處理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項目,打造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綜合治理模式,建設和運營成本降低40%—50%。

東源全縣下轄21個鄉鎮、258個行政村、29個居委會和1860個自然村(居),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面臨項目多、規模小、分布廣、地理環境復雜等難題。為了突破這一系列難題,近年來,東源縣全面統籌各類資源要素,秉承“建設投資少、高效耐用、穩定達標、運行成本低”及“優先納入城鎮市政管網、集中處理、分散式處理”的建設原則,優先采用“分散處理,化整為零”的治理方法,以“簡化工藝,減少運維”為治理目標,全面推廣“預處理厭氧+生物反應濾池”的資源化利用工藝,采用納入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村級污水處理設施及資源化利用等三種治理方式,并通過PPP項目、縣級統籌、鎮村自主等三種投資建設模式,全面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

據統計,東源縣已建成城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81座(其中鎮級以上污水處理廠22座,村級生活污水處理設施159座),建成配套生活污水管網約554.08千米,設計處理能力為9.18萬噸/日。特別是今年以來,東源縣全速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建設,截至目前,2025年度411個新建治理任務已全面進場施工,基本完成站點建設142個,完工率達34.55%。

“多元籌資+央企助力” 保障項目高質量推進

當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面臨諸多挑戰,其中資金問題一直是制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瓶頸之一。近年來,東源縣始終堅持農村污水治理“一盤棋”的工作思路,全面統籌各方資源,會同鎮村和各相關部門,多渠道、多方式籌集資金,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持續推進提供有力保障。

去年以來,東源縣充分整合政策資金,主動向上級部門申請項目資金支持,積極申請涉農資金、移民資金、生態資金等上級專項資金,為加大對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治理工作提供保障,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同時,以總投資約9.8億元的東源縣城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工程項目為重點項目,積極申請地方政府專項債,目前已成功獲批3.75億元債券資金。

此外,東源還積極探索“債+貸”聯合融資機制,充分發揮縣屬國資公司平臺優勢,實現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結合項目收益自平衡融資資金,全力做好城鄉生活污水治理攻堅任務的資金保障,確保今年新建項目和提升改造項目順利推進。

多方籌集項目建設資金的同時,東源縣緊緊圍繞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的目標,借助央企力量,由重點央企(中鐵廣投)牽頭實施,并采取“央地合作”的企業聯合模式,組建“主建+參建”的工程建設施工聯盟,助推項目建設提速。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中鐵廣投憑借強大的施工隊伍和豐富的施工經驗,高標準、高質量完成農村污水工程的建設任務,并通過科學化施工和精細化管理,加快鄉鎮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致力打造優質工程、精品工程,向全縣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接下來,東源縣將進一步加快推進東源縣城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工程,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統籌鎮村污水整治,分步驟分片區分階段推進全縣鎮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任務,全面優先完成本年度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堅任務,力爭6月份基本完成治理新建任務,確保今年9月底實現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同時,進一步拓寬建設資金渠道,探索運維管護模式,實行“標準化、規模化、系統化”的運維機制,保障污水處理設施高效率運行,為東源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綠美鄉村提供有力支撐。

■策劃:張松新

■統籌:李成東 張小龍 黃仲明 曾科

■組稿:本報記者 田紅秀 李成東 楊堅

特約記者 藍天明 張小建

■攝影:楊堅 ■稿件統籌:李成東

    上一篇: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下一篇:沒有了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