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全力構建守護體系
織好織牢學生心理健康防護網
■特約記者 呂鵬
近日,源城區聯合東源縣、江東新區舉辦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教育高級(A證)培訓班,115名教師參訓。作為常態化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措施,源城區教育局近年來以“機制建設、精準干預、師資賦能”為核心,通過五大創新舉措構建全鏈條守護體系,實現72所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服務全覆蓋。
筑牢機制網:
構建“三預”閉環管理體系
印發《源城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建立“預警、預防、危機干預”全鏈條機制,將心理健康作學校年度考核硬指標。每學期初開展全員心理篩查,運用專業量表動態監測,對三級預警學生建立“一生一檔”,由班主任、心理教師、校領導分層包聯,聯合社區志愿者、“三個媽媽”隊伍定期跟蹤干預。配套制定應急處置預案,實現“篩查—預警—干預”閉環管理,確保心理風險早發現、早研判、早介入。
建強師資庫:
打造“專兼結合”專業隊伍
全區72所中小學校已配齊45名專職心理教師、247名兼職教師,實現校校有心理教師。通過“區級專項培訓+校本全員輪訓”體系,2025年已開展普查預警回訪、特殊群體干預等專題培訓3場,700余人次參訓。同時整合衛健專家、社區工作者、專業心理咨詢師等社會力量,組建區級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團隊,形成“校內精專+校外協同”的立體化服務網絡。
織密干預網:
家校社協同守護重點群體
針對留守兒童、“三類女童”等重點人群,建立動態幫扶檔案,2025年累計干預心理危機學生470余人次。通過家長學校、“走進學生心里”系列微課等載體,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活動70余場,覆蓋家長15萬人次;同步聯合衛健、團委等部門開展心理疏導進校園活動,覆蓋學生1500余人;依托校外心理輔導站和埔前鎮舒心驛站延伸服務觸角。
創新載體網:
五育融合賦能心理成長
全區中小學校實施“五育潤心”工程:德育鑄魂,開展300余場心理健康活動;智育啟心,在學科教學中融入心理教育;體育強心,保證每日2小時陽光運動,通過足球、籃球聯賽錘煉意志;美育潤心,舉辦藝術節、書畫展等提升自信心;勞動健心,制定勞動清單培養抗壓能力,實現“五育”與心理教育深度融合。
夯實保障網:
標準化建設強化督導
建成“區—?!倍壭睦斫】倒芾砥脚_,實現72所學校動態監測全覆蓋;推進心理輔導室標準化建設,明確功能分區、設備配置等12項指標,筑牢硬件支撐。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年度考核,采取“四不兩直”督導機制,確保各項舉措落地見效。
目前,源城區學生心理健康意識顯著提升,校園心理氛圍持續優化,教師專業能力大幅增強,家校社協同機制更加完善。區教育局表示,將持續深化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建設,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筑牢“心理防護墻”。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