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各縣區抓招商抓項目奮勇爭先全力拼經濟
奏響項目建設“奮進曲”
■ 河源國家高新區電子信息智能制造產業園建設現場 馮曉銘 攝
■本報記者 楊寶如
東江奔流,夜以繼日;萬綠湖畔,生機盎然。
江東新區春季(專精特新企業)招商推介會、2023年河源(深圳)“1+3”產業集群招商推介會、東源縣2023年春季經貿活動……今年以來,我市招商推介馬不停蹄、項目建設熱火朝天,形成比學趕超、競標爭先的濃厚氛圍。
開局即沖刺,起步即加速。在我省掀起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熱潮的大背景下,我市奮勇爭先,苦干實干巧干全力拼經濟,緊緊抓住項目建設這個“著力點”,掀起新一輪項目招引、建設熱潮,以有效投資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全力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各環節全面提速增效。
經貿活動緊鑼密鼓
優質項目紛至沓來
招商引資是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是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
今年春節剛過,全市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召開,明確要緊緊抓住項目建設這個“著力點”,掀起新一輪項目招引、建設和服務熱潮。2月2日,全市2023年第一次經濟工作會議暨項目建設工作推進會召開,強調要梳理掌握項目用地、用林等要素需求,明確解決路徑,做細做實前期工作,全力保障項目落地動工。2月14日,全市招商引資工作會議召開,提出要發揚“拼、盯、搶”精神,拿出開局決戰、起跑沖刺的勁頭,迅速掀起大招商、招大商工作熱潮。3月7日召開的全市承接產業有序轉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全力引進導入現代產業“大項目”,以重大項目建設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這一系列會議,都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抓招商、抓項目,全力拼經濟!
賽龍奪錦,分秒必爭。我市各縣區強化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緊緊圍繞制造業當家,制定招商計劃,明確責任人、排出時間表、畫好路線圖,迅速掀起招商引資熱潮:東源縣舉辦了2023年春季經貿活動,18個項目簽約、動工和投產,投資總額82億元;和平縣舉辦了高質量發展現場會暨2023年春季經貿活動,活動共簽約項目11個,投資總額63.35億元;龍川縣舉行了“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促龍川經濟高質量發展”論壇暨龍川商會大廈奠基儀式,近200名粵港澳大灣區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外出鄉賢到龍川看發展、談合作;紫金縣舉行了茂文龍(河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設項目動工儀式;連平縣舉辦了桃花節暨招商經貿活動,簽約項目9個,投資總額25.5億元;江東新區在深圳成功舉辦春季(專精特新企業)招商推介會,吸引了近200名企業代表參會;河源國家高新區舉行了系列經貿活動,京泉華、金宣發、合壹新能等21個項目集中動工投產……
全市上下齊心協力,招商引資捷報頻傳。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市已開展7場系列經貿活動,累計簽約項目80個,投資總額328.45億元,其中超億元項目79個、超10億元項目7個。
優服務強保障
項目建設動能澎湃
昨日上午,江東新區舉辦2023年第一季度經貿活動。此次活動簽約、動工、續建和投產項目共有54個,其中動工項目10個、續建項目33個、投產項目3個,項目落地、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江東新區第一季度經貿活動取得良好成效,是今年以來我市加快項目落地建設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我市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同時,持續強化和突出“項目為王”的鮮明導向,建立完善市、縣領導牽頭聯系項目制度、重大項目并聯審批工作專班,成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素保障工作領導小組,精準落實各項要素保障、重點項目跟蹤監測和協調調度機制,全力推動項目落地建設。
從項目“前期”代辦服務,到項目“中期”跟蹤服務,再到完善“后期”政策服務,我市正建立項目建設全周期優服務機制,切實做好產業轉移項目從簽約、開工、投產到達效的全周期服務,推動項目建得快、發展好。
此外,今年以來,我市先后出臺了《河源市發展先進材料產業若干政策措施(試行)》《河源市發展水經濟產業若干政策措施(試行)》等相關政策措施,通過盡快協調解決項目用地、融資等方面問題,推動簽約項目加快轉化開工、在建項目加快建設。
項目是經濟工作的“生命線”,更是高質量發展的“硬支撐”。眼下的河源大地上,一處處項目現場呈現的是緊張有序、干事創業的繁忙景象,拼經濟、拼項目的“春風”撲面而來。據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市動工項目共81個,總投資209億元,今年計劃投資90.95億元。其中,超10億元項目4個,總投資48億元;超5億元項目12個;超5000萬元項目68個。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今年1—2月,全市工業投資完成26.57億元,同比增長29.0%,增速排全省各地市第9位;完成投資額在粵北5市排名第一,增速在粵北5市排第二;完成投資額占全社會投資33.04%,增速比全社會投資快24.8個百分點。
沒有什么比塔吊高聳林立更能傳遞發展的信心,沒有什么比項目接踵落地更能激發經濟的活力。奮進的河源,加快發展態勢已成,未來更加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