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區登臺唱“主角” 競標爭先顯身手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乘勢而上,續寫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新篇章。”昨日召開的全市承接產業有序轉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對河源新階段承接產業有序轉移工作進行了統籌部署。會上,龍川縣、河源國家高新區等縣區主要負責同志紛紛就承接產業有序轉移工作亮出“實招”,在高質量發展新賽道上競標爭先、各顯身手。
在推進“雙向飛地”上
跑出加速度
探索推進“雙向飛地”是承接產業有序轉移的創新之舉。在這方面,龍川縣率先走出了探索的第一步,從意向合作到落地揭牌,僅用2個半月就建成了全省首個“反向飛地”園區——龍川(寶安)科技創新中心,非常值得其他縣區學習借鑒。
龍川縣委書記劉力表示,龍川目前“4+1”主導產業(電子信息、建筑工業、應急與節能、先進材料、現代輕工紡織)均為轉移企業,其中深圳轉移企業40家,占比33.3%;其他珠三角城市轉移企業64家,占比53.33%。隨著龍寶科創中心揭牌運作、高鐵新城超1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建設,龍川打造“雙向飛地”合作模式正式邁入新階段。接下來,龍川將在承接產業轉移上力爭上游、爭創一流,深化打造“雙向飛地”合作模式,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劉力表示,“反向飛地”方面,在龍寶科創中心首期3.9萬平方米基礎上繼續推動超6萬平方米的二期建設,支持龍川龍頭企業在科創中心設立研發基地、企業總部、招商平臺,用好珠三角地區的科技、人才、信息等產業資源,協力打造“前店后廠”“總部+基地”“研發+生產”“創新+孵化”產業轉移模式。“正向飛地”方面,按工業上樓的規劃思路,在高鐵新城建設第一期建筑面積超1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招引高水平運營管理團隊進駐,讓新招引的珠三角地區企業“拎包入駐”。
全力招引重大項目
及專精特新企業
河源國家高新區是我市產業發展主戰場、主陣地、主引擎。今年以來,河源國家高新區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加快推動產業有序轉移,取得良好開局。1—2月,新簽約項目11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0個,總投資47.9億元;新動工項目7個,新投產項目5個。
河源國家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駱世文表示,高新區將全力扛起主戰場、主陣地的責任,以爭的勇氣、搶的勁頭、拼的姿態,全力以赴推進產業有序轉移各項工作,加快打造千億級國家高新區。特別是在招商引資方面加大力度,全力招引重大項目及專精特新優質企業。首先緊盯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產業布局,圍繞園區三大主導產業,大力攻堅引進布局性、細分領域龍頭及專精特新等項目,力爭全年新引進超10億元項目3個以上,新引進細分領域龍頭項目及專精特新企業5個以上;其次,瞄準產業轉移趨勢以及產業新賽道,著力以京泉華、禾望等電子能源項目為牽引加快上下游項目引進,今年新引進補鏈延鏈強鏈項目15個以上;第三,強化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全年攻勢,創新實施“四比四看”(比外接頻次,看工作熱度;比項目策劃,看專業程度;比項目信息,看質量高度;比簽約數量,看拼搶力度),推動招商引資工作再上新臺階,力爭全年新引進超億元項目30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