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縣舉辦公益慈善大會
凝聚30余萬鄉賢之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
■紫金杰出鄉賢、愛心企業家代表參觀紫金縣人民醫院公益項目。
■紫金縣公益慈善大會活動現場
■紫金杰出鄉賢、愛心企業家代表參觀紫金縣佑文中學公益項目。
■由杰出鄉賢羅佑文出資6.5億元建設的紫金縣佑文中學可接納學生6000人,成為紫金縣當前辦學規模最大、硬件設施最優的一所學校。
■快速發展的紫城工業園,吸引了眾多外出鄉賢回鄉投資興業。
核心提示
3月3日,紫金縣成功舉辦公益慈善大會,集中展示了近年來紫金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成果,表彰了一批助力紫金發展的杰出鄉賢和愛心企業,致敬鄉賢奉獻愛心的慈行善舉,現場認捐超3億元,掀起了鄉賢反哺家鄉、支持家鄉公益事業和返鄉創業的新熱潮。
此次活動陣容強大、場面壯觀。當天,近200名紫金杰出鄉賢、愛心企業家代表出席活動,一起參觀縣人民醫院和佑文中學等公益項目,一起觀看紫金公益慈善和招商推介視頻短片,感受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和廣大鄉賢、愛心人士的拳拳之心、濃濃之情。
舉辦此次大會,是紫金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的具體行動,是全面落實市委八屆五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縣委十四屆四次全會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行動體現,對凝聚鄉賢力量、激發鄉賢支持家鄉建設和營造向上向善濃厚氛圍具有重要意義,為推動紫金實現又穩又好、加快發展提供強勁的“賢動力”,為紫金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注入“新活力”,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展現新的更大作為。
30 余萬鄉賢發力 助推紫金加快發展
去年9月,由杰出鄉賢羅佑文出資6.5億元建設的紫金縣佑文中學正式開學。學校占地面積約32萬平方米,可接納學生6000人,是紫金縣當前辦學規模最大、硬件設施最優的一所學校,成為紫金建縣以來投資最大的單體公益項目。
2014年,紫金啟動縣人民醫院新院建設,共籌集善款12398.75萬元。其中,杰出鄉賢羅佑文捐資1億元,捐物價值420萬元。新院的建成使用,極大地改善了紫金的醫療衛生條件,惠及千家萬戶。
紫金自古崇尚仁愛向善的傳統美德,一代代賢能薪火相傳、接力奮斗,積極參與和支持家鄉公益慈善事業,共同書寫了紫金奮力拼搏的華美篇章。據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以來,紫金鄉賢和愛心企業累計捐款超12億元,涉及教育、醫療、工業園區、鄉村振興、農村道路基礎設施、救災防疫、敬老院民生項目等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方面。其中,基礎建設投入約5.07億元,教育基金約7.43億元,惠及全縣廣大人民群眾。廣大鄉賢參與公益慈善范圍廣,支持家鄉力度大,責任擔當和境界情懷令人敬佩。
在廣大杰出鄉賢的示范帶頭下,紫金越來越多外出鄉賢加入家鄉公益慈善事業,全力支持家鄉發展。近年來,紫金各鎮相繼開展“感恩家鄉情,常回家看看”等主題的外嫁女集體回娘家活動,回饋家鄉;通過成立商會、愛心人士獎教獎學基金會等方式,鼓勵師生勤奮攻堅,勇奪佳績。一系列的慈行善舉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進一步調動了廣大外出鄉賢積極參與民生實事和鄉村振興的熱情。
外出鄉賢慷慨解囊,家鄉變化日新月異。2022年,紫金各項事業交出年度優異答卷。一是經濟運行穩中有進。2022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7.3億元,比增2.6%,增速排名全市前列。二是產業發展可圈可點。紫城工業園、藍塘產業新城擴園增效,預制菜產業園、樓宇產業園、電商物流園和冷鏈物流園順利籌建,省級產業園申報穩步推進,以新電子、新材料、新智造為主導的工業集群效應進一步增強,以茶產業為龍頭的農業產業蓬勃發展,絲苗米、柑橘、南藥、畜禽等農業產業加快發展,以紅色資源為特色的文旅產業發展全面提速,以水產業、預制菜、民宿等為主的新興產業快速啟航。三是“融灣”“融深”活力迸發。河紫(紫城至江東新區)高速公路取得突破性進展,已納入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今年上半年控制性工程動工。四是鄉村振興步伐全面加速。市2021年度實施鄉村振興實績考核獲得優秀等次,排名全市前列;2022年代表市接受省2021年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取得良好成績。五是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大氣、水、土壤等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優良,位居2022年廣東省百強區縣生態環境榜第三名。六是民生事業全面進步,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鄉賢反哺桑梓 助力家鄉產業發展
去年,由深圳市紫金商會投資建設的紫城工業園公共服務區建成運營。該項目總投資約8億元,用地面積約26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9萬平方米,是集企業和員工辦公、生產生活配套、休閑于一體的產城融合綜合體。
像這樣由鄉賢直接或間接引進的企業,在紫金隨處可見。許多紫金外出鄉賢不僅捐資捐物支持家鄉發展,還回鄉投資興業,將更多優質企業和各方人才帶回家鄉,助力紫金產業加快發展,共同為家鄉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如鄉賢企業廣東立國制藥,自落戶紫金以來,多方位助力家鄉經濟社會發展,在帶動周邊百姓就業、保障社會民生、壯大村集體經濟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廣東省河源商會副會長廖勇強表示,紫金近年來變化特別大,基礎設施全面提升,比如新建了縣人民醫院、佑文中學等一大批民生項目,產業發展速度也很快,短短幾年時間就新建了兩大工業園區,還有紫金蟬茶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居民最為喜愛的茶葉之一。作為一名紫金人,看到家鄉發展越來越好,他感到特別自豪。
鄉賢情系報桑梓,反哺家鄉助振興。鄉賢們紛紛表示,將積極發揮自身優勢,為家鄉建設鋪路搭橋,為家鄉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廣東創能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龔創寧表示,企業自落戶紫金以來,縣委、縣政府和各級各部門為企業建設提供了全方位的貼心服務,有力保障了企業順利動工、投產,今后公司將繼續做大做強做優。
近年來,紫金全縣上下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搶時間、搶機遇,抓項目、拼經濟、促發展。紫金不僅擁有優質的兩大工業發展平臺,還擁有日益完善的交通區位優勢、豐富資源優勢、優惠政策優勢、優良生態環境和一流營商環境,為各種生產要素在紫金發展創造更好條件,為外來產業落地提供更強的吸引力,越來越多的大項目、好項目紛紛搶灘紫金、布局未來。
向上向善團結奮進 攜手推動紫金高質量發展
紫金擁有緊鄰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和日益趨好的交通優勢,目前活躍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紫金籍外出鄉賢有近30萬。近年來,在廣大鄉賢們的共同努力下,紫金縣經濟有了新發展、生活環境有了新改善、社會事業有了新突破。紫城工業園、藍城產業新城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全縣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佑文中學、縣人民醫院等優質學校、醫院拔地而起,教學、就醫水平不斷提升;橋梁、道路輻射鄉村,綠化美化亮化扮靚美麗鄉村,一幅宏大的振興畫卷徐徐展開……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紫金縣提出,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抓手,堅持“融灣”“融深”,持續聚焦四大高質量發展平臺,完善優化現代化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具體行動方案和施工圖,奮力開創紫金現代化建設又穩又好、加快發展的生動局面。
要實現2023年各項奮斗目標,開創紫金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不僅需要全縣人民齊心協力、拼搏奮斗,也需要30余萬外出鄉賢的大力支持,要進一步弘揚向上向善的文化新風,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為加快建設“雙區”融入服務先行地、產業轉移優選地、休閑旅游目的地注入“賢動力”,攜手共創紫金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組稿:本報記者 田紅秀 特約記者 黃從高 甘建樓 ■攝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