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專題

我市著力增進民生福祉交出溫暖“答卷”

用心用情繪就城市“幸福底色”

2023-02-03 09:28:19 來源:河源日報

□本報記者 謝少娜

常態化推進市委書記、市長“面對面”解決群眾“急愁難盼”問題機制,促進解決“看病難”等民生問題3993宗;新增就業2.7萬人,預計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左右;完成新改擴建及續建義務教育學校11所、新增義務教育學位10335個;市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成功晉級三甲醫院……

穿掠過百姓柴米油鹽的生活,始終與民生福祉如影相隨的是住房、就業、上學、看病、養老……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黨的奮斗目標。2022年,面對時代和人民給出的“考卷”,我市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實施民生保障行動,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堅持不懈讓老百姓享受更多改革發展的成果,教育、基礎建設、醫療衛生、交通、人居環境等民生事業發展迅速、碩果累累。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紅利”,讓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常態化推進“面對面”機制

以實事真效溫暖民心

“現在通過微信公眾號提前預約掛號按時就診,整個診療過程比之前便捷省時了很多,對我們老百姓來說真的是一大實事?!苯?,劉女士帶生病的孩子到市婦幼保健院就診,在醫護人員、志愿者的指引下,從候診、看病到取藥,整個就診過程不到30分鐘,這讓此前僅排隊掛號就可能要花上30分鐘的她非常驚訝,禁不住為醫院的便民服務點贊。

2021年10月,我市舉行首場“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座談會,由市委書記“掛帥”,傾聽群眾呼聲、推動解決“看病難”問題。座談會上,群眾反映了看病貴、掛號難、藥品短缺、醫療水平有待提升及醫保系統報銷不便利等問題。針對群眾提出的問題,我市相關職能部門、醫療機構紛紛“出招”,拿出實招硬招“破題”。隨著“破題”的進行,地貧患者的“就醫路”暢通了,患者就診掛號難的問題解決了,就醫停車難的問題也得到了有效緩解,一件件群眾身邊的“煩心事”“揪心事”得到有效解決,極大地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自2021年10月開始,我市常態化推進市委書記、市長“面對面”解決群眾“急愁難盼”問題機制,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常態化實施黨政主要負責同志“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機制,努力做到反映訴求更暢達、回應問題更直接、解決困難更實在。2022年,市委書記林濤、市長何國森分別聚焦“出行難”“養老難”“電動車充電與安全”“關愛保護未成年人”“城市服務”等5個民生主題,與60名群眾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面對面”交流,解決問題3993宗,平均每個月辦結270多個問題,有效提升了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切實做到了聽民聲、察民情、紓民困、解民憂,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2022年,群眾對“面對面”座談會交辦問題辦理情況總體滿意率為96.7%。

持續擦亮“三項工程”品牌

扎實推動就業創業

日前,2022年廣東省五星級、四星級“粵菜師傅”名廚認定結果新鮮出爐,我市黃勇強成功入圍2022年四星級“粵菜師傅”名廚名單;在廣東省第二屆“南粵家政”技能大賽總決賽上,我市共有8名選手獲三等獎和優勝獎……這些技能人才的涌現,側面展示了我市扎實開展“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下稱“三項工程”)的成效。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叭椆こ獭笔俏沂〈倬蜆I、保民生的重要舉措。2022年,我市堅持創新載體、助推振興,持續擦亮“三項工程”品牌,積極發揮“三項工程”在產業發展、文化傳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進了城鄉勞動者實現高質量就業創業。一是大力開展“三項工程”技能培訓。全年累計開展“粵菜師傅”培訓5730人次、“南粵家政”培訓10920人次、農村電商培訓2186人次,開展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29086人次,超額完成省廳下達任務指標,帶動就業創業近3萬人次。二是建成了深河“粵菜師傅”一條街,依托大同路美食一條街,打造集河源特色粵菜門店經營、粵菜文化展示、農產品展銷、“粵菜師傅”培訓等為一體的“粵菜師傅”示范區。深河“粵菜師傅”一條街自建成以來,已成為河源夜市網紅打卡點之一,進一步挖掘了我市夜市經濟活力。與此同時,2022年,我市持續鞏固“南粵家政”一條街發展成效,一方面積極幫助企業應對疫情和經濟下行影響,主動協調店鋪業主方讓利降租,減輕入駐家政企業壓力,穩定發展信心;另一方面,積極打造“區塊鏈+南粵家政”綜合管理服務網絡平臺,提高河源家政行業供需匹配效率,進一步突破河源家政市場供需地域限制,目前“區塊鏈”平臺已進駐企業23家,從業人員83人。

此外,我市還進一步加強農村電商產業園運營管理,依托河源技師學院校區的電商產業園平臺基地,拓展完善“展示、孵化、直播、培訓”等功能,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帶動就業創業。2022年以來,共開展直播帶貨150多場次,幫助當地農民銷售農產品市值達3200萬元。

加大學位供給、創“三甲”

補齊短板共享美好新生活

2022年9月1日,綠樹掩映下的紫金縣佑文中學校園里也響起了瑯瑯的讀書聲。這學期,這所剛剛交付使用的新學校迎來了2004名學生。據介紹,新建成的紫金縣佑文中學共可容納160個教學班,提供6000個學位,學校的設備設施、教學器材等選購標準均對標珠三角城市學校,可給孩子們提供優質的學習生活環境。

教育是重大民生工程,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佑文中學的建成,是河源教育事業擴容提質、健康快速發展的生動縮影。2022年,我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始終堅持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以加大學位供給為載體,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2022年,我市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14所,新增公辦學位4890個,新增認定普惠性民辦幼兒園15所,新增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學位4560個;在義務教育方面完成新改擴建及續建義務教育學校11所,新增義務教育學位10335個。在普通高中方面,通過新改擴建紫金縣佑文中學、和平振安高級中學、江東新區古竹中學、連平縣連平中學等4所普通高中,共增加7150個普通高中學位;恢復江東新區外國語學校普通高中學段招生,新增學位1200個。職業教育方面,我市通過遷建東源衛生職業技術學校,新辦黃崗職業技術學校、科貿職業技術學校等2所民辦中職學校,推動河源理工學校、市衛生學校、河源技師學院擴建擴容,推動河源理工學校與連平縣職業技術學校聯合辦學等措施,共增加中職學位4200個。

2022年12月,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備案同意,河源市中醫院獲評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成為我市首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2022年12月16日,市婦幼保健院晉級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成為我市首家三級甲等婦幼保健院……2022年,我市大力推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衛生健康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其中,市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成功創建“三甲”醫院;市人民醫院成功融入省人民醫院體系,深河人民醫院運營實現良好開端,公立醫院實現高質量發展。此外,全市8家縣級公立醫院、3家中心衛生院完成升級改造并投入使用,1207間村衛生站規范化建設全面完成。

    數字報
    本周最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