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好品齊“上線” “出山”“融灣”富家鄉
九連山疊翠,萬綠湖含煙。我市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與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蘊,孕育出眾多獨具特色的地理標志產品。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綠色崛起目標,積極融入“融灣”“融深”發展大局,以地理標志產品為核心驅動力,著力開拓“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踐路徑。
【強品質】
標準為翼,守護金字招牌
“河源米粉口感爽滑,米香濃郁;龍川山茶油清透香濃,清爽不膩;連平鷹嘴蜜桃爽脆甘甜;紫金春甜桔芳香清甜……”說起我市的地理標志產品,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如數家珍,言語間滿是自豪。這些優質的地理標志產品,是我市鄉村振興的“金字招牌”,而品質保障則是其立足市場的根本。
“為守護好這些‘金字招牌’,我市深入開展地理標志保護專項行動,全面推進食品安全質量整治提升‘三大行動’,從強化督導檢查、壓實屬地責任,到做實檢驗檢測、優化監管模式,筑牢地理標志產業發展的根基。”上述負責人表示。
圍繞產品質量特色和保護要求,我市不斷完善標準體系。2024年,紫金春甜桔地方標準完成修訂并實施,河源米粉加工技術規程也同步制定發布。此外,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發布《河源米粉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叢書》,涵蓋河源米粉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有力支撐米粉產業發展。
“標準化讓產品品質更穩定,產品競爭力大大增強,品牌影響力也更大,河源米粉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消費者非常信賴的高品質產品。”廣東霸王花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榮兵說。
今年,我市將龍川山茶油、連平鷹嘴蜜桃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提上日程,進一步規范產品生產環節,提升產品品質和品牌影響力。
【重推廣】
多措并舉,拓展市場版圖
酒香也怕巷子深。為讓地理標志產品走出大山、融入灣區市場,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積極組織企業攜產品參加各類展會等活動。在地理標志產品廣貨手信節、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暨國際地理標志產品交易博覽會等活動中,我市地理標志產品大放異彩——河源米粉獲“廣貨好手信”稱號;龍川山茶油品牌建設案例入選廣東商標品牌建設優秀案例。
我市還積極舉辦各類宣傳推廣活動。比如“綠美河源·地標好物”宣傳推廣活動、連平鷹嘴蜜桃活動月等,都取得了良好的市場反響和社會效果。
“參加這些活動,讓產品獲得了更多曝光,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幅提升,訂單也多了起來。”我市一參展企業負責人說。
此外,我市還充分利用深圳對口幫扶協作機制,在“深圳對口幫扶河源消費幫扶平臺”建設地理標志驛站。前不久,河源市地理標志驛站正式授牌,成為我市地理標志產品連接市場、消費者的重要橋梁,加速推動優質農產品“出山”,順利打通進入深圳市場的“最后一公里”。
【善融合】
地標賦能,激活鄉村“綠動能”
地理標志產業的崛起,不僅富了農戶口袋,更激活了鄉村“造血”功能。我市積極探索“地理標志+”發展模式,推動地理標志產業與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動能。
去年,我市創新推出“河你有源”手信品牌、“萬綠河源”農產品公共品牌,并打造了綠油花果樹小鎮、上坪桃花山景區、桃文化走廊等多個文旅融合發展項目及趣田野民宿、桃鄉民宿等本地特色民宿品牌。
在龍川縣,每到茶花盛開的季節,不少游客前往綠油花果樹小鎮,在此漫步鄉野、欣賞美景,親身體驗田園采摘的樂趣。“小鎮是我們以山茶油為主題打造的集觀光旅游、休閑采摘于一體的國家3A級旅游景區。我們將努力推進三產融合發展,讓龍川山茶油地理標志品牌知名度更上一層樓。”龍川縣油茶產業協會會長、龍川綠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駱東梅說。
在連平縣,今年的桃花旅游文化周成為當地的一大盛事——短短7天吸引了外地游客約50萬人次,帶動消費1.75億元。“桃花旅游文化周期間,我們的民宿天天爆滿,收入比平時增加了好幾倍,地理標志產業真的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連平縣趣田野民宿負責人謝增縣感慨。
“地理標志不僅是促進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的‘金鑰匙’,更是助力鄉村振興的‘強引擎’。”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開展地理標志保護和運用促進工作,提升河源地理標志產品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將豐富的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動能,為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貢獻更多知識產權力量,書寫鄉村振興與區域協調發展的壯麗新篇。(本報記者 陳思芬 通訊員 戴小茜)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