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河源時政

唱響奮進新征程的時代強音

——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2023-12-12 10:21:00 來源:河源日報

image.png

龍川縣以古榕樹為地標,打造“榕樹下宣講”品牌,有力引導群眾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

□本報記者 方新苗

東江潮涌,風正帆懸。加快實現綠色崛起、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河源實踐,離不開思想的指引、精神的支撐、文化的滋養。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新時代以來,在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悟習近平文化思想,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積極謀劃,主動作為,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展現新擔當,在守正創新、開拓進取中煥發新氣象,為推動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提供堅強思想保證、有力輿論支持、強大精神動力。

鋪開新時代河源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畫卷,亮點閃耀,催人奮進。宣傳思想文化的力量,如靜水深流浸潤心田,如戰鼓擂響奮進征程,始終與河源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

高舉思想旗幟

真理之光照耀奮進征程

思想之旗引領新征程,理論之光照耀奮進路。

進入新時代,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始終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長期首要政治任務,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引導全市上下深學細悟篤行,凝聚黨心民心,筑牢思想基礎。

理論學習入腦入心、見行見效——

發揮“關鍵少數”示范引領作用,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健全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2018年以來,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77次集中專題學習,通過集中研討、專題學習、實地調研等形式,帶動廣大黨員干部認認真真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建立縣處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列席旁聽機制,推動各級理論學習中心組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理論宣講更接地氣、更聚人心——

南門碼頭,大榕樹下,龍川縣百姓宣講團成員同村民們圍坐在一起,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和生活感悟,用通俗易懂、生動鮮活的語言向群眾傳播黨的聲音、宣傳黨的政策。

理論宣講上接“天線”、下接“地氣”。近年來,“榕樹下”“禾坪說事”等百姓宣講品牌深入人心,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走進千家萬戶。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打造龍川音樂快板《黨的二十大精神放光芒》、紫金縣花朝戲表演唱《黨的二十大報告意深長》等“宣講+文藝”理論宣傳精品;精心組織主題演講比賽、線上線下知識競賽、百名學習之星評選活動,廣泛開展“學習強國”進社區、進校園、進農村“三進”活動,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更加入腦入心。

理論闡釋力度更大、范圍更廣——

僅今年,已推出56個《河源日報》理論專版,刊發理論文章129篇,近半數作者為河源本地理論研究人員;建成“學習強國”河源學習平臺。同時,持續開展“學習強國”“粵學習”等學習平臺線上線下宣傳推廣,發揮“兩中心一平臺”和“粵學習”網上理論傳播作用,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群入圈”。

形式多樣的理論學習、春風化雨的理論宣講、更具傳播力的理論闡釋……一系列新舉措、新突破、新成效,推動理論學習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河源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壯大主流輿論

時代強音響徹東江之濱

好故事要用心講述,好聲音要動情傳播。近年來,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以飽滿的熱情觸摸時代脈搏,以生動的筆觸記錄時代變遷,用一件件整版刷屏的優秀作品,壯大主流輿論,講好河源故事、傳播河源聲音。

圍繞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主要領導同志調研河源指示要求,市、縣各級媒體開設了《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記囑托 砥礪奮進》等專題專欄,展現全市上下貫徹落實的實際行動。

聚焦高質量發展主題,我市各級媒體濃墨重彩、有聲有色地推出了一大批反映“河源實踐”“河源經驗”“河源探索”的精品力作。圍繞省委、市委中心工作,河源日報社先后策劃了《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強經濟·促發展》《河源制造·青年力量》《制造業當家·高企做引領》《推進百千萬工程·促進高質量發展》《綠美河源》等一系列重大主題性報道,形成宣傳強勢,反響熱烈;河源廣播電視臺推出《高質量發展·河源這樣干》《急難愁盼 面對面辦·回音壁》等一系列重大主題性報道;河源晚報社關注民生熱點,做強“身邊事”“身邊人”等欄目,打造晚報特色,均取得良好宣傳成效。

“河源米粉DOU美味”短視頻大賽話題曝光量逾800萬次、“早餐河源”系列視頻全網播放量超500萬次……今年4月以來,全市新聞媒體聚焦河源米粉這一特色產品,打出出彩“連環招”,策劃推出了短視頻、微信推文等原創融媒產品150篇(條),相關報道累計閱讀播放量超2000萬次,推動河源米粉加速“火出圈”。短視頻已成為講好河源高質量發展故事的重要途徑,其中河源日報平均每天推出4條短視頻產品,受到網友追捧。

主流媒體唱響主旋律的同時,我市還采用“政府主導+主流媒體實施+網紅帶動+全民參與”的模式,通過在抖音、快手、視頻號等短視頻平臺開設“發現河源之美”話題,發動全民創作,多點位、爆發式傳播河源形象。

除了注重生動鮮活的主題報道和重點活動策劃,我市不斷加強對外新聞宣傳,河源形象、河源聲音在中央和省主要媒體的重要版面、時段頻繁“露臉”“發聲”。今年以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各頻道欄目播發河源電視新聞40余條次,“新聞聯播”播出有關河源報道3條,已超過往年全年播出總數。中央電視臺新聞、科教、發現之旅等頻道走進河源采訪拍攝播出《“畫”說陂角》《我的家鄉菜·河源篇》《活力高新區 魅力新河源》《原味鄉間·河源篇》4個紀錄片,宣傳推介河源經濟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和特色美食;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2次在我市直播連線,報道連平桃花和和平灌區工程建設;“央視新聞”客戶端先后推出了《“村BA”來了!廣東畬族鄉籃球賽火熱開賽》《騎行大灣區 山海深呼吸》《上新了 恐龍蛋!來廣東河源 漫游遠古恐龍世界》3場網絡直播,報道萬綠湖開漁活動并配發一篇評論《為“魚”不為“漁” 萬綠湖的生態辯證法》,河源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勢頭和澎湃動力向外界傳遞得更遠、更廣、更深入。

注重以文化人

廣泛匯聚向上向善力量

12月1日,我市首部文明行為促進類地方性法規——《河源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實施。《條例》有效彌補了我市在文明行為立法方面的空白,對我市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保障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實際意義。

近年來,我市持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把人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作為創建文明城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結合文明實踐活動、志愿服務、移風易俗,在全社會樹立崇德向善、共建文明的鮮明導向。

社會正能量不斷凝聚——全市獲評2023年“廣東好人”1人、廣東“新時代好少年”2人,大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展現時代新風新貌。

精神文明創建提質拓面——推出“我愛我家·文明河源”系列報道352條次;評選表彰2022年度河源市文明鎮8個、文明村30個、文明單位8個。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實現全覆蓋——全市建成實踐中心7個、實踐所101個、實踐站1442個,實現了鎮、村100%覆蓋,打造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所2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站235個。

文以化人見行見效,讓文化之美充盈社會空間,是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舉措。當前,我市不斷加強基層文化惠民工程建設,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文藝精品力作層出不窮,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

河源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原創音樂會、“萬綠河源美·碧水東江情”攝影采風、“萬綠湖·星稻田”音樂節、蕭殷學術研討會暨《蕭殷全集》新書發布會等主題文化文藝活動相繼舉辦,“大美河源·百姓舞臺”“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紅色文藝輕騎兵下基層”等文化惠民活動接連上演,一道道“文化盛宴”、一場場惠民演出,把歡樂送到群眾家門口,為他們的幸福生活“加碼”。

客家古邑,文脈悠長。大型現代花朝戲《接你回家》、微視頻情景劇《趙佗回河源》、電影《阮嘯仙》、文學作品《蕭殷全集》、歌曲《歷史選擇了你》、《國家人文地理 河源》分卷、20集大型人文紀錄片《客家人》等一批賡續河源文脈、彰顯河源精神的精品力作相繼呈現在觀眾眼前,展現出河源文藝的新氣象。

為加快實現全民共享文化成果,我市還在推進城鄉文化服務一體化建設上加快了步伐:全市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全面達到國家二級館以上標準,行政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文化強市建設不斷深入。

10月7日至8日,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召開,正式提出和系統闡述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

站在新起點,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展現新氣象、實現新作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