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黨建引領鍛造“巾幗鐵軍”
編者按:鑄牢紅色根基,淬煉檢察擔當。值此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之際,“檢察在線”欄目特推出“紅心向黨 奮進新程”系列報道,聚焦我市檢察機關以黨建“紅色引擎”驅動引領各項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
■本報記者 劉燁華?
督促修復污染林地耕地5萬畝,推動民政部門投入1200余萬元,對13家養老機構完成升級改造,“河檢護源”生態檢察品牌獲評全省檢察機關“十佳文化品牌”……近年來,市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第四檢察部)交出一份沉甸甸的履職答卷,該部門以“柔肩擔重任”的擔當,打造出一支獲評全國“巾幗文明崗”的檢察先鋒隊。
?“河檢護源”守護綠水青山?
公益訴訟檢察部深化打造“河檢護源”生態檢察品牌,用切實有力的監督行動,守護河源的綠水青山,也守護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共同期待。2022年以來,督促修復治理被損毀污染的林地、耕地、水域近5萬畝,處理生活垃圾和固體廢物近2萬噸,推動高標準農田復耕復種2000余畝。利用公益訴訟專項資金賬戶,創新開展補植復綠、增殖放流及珍稀瀕危植物野外回歸活動,累計補植復綠2.3萬余棵,增殖放流魚苗300萬余尾。
“河檢護源”生態檢察品牌榮獲2024年全省檢察機關“十佳文化品牌”、全市工作創新大賽一等獎和全面深化改革優秀案例,《人民日報》《檢察日報》等中央媒體對我市檢察機關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工作給予廣泛宣傳報道。
?司法為民傳遞法治溫度?
以法之名修復生態,以法之力回應民意。公益訴訟檢察部高質效落實最高檢“十一號”檢察建議,全體黨員干警在深入一線中錘煉黨性,推動民政部門投入1200余萬元,對13家養老機構完成升級改造。
以高度責任感守護好英烈紀念設施等紅色記憶,公益訴訟檢察部推動退役軍人事務局將128座零散烈士墓修復并統一遷移至烈士陵園集中管護,將辦案現場轉變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紅色歷史教育的“最佳場所”。
當166枚恐龍蛋遭遇非法倒賣時,兩級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迅速介入。面對沒有前例可循,領域歸屬有爭議,損害程度難以確定等難題,公益訴訟檢察部克服重重困難,邀請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權威專家協助辦案,圍繞是否損害公共利益、是適用文物保護法還是環境保護法等問題反復論證。最終違法行為人被依法追究公益損害賠償責任。根據此案,市檢察院積極推動地方法規增設了檢察公益訴訟條款,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勤懇?履職彰顯檢察擔當?
公益訴訟檢察部嚴格按照市檢察院黨組部署要求,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黨紀學習教育,將紀律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支部書記作為黨支部“第一責任人”,帶頭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充分運用談心談話制度,切實掌握支部黨員干警思想動態,強化正確引導。
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公益訴訟檢察部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將政治引領力轉化為保障大局、服務民生的行動力。她們跋山涉水,做好現場勘察;她們走訪調查,耐心傾聽群眾心聲;她們釋法說理,探討公益修復方案。這支公益訴訟隊伍始終堅守辦案一線,守護著河源的綠水青山。該部門2022年成立以來,干警獲個人三等功1次、嘉獎4人次。
揚帆起航正當時,砥礪前行譜華章。公益訴訟檢察部黨支部書記、主任黃欣表示,團隊將繼續堅持以黨建為引領,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積極履行公益訴訟檢察監督職責,服務市委中心工作,深化辦案實效,守護群眾美好生活,努力書寫“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履職答卷。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