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大壩鎮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工業重鎮加快建設 主導產業加速集聚
■本報記者 梁昕 方新苗
毗鄰和平縣城,一座工業重鎮正蓄勢待發、向新而行。
大壩鎮位于和平縣東北部,粵贛高速、358國道、京九鐵路等穿境而過。2010年,大壩產業集聚區動工建設,奠定了大壩鎮作為和平縣工業重鎮的基礎。2019年1月,經省工信廳認定為產業集聚區,依托深圳福田(和平)產業轉移工業園帶動集聚區加快發展,成為和平縣工業發展版圖上的明珠。
作為和平縣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陣地,大壩鎮搶抓實施“百千萬工程”重大戰略機遇,緊扣“一鎮一策”建設目標,以市領導同志聯鎮包片抓落實工作為抓手,立足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堅持制造業當家,持續在“強基礎、重招商、優環境”上發力,加快工業重鎮建設,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截至目前,該鎮共有企業30家。其中,規上企業10家、省重點項目4個、市重點項目1個。今年1月—9月,大壩產業集聚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超30億元、同比增長20.74%,穩居和平縣前列。
企業加速集聚
高質量發展活力持續迸發
一棟棟廠房拔地而起、一個個項目落地生根、一批批產品加速生產……時下,在大壩產業集聚區,火熱的建設景象隨處可見。
在河源市新奧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新奧公司)生產車間,分類好的塑料廢棄材料被送進流水線,通過破碎、清洗、熔融、提煉等多道工序,變成不同顏色、不同種類的再生纖維。這些作為下游工廠的生產原材料,加工后的產品可應用于沙發、床墊、玩具、床上用品、汽車裝飾材料等。
作為東莞市粵盛纖維制品有限公司的延伸公司,新奧公司2019年落戶大壩產業集聚區,2022年9月底正式投產,以再生塑料加工、制造和特種纖維研究、開發、制造等為主要經營項目。
過去的廢棄制品只能“沉睡”在土壤或進行焚燒處理,如今在新奧公司,它們有了不一樣的未來。新奧公司負責人張詠強說:“包裝袋、水桶、礦泉水瓶等生活中常見的PET塑料制品,經過回收加工后,成為制作再生工業纖維的原料,預計今年將實現銷售額5500萬元。”
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和平縣粵深鋼實業有限公司(下稱粵深鋼公司)是落戶大壩鎮的和平縣重點項目,總投資超10億元,項目占地35萬平方米,建設了熱軋鋼筋連鑄連軋生產線1條,目前年產螺紋鋼30萬至40萬噸。2021年7月,粵深鋼公司與寶武韶關鋼鐵生產制造基地開展合作。
“公司二期項目正在推進,我們計劃進行產能置換,加快升級企業生產設備,努力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粵深鋼公司負責人陳杰表示。今年1月至9月,粵深鋼公司產值達23億元,同比增長11.96%。
“在市領導同志的掛點督導下,我們錨定‘工業強鎮’方向,集聚精力做項目,推進工業大提升。”大壩鎮負責人表示,將以鋼鐵生產、新材料制造及綠色能源產業等為主攻方向,加快粵深鋼公司、新奧公司、長豐環保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動中核匯能儲能電站項目落地轉化,加強高嶺土高新材料生產基地用地保障,實現工業主導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逐步形成綠色生態產業集聚效應。
數據顯示,今年1月—9月,大壩鎮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為20.74%,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優化“硬設施”“軟服務”
集聚區競爭力持續提升
“今年以來,大壩共新引進工業項目4個,預計總投資額達18.5億元。”大壩鎮負責人介紹,為保證項目有充足的發展空間,大壩鎮強化企業用地保障,完成粵深鋼公司二期項目征地面積213.08畝,福和產業轉移園大壩工業區完成征地面積1085畝,完成高嶺土高新材料生產基地首期征地任務231.37畝和497畝林地、耕地的勾圖、測繪等任務。
“要想企業有好發展,就要不斷提升硬件設施、優化環境。”大壩鎮負責人說,大壩鎮堅持“高質量發展、基礎設施先行”的理念,加快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打通集聚區高質量發展“最后一公里”。
河源市美芳源食品有限公司是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由于工廠處于半山腰,遇到多雨季節時,山路泥濘,所經的石峽橋橋面狹小,僅供單向車行駛,容易造成交通堵塞,“有時候路況不好貨車進不來,我們只好用三輪車進行運輸。”該公司負責人黃春晴說。
針對企業反映的問題,大壩鎮將橋面由3.6米拓寬至7.5米,完成九盛康園省級絲苗米產業園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努力提升省級腐竹產業園產品運輸效率及省級絲苗米產業園種植生產效率。今年以來,大壩鎮持續提升園區硬件設施,大力推進大壩產業集聚區路網、管網、路燈、綠化、擋土墻、排水圳等工程建設,投入3000萬元新建集聚區污水處理廠,不斷提升產業集聚區綜合競爭力。
在不斷優化硬件設施的同時,對企業的“軟服務”更不能落下。針對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需求,大壩鎮因地制宜出臺政策措施,鼓勵支持企業創新發展,通過協助減免稅費、提供貸款優惠、簡化項目建設和用地審批手續等方式,有效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升企業發展活力。同時,建立常態化推進企業發展機制,落實鎮領導班子與各部門責任分工,扎實有效做好跟蹤服務、要素保障等工作,協助粵深鋼公司加大節能降耗力度,加快智能型網絡鋼廠組建;配合縣人社局召開企業招聘會,開展技能培訓103人次,新增城鎮就業約400人。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今年前三季度,大壩鎮新引進高澤新材料有限公司、高嶺土高新材料生產基地、中核匯能儲能電站、建筑裝飾新型環保復合材料等4個工業項目。
增強工業動能
村集體經濟“加速跑”
當前,和平縣各鄉鎮在高質量發展的賽道上百舸爭流。面對新形勢、新機遇,大壩鎮在市領導同志的掛點督導下,乘著“百千萬工程”的東風,緊扣“一鎮一策”建設目標,加快工業重鎮建設,積極引進企業,幫助農村實現村集體經濟創收的同時,實現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截至今年10月底,大壩鎮有15個村在前三季度率先完成今年村集體經濟目標金額,村集體經濟收入平均超20萬元,總入賬金額361.93萬元。
以河源市美芳源食品有限公司為例,其以科研院校為技術支撐,建立了美芳源黃豆種植示范基地、腐竹生產基地和示范基地,成為和平縣腐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實施主體之一,并入選2022年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如今的生產基地規模已接近飽和,每日生產的腐竹供不應求。”黃春晴表示,為應對銷量問題,美芳源積極帶動村集體作坊,用自產的原料按照規定的流程生產出合格的產品,這既滿足企業生產所需,也帶動了村民就業增收。今年1月—9月,美芳源實現產值6410.6萬元,帶動所在地石井村村集體收入增加25.68萬元。
“企業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解決了本地群眾就業崗位400余個,與村集體的利益聯結款分紅超50萬元,持續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對大壩鎮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良好的帶動作用。”大壩鎮負責人表示,將堅持以市領導同志聯鎮包片抓落實工作為抓手,搶抓“百千萬工程”重大戰略機遇,堅持“工業強鎮”不動搖,凝心聚力抓招商,集聚精力做項目,推進工業大提升,逐步成為新材料工業重鎮、環境友好型工業重鎮,確保實現“三年上臺階、五年翻一番”的目標。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