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動員小知識知多點
■我國于2013年2月1日起啟用國防動員標志
編者按
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國泰才能民安。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要“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為新時代國防動員工作指明了目標和方向。
即日起,河源市國防動員辦公室聯合本報推出“全民動員強國防”國防動員宣傳教育系列報道,通過國防知識科普、國防動員教育,增強社會公眾的國防觀念和人防意識,讓人民群眾掌握必要的防空防災知識和安全防護技能,培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
每個公民都身負國防 和接受國防教育的義務
什么是國防?國防即國家的防務,指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和分裂,保衛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安全和發展利益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動。國防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安全保障。
作為公民,我們身負著哪些國防義務?在我國,公民應該履行兵役、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保護國防設施、保守國家軍事機密、接受國防教育、支持國防建設、協助軍事活動等國防義務。
我國國防動員建設
進入新階段
2010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動員法》正式施行,標志著我國國防動員建設進入了法制化、規范化發展的新階段。
國防動員是指為了維護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安全和發展利益,國家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進行全國總動員或者局部動員的行為。國防動員領域比較廣泛,總體上可分為武裝力量動員、政治動員、經濟動員、人民防空、交通動員、裝備動員、科技動員、信息動員等。我國的國防動員堅持平戰結合、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方針,遵循統一領導、全民參與、長期準備、重點建設、統籌兼顧、有序高效的原則。
當國家發布戰爭動員令后,我們應該做好哪些準備?據了解,當國家發布戰爭動員令后,居民的思想及行動都要從和平時期轉入戰爭狀態;應改變三班工作制,全力投入戰時生產和防空準備工作;要明確戰時社區人防負責人和社區居民的人防任務與職責,積極參加市或社區人防專業隊;居民要學習人防知識和防護技能,掌握防空警報、人防標志、人防工程、緊急疏散及應急自防、自救、自消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根據人防部門的通知,居民還要分步進行家庭和個人的防空應急準備,制定家庭應急方案,參加人防訓練。(本報記者 鄒茹玉 通訊員 謝劍玲)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