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持續推進農村公路建設
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龍川縣麻布崗鎮上溪村,美麗、安全、便捷的農村公路宛如舞動的彩帶。本報記者 馮曉銘 攝
農村公路不僅是關乎經濟發展的“大交通”,更是關乎農民幸福生活的“大民生”。去年以來,我市交通運輸部門堅持以民生需求為導向,全力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暢通農村公路“毛細血管”,推動農村公路提檔升級,實現從“走得了”到“走得好”轉變,讓黨的惠民政策走進千家萬戶,成為改善群眾出行、促進經濟發展的振興之路。
最美農村路
打通旅游“大動脈”
“以前我們村口這條路不好走,一到下雨天根本走不了,農副產品都運不出去。自從路修好之后,不僅出行方便,還有不少人來賞花旅游。”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和平縣公白鎮人,李先生談起和平縣新聚至恒大花海公路修建前后的對比,深有感觸。“如今‘四好農村路’帶動了當地旅游發展,不少外出務工的村民都返鄉就業創業,在家門口賣特產或者在花卉基地上班,大家受益匪淺。”李先生開心地說。
位于公白鎮的恒大花海是和平縣的一個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每年春季都會迎來大批游客賞花。在和平縣公白鎮新聚至恒大花海公路打通后,往來的游客更是絡繹不絕。和平縣新聚至恒大花海公路起于Y137線,止于Y135線,全長11.768公里,途經恒大花海、塘角村、新江村、旅游大道路口。公路等級為四級,設計速度為每小時20公里,路基寬7米、路面寬6米。去年7月,該公路榮獲2022年度河源市“十大最美農村路”稱號。
農村公路與國省干線公路、城市道路等有效銜接,有效盤活了農村地區的資源,為廣大群眾鋪就了致富通道。新聚至恒大花海公路的修建,不僅助推了公白鎮“以溫泉為龍頭、以生態為亮點、以客家歷史文化為靈魂”的特色旅游品牌產業蓬勃發展,突出“恒大花海”“德福花卉”“公白溫泉”等人文風光,更為當地形成串聯化的產業集群效應,拉動公白鎮產業產值強力提升,全面實現公白鎮向內振興、向外輻射的鄉村振興目標,奠定了良好的交通基礎。
不斷擴大農村路網覆蓋
新聚至恒大花海公路的建設是農村路網優化惠及民生的一個縮影,也是我市交通運輸部門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交出的一份成績單。一條條美麗、安全、便捷的農村公路宛如舞動的彩帶,串線成鏈、聯網成片、縱橫交錯,暢通了城鄉路網,縮短了城鄉距離,帶旺了百業發展,帶來了人氣財氣。
據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市交通運輸局會同市公路事務中心成立7個綜合督導組,對各縣區交通項目建設開展綜合督導,深入各縣區農村公路建設現場調研督導,了解項目實際困難,指導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力促項目加快實施。同時,積極協調財政部門落實建設配套資金,共爭取市級配套資金4000萬元用于農村公路建設養護。數據顯示,2022年我市共完成農村公路新改建480公里。
一條條“四好農村路”帶動了農村經濟發展,資源路、旅游路、產業路盤活了農村地區的特色資源,“城貨下鄉、山貨進城、電商進村、快遞入戶”,城鄉雙向運輸進一步打通,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四好農村路”已經成為農村地區走向更加富裕的重要載體。
“接下來,我們將加快推動農村公路擴投資工作,助力鄉村振興。”上述負責人表示,2023年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將在建立“四好農村路”項目庫的基礎上,推進農村公路與高速公路、普通國道互聯互通,推動縣鄉公路提檔升級,鞏固提升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設成果,對群眾出行需求大且有條件的農村公路加快實施通建制村雙車道公路建設;積極推進龍川縣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和平縣及連平縣創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縣、我市創建“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市,持續加強示范創建引領,建成一批“可學習觀摩、可復制借鑒、可持續服務”的“美麗農村路”。
(本報記者 梁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