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廣東新聞獎和中國地市報新聞獎等相繼揭曉
本報28件作品獲獎
○本報訊 記者 鄒茹玉 日前,2021年度廣東新聞獎、中國地市報新聞獎和中國城市黨報新聞獎、媒體融合獎、新聞論文(論著)獎相繼揭曉,河源日報社再創佳績,有3件作品獲2021年度廣東新聞獎、1件作品獲廣東省廣播影視獎、16件作品獲2021年度中國地市報新聞獎、8件作品獲2021年度中國城市黨報獎。
2021年度廣東新聞獎獲獎作品中,文字消息《一個愿賠 一個愿虧》(作者:陳鵬、曾俊霖,編輯:陳劍州、張建軍)、新聞論文《短視頻對構建新型區域主流媒體的正向價值——以河源市三家主流媒體短視頻探索和實踐為例》(作者:吳俊杰,編輯:齊小宇)獲二等獎,新聞論文《分享對新聞傳播的作用研究——以新聞客戶端為例》(作者:黃春勝,編輯:孫啟軍)獲三等獎。此外,2021年度廣東省廣播影視獎獲獎作品中,網絡視聽節目《百年前的這些河源青年,干了驚天動地的大事》(主創人員:吳俊杰等)獲三等獎。
2021年度中國地市報新聞獎獲獎作品中,文字消息《“500歲”東源仙湖茶有了“身份證”》(作者:李成東、郭利花,編輯:黃劍鋒)、短視頻現場新聞《環衛工誤剮寶馬車 兩次上門賠錢被拒》(作者:周煥、陳鵬、黃贊福、趙鋒,編輯:黃國權)獲一等獎;文字消息《河源環衛工誤剮寶馬車 兩次登門賠錢被拒》(作者:陳鵬、曾俊霖,編輯:蔣蓮秀、吳堃、劉遠朋)、《旱地里也能種稻子》(作者:蘇勇軍、陳鵬,編輯:黃劍鋒)、《剛剛,贛深高鐵駛入河源東站!河源結束不通高鐵歷史!》(作者:梁驅遠、趙鋒、鄧燕琴,編輯:劉遠朋、蔣蓮秀、吳雪)、新聞論文《短視頻對構建新型區域主流媒體的正向價值——以河源市三家主流媒體短視頻探索和實踐為例》(作者:吳俊杰,編輯:齊小宇)獲得二等獎;文字通訊《“老吳調解工作室”專治“疑難雜癥”》(作者:劉燁華,編輯:黃劍鋒、郭利花)、新聞攝影《村里來了個武林高手》(作者:黃贊福,編輯:星海、張建軍)、新聞漫畫《誰偷走了他們的睡眠時間》(作者:郭利花,編輯:星海)、短視頻現場新聞《為什么拿走我的雪糕筒》(作者:曾飛文、楊鋒,編輯:歐武杰)、融合創新作品《趙佗乘高鐵游河源:這一刻,我心動了》(作者:胡劍廷、郭利花、蔣蓮秀、米永霞,編輯:黃國權、吳堃)獲得三等獎;《黨旗正紅——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報道》等5件作品獲優秀獎。
2021年度中國城市黨報新聞獎獲獎作品中,短視頻新聞《環衛工誤剮寶馬車 兩次上門賠錢被拒》(主創人員:陳鵬、黃贊福、黃國權、趙鋒、周煥)、通訊與深度報道《還原沉寂湖底的人文圖景》(作者:許競楠,編輯:曾俊霖)、新聞論文《新聞生產與新聞控制——從新聞生產社會學出發的一種認識》(作者:羅仁忠)獲得二等獎。短視頻新聞《為什么拿走我的雪糕筒》(主創人員:曾飛文、楊鋒、歐武杰、楊李維、殷依依、黃欣)、消息《華南首次!東源發現雨痕化石》(作者:許競楠,編輯:何遜、張建軍)、《河源“太空稻”豐收 村民笑開懷》(作者:王亞嬌、趙鋒、馮曉銘,編輯:何遜、郭利花)、新聞論文《新媒體時代新聞倫理失范的原因與應對策略》(作者:姜四清)、新聞論文《跨區域聯動為媒體融合注入新動能》(作者:吳俊杰)獲得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