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市委打造“3+N”專項行動品牌
“青”心守護青少年成長之路
■關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講活動走進市三小
■團市委組織舉辦防溺水安全知識講座
核心提示
開展防溺水主題系列活動6000多場次、派發預防未成年人受侵害等宣傳資料5萬多份、完成近4.9萬名學生的心理健康篩查……一個個鮮活的數據,彰顯著全市共青團的擔當與作為。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今年以來,團市委深入貫徹落實市委關于關愛服務青少年“3+N”工作要求,緊緊圍繞防溺水、預防和治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和防侵害、關愛青少年心理健康等任務,不斷打造“3+N”專項行動品牌,全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青”心守護青少年成長之路,為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作出應有貢獻,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精準發力】 織密織牢防溺水“安全網”
開展防溺水宣講、發放防溺水安全宣傳手冊、舉行防溺水主題手抄報評選活動……今年暑期以來,團市委廣泛動員專業力量和社會力量,精準實施“青春守護”青少年防溺水專項行動,織牢織密暑期防溺水“安全網”,為全市青少年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今年6月,團市委建立健全青少年防溺水工作體系,成立青少年防溺水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落實各項工作,建立青少年防溺水專項行動聯席會議制度,印發《河源市預防未成年人溺水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全力拴牢防溺水“責任鏈”,迅速形成了聯防聯控、齊抓共管工作格局。
預防是最好的保護。今年,團市委在防溺水宣傳教育上下功夫,“線上+線下”齊發力,打出系列“組合拳”:線下印發《珍愛生命 謹防溺水——致廣大家庭的一封信》《珍愛生命 嚴防溺水》等防溺水宣傳資料,將防溺水知識通過宣傳欄貼起來、電子屏亮起來、橫幅標語掛起來等方式,增強宣傳效果;組織全市各級學校團組織、少先隊組織緊緊圍繞防溺水主題,開展河源市2022年“珍愛生命、預防溺水”主題手抄報作品評選、國旗下演講等活動。線上利用“河源青年”等團屬微信公眾號、抖音號等途徑,推送《暑假來臨 謹防溺水》《謹防溺水 安全“童”行》等宣傳短視頻,并將短視頻作為學習素材在全市各學校各班級進行線上線下宣傳教育,有效提高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意識。
防溺水宣傳離不開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近日,記者在東源縣曾田鎮看到,志愿者正挨家挨戶走訪未成年人家庭,通過發放防溺水宣傳單,面對面跟家長、孩子進行預防溺水安全教育,實實在在將防溺水知識送上門。
“河邊巡邏、入戶宣傳防溺水‘六不準’、防溺水講座……每一項活動我都參與其中,讓學生和家長更加深入了解防溺水的重要性,從源頭上遏制溺水事件的發生。”該鎮鄉村振興志愿者葉俊說。在防溺水宣傳工作中,我市志愿者深入村(社區)開展巡防巡查、野泳勸阻等活動,制止未成年人擅自游泳、戲水;入村入戶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切實增強風險防范意識,提醒家長履行好監護職責;在暑假期間,結合大學生“三下鄉”“返家鄉”社會實踐等活動,開展“七彩假期”關愛留守兒童公益托管活動,豐富留守兒童暑假生活,降低參與野外游泳的概率,營造“防止溺水、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
據統計,我市共組建防溺水志愿服務隊1545支,組織1865名返鄉大學生成立134支志愿服務隊,實現了鎮、村防溺水志愿服務隊全覆蓋。全市共發放防溺水宣傳資料近50萬份,開展防溺水主題系列活動共6000多場次、覆蓋青少年學生30萬余人次。
【拉好“三線”】 筑牢未成年人保護屏障
團市委在加強預防和治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中多措并舉,深入推進“成長守護”預防和治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防止未成年人受侵害專項行動穩步開展。
筑牢未成年人保護屏障,建章立制是關鍵。今年以來,團市委不斷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護體制機制,將建立健全青少年權益保護機制寫入河源市“十四五”規劃,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作為專門章節列入《河源市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21—2025年)》;先后出臺《河源市加強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專項行動總體方案》《河源市預防和治理未成年人案事件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落實落地落細。
此外,團市委拉好“三線”,通過設立“預警線”,完成重點青少年群體核查工作,組織志愿者開展走訪慰問;指導司法類社工機構對社矯青少年開展附條件不起訴監督幫教,推動連平縣等縣區探索建立訴前聯調合作機制,不斷完善未成年人司法保護體系。筑牢“安全線”,開展防侵害、防犯罪專題講座進基層活動1.4萬余場,團、隊組織開展禁毒宣教活動1萬余場次;組織學生集中觀看“2022年廣東省中學秋季開學禁毒團課第一課”,增強青少年的自護意識;引導家長密切關注孩子行蹤,壓實家長的監管責任。明確“警戒線”,加大法治宣教力度,組建市、縣兩級法治志愿宣講團8支、普法志愿服務隊133支,進農村、進社區開展法治宣講活動450余場次,開展“敲門行動”1500余次,派發預防未成年人受侵害等宣傳資料5萬多份,幫助未成年人和家長明確法律的紅線。
【用心呵護】 做好青少年成長的“引路人”
日前,“新學期·‘心’開始”——2022年河源市共青團關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講活動走進市二小,心理咨詢師劉春艷通過繪畫、游戲互動等方式,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迅速調整學習狀態,增強心理適應能力。
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升,是我市深入推進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踐成果,也是對團市委工作的充分肯定。一直以來,團市委大力實施“青心守護”關愛青少年心理健康專項行動,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切實做好青少年成長的“引路人”。
我市依托“線上(12355青少年綜合服務平臺)+線下(市、縣兩級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學校心理咨詢室)”平臺,大力開展中高考心理減壓、心理輔導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大范圍開展心理健康篩查測評,完成了近4.9萬名學生的心理健康篩查;通過接受個案面詢、網站留言咨詢、熱線電話咨詢等多種方式,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服務,據統計,今年,市、縣兩級輔導站接受網站留言咨詢、熱線咨詢1268人次,線下跟進78個個案。
此外,東源縣、龍川縣、連平縣持續推進鄉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幫扶計劃,通過開展線上培訓、心理健康知識宣講及心理健康篩查,對192名中度心理問題學生建立單獨臺賬并組織心理專家進行個案跟蹤幫扶;攜手公益機構開展書信結伴活動,與鄉村留守兒童建立為期3個學期的一對一心理支持,目前參與留守兒童3471名,往來書信32718封。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團市委將不斷增強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把關愛服務青少年“3+N”專項行動打造成為河源共青團的閃亮品牌,全力以赴推動“3+N”專項行動鞏固擴面、提質增效,為青少年提供更貼心、更優質的服務。
■文/圖:本報記者 周慧荷 通訊員 鄧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