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縣船塘鎮三河村大力發展鱸魚養殖產業
增收致富 年年有“漁”
近年來,東源縣船塘鎮三河村著力發展村級特色產業,打造“一村一品”,以產業振興助推鄉村振興。去年以來,該村結合產業發展規劃、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鱸魚養殖產業,讓魚產業帶動鄉村振興,實現該村村民年年有“漁”的致富路。
近日,在三河村白水小組養魚基地合作社,村“兩委”干部、幫鎮扶村工作隊與村民們一起往魚塘內投放魚苗。看著盆里跳躍翻騰的魚苗,大家笑逐顏開。“此次我們村在流轉的200多畝的魚塘里,投放了28萬尾魚苗”,三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張雄生介紹說,村“兩委”干部、鄉村振興工作隊通過研討和考察,充分利用本地優質水資源優勢,養殖鱸魚來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
去年9月,三河村組隊到佛山市南海區廣東勇記水產公司考察水塘養魚、平地建水池養魚情況。通過與廣東勇記水產公司、河源太二科技有限公司洽談,廣東勇記向三河村養魚戶提供魚苗、魚飼料,河源太二公司對成魚進行回收,保障村民的養魚收入。
“目前村里的養魚基地共投放了36萬尾鱸魚,去年12月底投放的8萬尾鱸魚預計在8月份全面上市,按收購價30元每公斤計算,可為村民和村集體帶來近60萬元的純收入。”駐船塘鎮幫鎮扶村工作隊隊長陳冠佑介紹,首期投放的魚苗長勢喜人,很快就能在市場出售。此舉調動了村民參與鱸魚養殖的積極性,在此基礎上增加了28萬尾鱸魚苗的投放,等這批鱸魚明年收獲時,預計能帶來170余萬元的純收入。
“村里流轉了我家24畝魚塘,并投放了8.8萬尾鱸魚苗,按收購價預計有近50萬余元的收入,非常感謝黨和政府給我們帶來了致富的好項目。”今年50歲的村民張文明說,小小鱸魚成為了他的“致富魚”。
“魚苗雖小,卻是村里發展集體經濟的火種。”張雄生說,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三河村準備繼續擴大投入,拓寬市場銷路,壯大村集體經濟,多為村民辦實事,讓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
(本報記者 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