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從顏值到內涵的蝶變
通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軟”“硬”環境不斷優化
■本報記者 蘇勇軍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彰顯城市內在氣質。今年以來,我市全面開展新一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不僅改善了市民的生活居住環境,還全面完善和規范窗口單位服務,切實提升了市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提高了市民幸福指數和文明素質。
文明,在河源的蝶變中不斷升華,讓人驚喜。
城市顏值不斷刷新
市民幸福感節節高
河源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成效,體現在城市的方方面面。
穿梭在市區的大街小巷,幸福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市民切實感受到城市環境的美麗蝶變:交通井然有序,文明蔚然成風,街巷干凈整潔,公園綠樹成蔭,公共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河源著力推進實地點位達標創建,以社區、集貿市場及其周邊的小區、背街小巷和城鄉接合部等為重點,以實地點位項目化建設為牽引,推進新(改)建40個小公園、15間公共廁所,新(改)建33個公益廣告景觀小品、42個老舊小區升級改造等項目,計劃打造小區、背街小巷、公園廣場、集貿市場、商業街區等各類實地點位創建示范點;全面推進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制定實施《河源市農貿市場綜合治理行動工作實施方案(2020—2022年)》,依據《河源市源城轄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方案》,全力推進市區21個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并投入使用;持續開展“城市家具”“清潔革命”,市區所有果皮箱、垃圾桶實現“每日一抹”,所有環衛三輪摩托車做到每日一清洗。
窗口服務水平升級
市民辦事舒適方便
河源持續提升窗口單位服務水平,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實現民心工程和發展工程的“雙豐收”。
“這兒環境比原來好多了,辦理業務也很方便,一進大門,志愿者會主動上前詢問并提供幫助,窗口工作人員也很熱心,服務質量很好。”市民王先生給市政務服務中心的服務點贊。
市政務服務中心設置了咨詢導辦區、自助填表區、大數據展示區、自助服務區等,工作人員穿著統一制服,為辦理業務的市民耐心服務。該中心還設立“學雷鋒志愿服務站”,為市民提供咨詢引導、復印、手機充電、雨具、應急藥品等服務。
除了提供周到服務外,市政務服務中心的單位進駐率、事項進駐率、一窗受理率、網上可辦率等大幅提升,基本實現了企業、群眾辦事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只進“一扇門”,現場辦理“最多跑一次”,讓群眾辦事更高效、更便捷。
河源各銀行網點也在全力打造群眾滿意窗口,要求從業人員文明用語、禮貌待人、規范服務,網點還為市民設置休息區,提供雨傘、充電器、飲用水等便民用品,使群眾切實感受到文明窗口創建帶來的便利和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