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川縣黃石鎮委書記張平:
查漏補缺固強補弱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本報記者 王亞嬌
“破舊泥磚房清拆存量任務相對較多,農戶房前屋后亂擺亂放和家禽圈養不夠徹底等問題是我鎮鄉村振興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龍川縣黃石鎮委書記張平說,第三方評估結果出來后,黃石鎮聚焦破舊泥磚房清拆、“四小園”建設,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促進村莊整體面貌再改善、再提升。
張平表示,將進一步對照問題清單查漏補缺,不斷提升農村環境衛生面貌,堅決打贏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收官之戰,為推動鄉村振興筑牢基礎。
推進“四小園”建設
打造美麗鄉村
“小切口”實現大變化。在黃石鎮長洲村,不少荒草地“變身”小菜園。
張平表示,因“三清三拆”不夠徹底,農戶房前屋后亂擺亂放等問題影響考核成績。被約談以來,黃石鎮認真對標對表、精準發力,以“四小園”建設為主抓手和突破口,同步推進房前屋后亂堆亂放整治工作,點面結合,小美促大美,村莊環境得到極大改善,“臟亂差”問題得到有效整改,努力變后進為先進。
截至目前,黃石鎮共清拆破舊泥磚房131095平方米,建成垃圾收集點307個,建成100余個“四小園”示范點,建成公共廁所12間,整治房前屋后積存垃圾、巷道雜草等6544處,完成自然村“雨污分流”建設41個(完成率達95.5%),完成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和水體污染整治1502宗,完成集中供水自然村15個5163戶,完成44個自然村村道硬化和20個自然村村內道路硬化,村莊整體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建立長效機制
實現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順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階段與新趨勢,找準著力點,精準發力,構建有利于促進鄉村振興的長效機制。
張平表示,針對考核排名靠后問題,黃石鎮委、鎮政府高度重視,正視存在問題,認真剖析原因,舉一反三,化壓力為動力,建立長效機制,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在環境整治方面,黃石鎮開展了兩次破舊泥磚房清拆專項行動,每村開展了3輪以上的清拆行動,基本做到了應拆盡拆。同時出動鎮村干部300多人次,指導協助村民整治房前屋后垃圾和亂擺亂放問題;對家禽圈養點實行掛牌整治,每個點由1名村干部擔任責任人,加強日常監督管理,促使廣大村民把環境衛生整治轉化為自覺行動,變看客為主角。在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上,既對領導班子進行考核,也對各村進行考核,確保鄉村振興工作持續有效推進。
鄉村振興的“三度”問題是很多鄉鎮共有的問題。“在提高鄉村振興工作‘知曉度’‘參與度’和‘滿意度’上,黃石鎮通過張貼公告、懸掛橫幅、入戶宣傳、建立鎮村微信群、成立村民理事會等方式,廣泛宣傳政策知識,通報整治成效。”張平說,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帶頭響應支持家鄉建設,初步形成了全鎮動員、全民參與的強大合力和良好氛圍。
張平表示,將進一步對照問題清單查漏補缺,不斷提升農村環境衛生面貌,堅決打贏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收官之戰,為推進鄉村振興筑牢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