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源縣漳溪畬族鄉下藍村利用畬族文化推動鄉村振興
打造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下藍村畬族風情街,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下藍村多舉措推進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逐步實現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本報記者 肖斌 文/圖
日前,記者走進東源縣漳溪畬族鄉下藍村看到,村道干凈整潔,生活井然有序,一條新修的柏油馬路貫穿整個村落,路旁統一風格的建筑彰顯畬族文化特色,房屋的外立面上繪有畬族圖騰、人物、鳳凰等圖案。下藍村委會辦公樓旁建有宣傳畬族歷史文化的長廊。
近年來,下藍村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方針,大力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將創建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與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旅游發展等有機結合,多舉措推進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促進少數民族村經濟、社會、生態、文化協調發展,逐步實現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去年,下藍村獲評省第一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打造生態宜居鄉村
下藍村村民藍小偉說:“感謝黨和政府關懷我們畬族人民群眾,村里的舊房全部變成了新房,道路加寬了,村里的環境變得越來越好。現在村里的畬族文化氛圍非常濃厚,希望大家都來我們這里旅游觀光。”
為進一步優化環境,打造生態宜居鄉村,近年來,下藍村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結合畬族風情,對村居進行改造,統一門樓、墻壁顏色和風格,因地制宜推進農村“四小園”(小花園、小菜園、小果園、小公園)建設,打造一批特色庭院。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村道新鋪了柏油路,新建了河道景觀路,安裝了一批新路燈等,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2020年5月以來,漳溪鄉政府先后撥付專項資金960多萬元,對新修柏油路兩側的民居外立面進行統一改造,目前村里一期62棟村居已經改造完成。”東源縣漳溪畬族鄉農業農村辦主任、駐下藍村工作組組長吳平說。
打造畬族特色文旅村
下藍村的“藍大將軍出巡節”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迄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每年農歷四月初九,下藍村都會隆重舉行“藍大將軍出巡文化節”,全村畬族群眾積極參與,載歌載舞。目前,下藍村特色村寨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主要包括村莊道路升級、河道治理、民居改造、文體廣場、畬族風情街等。去年,東源縣漳溪畬族鄉下藍村入選第一批“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為進一步把少數民族村做出特色,提高產業效益,我們將農文旅結合,讓游客感受畬族文化的民族魅力。”下藍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歐必玉說,在傳承和發揚畬族文化的同時,以推進全域旅游為抓手,積極探索“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的建設發展路子,加快推進民宿產業發展,加速培育特色旅游項目,以發展旅游經濟帶動產業發展,努力走出一條建設特色村寨、促進鄉村振興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