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評論

攜手港澳推進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四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 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2022-07-14 09:39:39 來源:南方日報

■南方日報評論員

舉網以綱,千目皆張。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廣東新時代改革開放的“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就要全面準確把握總書記、黨中央關于大灣區建設的戰略意圖和戰略定位,不斷深化與香港、澳門合作,在服務“一國兩制”偉大實踐、推動大灣區建設上進一步展現廣東擔當、廣東作為。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總書記、黨中央立足全局和長遠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既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近年來,廣東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自覺肩負起歷史使命,堅持“中央要求、灣區所向、港澳所需、廣東所能”,舉全省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個發展潛力無限、想象空間巨大的世界級活力灣區已雛形顯現。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我們乘勢而上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服務“一國兩制”偉大實踐的行動指南,是對廣東在新起點上開創工作新局面的強有力指導。奮進新征程,全省各地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攜手港澳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充分發揮橫琴、前海、南沙三個重大合作平臺作用,深化民生領域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更大進展。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入向縱深推進階段。面對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影響,更加需要依托香港、澳門作為自由開放經濟體和廣東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的優勢,促進港澳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珠聯璧合、發揮優勢,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要堅持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機制“軟聯通”并舉,推動三地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加快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數字灣區”,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更加便捷流動。突出科技和產業合作,加快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推動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把港澳現代金融、專業服務等優勢與廣東制造業、龐大市場等優勢結合起來,全面提升大灣區產業競爭力。

扎實推進重大合作平臺建設,是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更大進展的關鍵。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綜合區位分布、合作基礎、發展前景,提出以前海、南沙、橫琴為重點打造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明確支持珠三角9市與港澳共建各類特色合作平臺。3年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廣州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等重大合作平臺紛紛成立,三地合作不斷深入。新征程上,攜手港澳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就要充分發揮好橫琴、前海、南沙三個重大合作平臺作用,推動橫琴打造具有中國特色、彰顯“一國兩制”優勢的區域開發示范,推動前海打造依托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的開放新高地,推動南沙打造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戰略性平臺,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增強發展動能。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決定人心向背。面對疫情,粵港澳齊心協力共渡難關;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深圳港大醫院、“澳門新街坊”等綜合民生項目加速興建;“港澳藥械通”試點實施,“灣區社保通”政策落地……近年來,廣東攜手港澳積極拓展在教育、文化、旅游、社會保障等領域的合作,一個公共服務優質、宜居宜業宜游的大灣區優質生活圈初步形成。當前,著眼于粵港澳居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要不斷深化民生領域合作,支持香港、澳門更好排解民生憂難。強化粵港澳聯防聯控,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全力落實中央惠港惠澳政策,大力支持港澳居民特別是港澳青年到廣東就業創業,切實加強粵港澳青年人文交流,解決廣大青年面臨的實際困難,為他們成長成才創造更多機會。

潮起大灣區,風勁好揚帆。重大國家戰略賦予的使命責任非同尋常,帶來的發展機遇前所未有。全省上下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意義,深刻領會和準確把握黨中央戰略意圖,自覺肩負起大灣區建設重要責任主體的職責,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機遇意識、主動擔當作為,攜手香港、澳門建設世界級的灣區、發展最好的灣區,為全力服務“一國兩制”大局、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作出更大貢獻。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