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評論

齊奏奮進凱歌:

奮力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

2022-07-13 11:46:42 來源:

■何琪

5月25日,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勝利閉幕,奮進的凱歌在南粵大地奏響。作為北部生態發展區的主陣地,河源正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和相關決策部署,堅守初心使命,以新擔當新作為,爭當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排頭兵,奮力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

一、踔厲奮發,共守初心使命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指出,要堅定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保障改善民生。解決民生問題是幸福和諧美麗河源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用初心化解了群眾面臨的“痛點”,用使命擔起群眾的殷切期盼。領導干部率先垂范,全市形成了層層抓落實的良好氛圍,有效推進了系列領域民生問題的解決。市人民醫院成功融入省人民醫院體系,深河人民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建成運營,提升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全面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新增更多公辦學位,推進了全市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擴大了優質公辦教學資源,緩解了學位緊張的問題。2021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28874人,促進創業2073人。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城鎮新增就業5656人,啟動“春風行動”招工項目,在推動“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上,更高水平地推進了就業。

首創市委書記、市長“面對面”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機制,是全面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河源實踐,也是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的重要體現。以此為契機,全市在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和成效,市委市政府將看病難、飲水難、上學難、出行難、養老難“五個難”40類50個高頻熱點難點問題列入重點督辦事項,以點帶面推動全市2990宗問題得以持續跟進解決。與此同時,五縣二區對照市委市政府的做法,分別成立專班,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截至今年4月,我市12345熱線反映看病難、飲水難、上學難、出行難等問題同比分別下降11.47%、30.04%、10.14%、40.29%。

社會穩定、民生改善,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持續提升,獲得感不斷增強。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見證了河源廣大黨員干部的初心和使命,這份初心和使命換來了人民群眾的暖心、安心、舒心和對未來生活的信心,也讓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在新征程上邁上了新的臺階。

二、錨定目標,共創新的輝煌

當前,國內外形勢深刻復雜多變,河源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蓬勃向上,取得了新進展新成就,幸福和諧美麗河源建設的底氣更足了。

經濟實力有了質和量的突破,發展后勁和潛力十足。202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273.99億元,同比增長8%;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排名全省第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排名全省第一。重點項目落地投產,一大批重點企業快速成長。單體投資超50億元的卓翼科技項目成功投產,總投資超30億元的時進科技、創興科技等項目落戶,全市電子信息產業年產值超過500億元,一批水經濟產業項目落地建設,水產業園建設如火如荼。產業空間集聚優勢明顯,園區建設成果突出。河源國家高新區是全國“十大最具發展潛力開發區”;燈塔盆地作為河源農業高質量發展平臺,是全省唯一創建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全市經濟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經濟增長活力很足,競爭力和持續力強勁。

為全面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及相關部署,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為廣東奮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中作出河源貢獻。河源將錨定加快建設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排頭兵和幸福和諧美麗河源的目標,以“融灣”為“綱”、“融深”為牽引,布局“五大產業”,實施“七大行動”。

三、凝心聚力,共享生態之美

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的關鍵時期。持續強化生態文明建設再一次被寫進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河源市傳達學習貫徹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干部大會強調,河源要以強烈的使命擔當,加快建設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排頭兵和幸福和諧美麗河源,為全省完成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東的使命任務展現河源擔當、貢獻河源力量。

河源全市森林覆蓋率73.18%,位列全省前三,擁有華南地區最大人工湖——萬綠湖。“青山”“綠水”是河源最美的城市名片,也是河源最大的發展優勢。生態之美本身就是幸福和諧美麗河源的自然呈現,而共享生態之美則是幸福和諧美麗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河源積極踐行“兩山”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著力于以產業帶動生態發展,打造宜居環境,讓更多河源人民共享生態之美。在生態旅游業方面,推出“六色”旅游品牌,打造了“一晚兩天”“兩晚三天”經典成熟的旅游線路。通過“文旅紓困”項目,開展“河源人游河源”活動,幫助文旅企業復工復產,為文旅市場穩定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也讓更多人共享了河源的生態之美,豐富了人們對河源生態之美的體驗。在生態農業方面,全市獲批18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實現省級產業園縣區全覆蓋,致力于以現代高效農業,探索建設現代種業、加工服務等功能性產業園的模式,探索生態之美新的實現方式。在人居環境整治上,一方面,通過創建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示范縣、示范鎮、示范村,以點帶面促進了全域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另一方面,不斷加快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國家森林城市,讓全市人民共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之美建設成果。

(作者單位:中共河源市委黨校)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