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評論

歷史、理論和實踐:歷史主動精神的三重邏輯

2022-01-07 10:25:44 來源:

■劉宇

高度重視總結歷史經驗是黨的傳統。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在全面回顧總結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重大成就基礎上,高度概括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回顧黨的百年光輝歷程,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重大成就,需要我們準確把握偉大歷史主動精神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

一、歷史邏輯:百年黨史是一部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各種困難挑戰,取得偉大成就的不懈奮斗史

1840年以后,中國這個曾長期領先世界的大國,逐步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無數仁人志士探索的救亡圖存道路均以失敗告終,唯有十月革命給中國帶來了馬克思主義之后,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才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民族復興道路。

歷史主動精神貫徹百年黨史的始終。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斗,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實現了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三次飛躍,中國人民實現了從溫飽不足、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歷史跨越。

具體而言,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敏銳認識到中國社會的性質、主要矛盾和主要敵人,確定了黨的主要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在此過程中,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發揚歷史主動精神,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創立了毛澤東思想,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黨的主要任務是實現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在這一時期,黨發揚歷史主動精神,果斷作出抗美援朝、“一化三改”等重大決策,鞏固了新生的國家政權,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一窮二白的東方大國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勇于自我糾錯,在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的基礎上,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我國實現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性轉變,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從新的實際出發,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二、理論邏輯:百年黨史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主動堅持、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史

100年來,我們黨堅持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次飛躍,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在繼承中弘揚馬克思主義,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

新民主主義革命將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國情和革命實踐相結合,誕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成果——毛澤東思想。20世紀70年代,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之際,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創立了鄧小平理論,與之后逐步形成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一道,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飛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形成并不斷豐富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在發展中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和時代性。

三、實踐邏輯:百年黨史是一部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行動自覺史

2021年6月25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不畏艱難險阻,直面風險挑戰,頑強拼搏,不懈奮斗,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形成了黨的光榮傳統。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牢記初心使命,在興國、富國和強國的行動自覺中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鞏固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不僅“站起來了”,而且穩穩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們在探索新中國的前行道路中夯實了“興國”之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人民開始“走自己的路”,黨領導人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我們在改革開放中撐起“富國”之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戰勝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帶領我們在闊步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開啟了“強國”之路。

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過去100年,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異的答卷;現在,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站在兩個100年歷史交匯點,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從容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在高質量發展中贏得歷史主動。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不可逆轉,把握我們所處的歷史方位,需要我們牢牢把握黨、國家和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的戰略主動,以務實的業績交出無愧于新時代的答卷,以踐行偉大歷史主動精神的實際行動努力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

(作者單位:河源職業技術學院)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