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nèi)新聞

油菜育種人 扎根高原三十載

2023-12-17 09:05: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2ce081ae6bbe60445571aa7e424960c4_hyrbs1217002_002_01_s.jpg

■青海大學春油菜遺傳育種團隊負責人杜德志在試驗基地工作

350c5957773ca7ae820adf223ce39ae8_hyrbs1217002_002_02_s.jpg

■青海大學春油菜遺傳育種團隊在試驗基地合影

剛過了收獲季節(jié),在一片種滿春油菜的試驗基地,金黃色的花海在微風的吹動下仿佛是一卷隨意潑灑的油彩畫。如今已是青海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專業(yè)博士的趙緒濤,還記得第一次來到試驗基地的場景:那天,他跟司機師傅坐著拖拉機、收割機,在上百畝的油菜地里轉了一下午。

30多年來,在這個高原之上如畫卷般的青海大學農(nóng)林科學院試驗基地,青海大學春油菜遺傳育種團隊選育出了甘藍型春油菜雜交種16個,創(chuàng)建了“青雜”系列雜交油菜品牌,在我國春油菜區(qū)和蒙古國累計推廣1億畝,使優(yōu)質春油菜種植區(qū)的海拔上限提高了350米;培育的青雜5號,成為我國在國外年推廣面積最大的油菜品種。在今年舉行的第七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活動上,青海大學春油菜遺傳育種團隊獲得全國創(chuàng)新爭先獎牌,成為全國僅7個獲獎的創(chuàng)新團隊之一。

“科研之路是漫長而辛苦的,但如果選擇一個詞來概括,答案是‘幸福’。” 在田間地頭,青海大學春油菜遺傳育種團隊研究員唐國永看到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時常感到幸福,“新品種培育好了,示范推廣開了,老百姓說種子好,我們在科研探索路上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感。”

春油菜種子的迭代史

唐國永是春油菜遺傳育種團隊中的第一代科學家,那時團隊還屬于青海省農(nóng)林科學研究院作物所的油菜研究室。從1989年起,團隊開始摸索雜交油菜的培育,直到1996年培育出全國第一個有實用價值的優(yōu)質春油菜雜交種青雜1號,替代了青油14號等常規(guī)品種,油菜產(chǎn)量大幅度提升,增產(chǎn)率超過20%。

在青海,油菜處于六大作物之首,是該省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因青海省轄區(qū)面積大、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面積較為寬松,加上青海的油菜生長季節(jié)處于雨熱同季的氣候,油菜高產(chǎn)基因更容易顯現(xiàn)出來。

20多年前,從油菜開花的第一天起,團隊成員們從每天早上9點到下午6點,在1200多畝的制種區(qū),頂著烈日,長時間彎著腰,一株株檢查每一朵花的情況,直到30多天后,油菜花的花期結束。

優(yōu)質雜交種子的生產(chǎn)需要嚴格的制種隔離和制種田間取雜工作。如果制種用不育系植株受到雜株花粉污染,生產(chǎn)的種子便不能達到高產(chǎn)的要求。為保證雜交種的質量,團隊必須精細化地對制種田進行雜株的摘除。

在摘除流程中,唐國永和團隊成員會查看不育系(母本)葉子和花朵的顏色,如果花朵表面平整,雄蕊表象正常,那說明雜交了其他種子,需要在剛開花的時候進行拔除,避免該株油菜長出非純種的“假種子”。

“當時還沒有高科技手段,只能依靠人工在田間一朵朵觀看,確保推廣出去的種子純度高,種植后產(chǎn)量提高大。”唐國永說。

直到現(xiàn)在,去田地制種仍然是每年花期的重要流程。在趙緒濤的印象里,團隊負責制種的副研究員趙志一到花期,就會穿著雨衣、雨鞋,一大早趕赴田里,露水一點點打濕了他的頭發(fā)和衣服。最忙的時候,團隊成員一天都顧不上吃飯。趙緒濤記得師兄的一句話,“保持種子純度,是制種人的使命和擔當”。

在唐國永的印象里,起初油菜培育技術比較落后,沒有分子標記、基因定位等技術,后來團隊逐步有了基因育種技術科研平臺,開始了青雜系列的培育。

1996年以來,青海先后育成青雜系列16個品種。

春油菜種子的迭代史在不停地被更新:青雜2號替代青雜1號,產(chǎn)量提高7.3%,抗倒性更強,適應性更廣,在我國北方春油菜區(qū)最大年推廣面積超過200萬畝;青雜5號走出國門,成為在國外年推廣面積最大的春油菜品種;青雜15號于2017年、2018年連續(xù)兩年在全國春油菜品種試驗中產(chǎn)量排名第一,平均畝產(chǎn)達246.47公斤,較青雜5號增產(chǎn)9.73%,含油量為44.16%。目前,青雜12號、青雜15號已在青海、甘肅、新疆、內(nèi)蒙古、山西、寧夏等省區(qū)開始大面積示范推廣種植。

“10多年前,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帶,白菜型油菜呈現(xiàn)早熟、產(chǎn)量低、品質差等問題,而且只能種植在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如今早熟甘藍型油菜的推廣種植,使優(yōu)質春油菜種植區(qū)海拔上限提高了350米,品質上也獲得了根本性改變。”唐國永說。

科研要圍著老百姓轉

2000年左右,青海大學春油菜遺傳育種團隊曾到內(nèi)蒙古去交流。當?shù)厝烁嬖V他們,這里超過90%的油菜地里都種著青雜系列的種子,長勢喜人、產(chǎn)量高。

而在團隊的科研成果轉化初期,種子示范與推廣曾面臨著重重困難。那時,青雜系列種子繁殖成本高,要賣到6塊錢一斤,而市場上商品油菜籽價格才不到2塊錢一斤。老百姓不買賬,團隊將自己的種子給大伙試種,將新舊種子種在相鄰的兩塊地上,還安排團隊成員挨家挨戶地傳授種植經(jīng)驗。

2005年,青海省內(nèi)油菜種植面積開始成倍擴張,從30萬畝增加到了70萬畝。青海大學春油菜遺傳育種團隊的青雜系列種子在各地“走紅”:一時間,甘肅、新疆、內(nèi)蒙古都在求購種子。那時,團隊的種子甚至陷入了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

在青海省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有一年,因種子留存不夠,團隊不得已提出限量購買的方案。當?shù)匕傩漳弥矸葑C、戶口簿排著隊買。甚至有外省的人借來青海的身份證求購種子,被團隊成員笑稱為“種子行業(yè)的‘黃牛’”。

“我們的工作是為了保護農(nóng)民的利益。我們培育出來的種子純度越高,農(nóng)民地里的產(chǎn)量才能越高。團隊多發(fā)現(xiàn)一個雜株(并進行摘除),百姓就能多拿到一些錢,他們的家庭就能多一分希望。”唐國永總說,“科研就是圍著百姓(的需求)轉。”

如今,青雜系列的種子已經(jīng)投入大量生產(chǎn),一年種植500萬畝左右,若按一畝地增收100塊錢來算,一年便能有5億元的增收。

在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的一個行政村——荷包村,村里的油菜耕地面積達到1300多畝,以往大多種植青油14號的常規(guī)種子。在團隊連續(xù)3年的幫扶下,荷包村引進了青雜15號,一畝地的總產(chǎn)值提高了150多塊錢,機械化收割時損失率也更低,榨出來的油比較清亮,品質也更好。

一段時間以來,青海大學2021級作物遺傳育種專業(yè)博士昝領兄在家中油菜地里種植的是青雜2號種子,她爸爸常說,春油菜的產(chǎn)量很好。2018年,她進入春油菜遺傳育種團隊,看著青雜系列的品種畝產(chǎn)量達到200-300多公斤。如今昝領兄回家會買上青雜9號、青雜15號等新品種的種子給父母種植,種植效益又提高不少。

一到七八月份,昝領兄最喜歡去看大片的油菜花。進到花海,從早上開始做雜交工作、調查花期,一直到晚上才離開。如今她正在研究有限花序的分子機理和調控基因的功能,希望可以通過分子標記,降低油菜花的株高,從而解決抗倒伏的問題,為進一步機械化的耕作提供可行性條件。

在這位“95后”姑娘的眼里,“我們的課題不單純是為了發(fā)文章,而是為育種解決實際困難,推動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

守護中國人的“油罐子”

如今,青海省海拔2900米以下油菜產(chǎn)區(qū)均為雙低油菜,可為雙低菜籽油生產(chǎn)提供優(yōu)質原料。在團隊成員何鳥飛看來,“要選育性狀優(yōu)良的油菜品種,守好我們中國人自己的油罐子。”

為了實現(xiàn)目標,青海大學春油菜遺傳育種團隊里有不少“科研瘋子”。團隊負責人杜德志經(jīng)常去地里看材料,拿起青雜16個系列品種里任何一份材料,他可以清楚說明其特征、形狀、種間區(qū)分。團隊成員葉景秀經(jīng)常不到早上8點就到實驗室,為了趕在花期做雜交,雨天跟學生一起穿著垃圾袋做成的“裙子”下地。一群人在田地里待上好幾個月,曬得人人都脫了一層皮。在團隊研究員的辦公室里,有一個共同的場景,那就是裝滿種子的箱子堆滿了辦公室,各類瓶罐占據(jù)了各個角落。

在團隊從事研究18年,副研究員徐亮清晰地記得,有次半夜,團隊成員要去地里看材料,但試驗基地的大門已經(jīng)上了鎖。大家爬上鐵門翻了進去。當時天黑,杜德志的心思都放在田間材料上,沒有注意到田埂,不小心摔了一跤。

這些年,徐亮看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像當年的自己一樣加入團隊。“我們地處西部,在資源上相對而言比較缺乏。”徐亮說,但在多年的努力之下,從種質創(chuàng)新、育種研究、示范推廣,團隊探索了分工制度,根據(jù)知識結構、性格特長,將年輕人分配到相應的領域,由老科學家?guī)е贻p人去實踐,從而形成團隊合力。

“恒者行遠,思者常新。”這是青海大學春油菜遺傳育種團隊30多年總結下來的團隊精神。“思者常新”是勤于思考,唯有勤于思考才能發(fā)現(xiàn)問題,才能有創(chuàng)新的精神、探索的動力來解決問題。“恒者行遠”是要有一種持之以恒的精神,如此才能走得更遠,道路才能越來越寬廣。

面對未來的發(fā)展,青海大學春油菜遺傳育種團隊立下了3個目標:第一個是要培育出高質量的品種,幫扶農(nóng)民、促進農(nóng)業(yè)增效;第二個是要發(fā)表高水平的文章,為春油菜的發(fā)展作貢獻;第三個是要培養(yǎng)高質量的人才,不僅要培養(yǎng)好博士、碩士,更要在培養(yǎng)“田秀才”“土專家”上下功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