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連平縣

多點開花結碩果 沃野田疇繪新景

——連平現代農業發展紀實

2022-10-12 16:15:00 來源:河源日報

6cdc1f3229ad9b3c0cafb2e4cc701c41_1012055_001_01_s.jpg

■作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鷹嘴蜜桃已經成為連平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法寶。 本報記者 肖斌 攝

4e0f7a6a4745eadd8ac3e98dfae5b746_1012055_001_02_s.jpg

■溪山鎮東水村蔬菜基地。近年來,連平立足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各類優質果蔬種植,豐富百姓餐桌。 本報記者 楊堅 攝

6f918d3390a6aa9bc17db26b024210e8_1012055_001_03_s.jpg

■連平縣將發展“火蒜”種植產業作為脫貧奔康的一大舉措,大力推廣火蒜種植,增加農民收入。 本報記者 肖斌 攝

ed8eb63fce941116e372bc653e6d7457_1012055_001_04_s.jpg

■連平縣花生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花生機械化播種現場,機械化水平的提高,有力地推動了連平花生產業規?;⒓刍l展。 本報記者 楊堅 攝

核心提示

入秋時節,行走在連平的鄉間沃野,一個個農業項目建設加速推進,一片片稻田開鐮收割,一輛輛卡車把水果、蔬菜往外運銷,農民的歡聲笑語在果園、菜地里回蕩……

近年來,連平縣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優質特色農業,在原有“東蒜、西米、南菜、北果、高山茶”農業規劃基礎上,重點在菜、米、果、藥、茶等領域開發特色農產品,培育新的特色支柱產業。

經過多年努力,連平不僅成功培育了鷹嘴蜜桃、忠信花生、高山綠茶等特色品牌,還進一步發展了精米、火蒜、三華李、有機蔬菜等特色農產品,形成了眾星捧月、百花齊放的農業發展格局,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不斷提高,為農村經濟發展帶來蓬勃生機和無限活力。

■組稿:本報記者 譚紹丁 劉永菲

特約記者 黃新 

通訊員 黃樹釗

【月亮品牌】

鷹嘴蜜桃 九連山下出珍品 “地標”助力致富夢

7月8日,連平縣在上坪鎮舉行“三月賞花醉美景,七月品果蜜意濃——2022年連平鷹嘴蜜桃采摘新聞發布會”,進一步提升連平鷹嘴蜜桃品牌知名度,充分釋放市場消費潛能。

連平是中國鷹嘴蜜桃之鄉,該縣產出的鷹嘴蜜桃果大、味甜、色佳,先后獲得“嶺南十大佳果”“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等榮譽稱號。多年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連平縣致力于提高鷹嘴蜜桃產業化水平,支持桃農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發展;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大力推廣鷹嘴蜜桃標準化生產技術,邀請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等院校和種植機構的專家教授開展技術培訓,積極向果農傳授鷹嘴蜜桃栽培、管理技術,并加大品牌建設力度,組織申報產地認證、無公害認證。

通過努力,上坪鎮鷹嘴蜜桃基地被國家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鷹嘴蜜桃被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2015年,連平鷹嘴蜜桃獲評“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標志著該縣蜜桃產業正式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發展邁上了全新的臺階。

近年來,連平縣還通過大力推廣鷹嘴蜜桃種植,多業態發展鷹嘴蜜桃產業,上坪、元善、陂頭、油溪等鎮的鷹嘴蜜桃種植業實現了集聚發展。每年桃花節、蜜桃節期間,大批游客慕名前來賞花、品果,“三月賞花,七月品果”已成為連平縣對外開放的一張亮麗名片,成為了該縣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一大亮點。

優質“桃種”的大規模種植,成了夯實鷹嘴蜜桃產業發展“壓艙石”。在連畝成片的鷹嘴蜜桃規?;N植基礎上,鷹嘴蜜桃產、供、銷鏈條日臻完善,逐漸發展成為連平縣“一鎮一品”的特色經濟。2018年,連平鷹嘴蜜桃產業園成功入選廣東省第三批省級現代產業園,并獲批5000萬元省級財政資金補助,為鷹嘴蜜桃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連平鷹嘴蜜桃產業園圍繞“主導產業突出、現代要素集聚、設施裝備先進、生產方式綠色、輻射帶動有力”的總目標,以“補短板、強弱項和績效評價目標”為導向,引領鷹嘴蜜桃產業提質增效,鞏固提升連平鷹嘴蜜桃品牌,推動鷹嘴蜜桃選果分級、冷藏、加工開發,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形成生產、加工、旅游、物流、研發、示范、服務等相互融合和全產業鏈開發格局,創新農民利益共享機制,有力地帶動了農民持續穩定增收。

忠信花生 百年老字號 煥發新生機

鷹嘴蜜桃產業園摘下省級招牌后,連平縣又將農業發展的目光投向了當地極具代表性的農產品——花生。

連平縣忠信鎮、高莞鎮種植花生已有200多年歷史。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連平縣不斷優化花生品種,提升品質,打造品牌,通過發展龍頭企業帶動農戶,深耕產業深加工、農旅文融合發展,集聚效應凸顯,形成了強勁的發展動能。

作為花生種植大縣,連平縣花生種植雖然歷史悠久,但存在種植規模不夠集中、品種質量參差不齊、采收機械化程度低等問題。近兩年來,依托河源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發展,連平縣大手筆規劃建設花生產業園,推動花生優勢產業向優勢區域集中,加快花生產業規?;?、集聚化發展。

經過努力,2021年底,連平花生產業園成功創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這也是繼2018年成功創建鷹嘴蜜桃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之后,連平縣創建的第二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連平縣花生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總投資約2億元,規劃區范圍包括忠信、高莞、油溪、三角、大湖等5個鎮,該項目旨在整體推進產業園及周邊鄉鎮優質花生種植生產擴面提質,提升花生耕作全程機械化水平,以及花生加工能力與精深加工率,融合發展特色鄉村旅游,實現花生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發展,進一步推動實現“融灣區現代花生加工物流商貿園”“糧油高效輪作產業興旺示范區”“九連山鄉村振興與農旅融合示范區”三大功能定位。目前,園區內花生種植面積5萬畝,綜合產值8.04億元,占園區農業總產值的55%,是產業園區的主導產業,園區90%以上的農戶都以種植花生為主。

借助綠色生產、農旅融合、生態環境三大優勢,連平縣花生產業集聚效應凸顯,已經形成了強勁的發展勢能,已帶動連平縣近5000人就業,帶動花生種植戶3000戶以上,創造社會效益超過1億元,聯農帶農發展效果非常明顯。

高山綠茶 內強基礎外樹形象 品牌興茶強茶富農

連平種茶歷史,可謂“悠久”。唐代茶圣陸羽在《茶經》中就有關于粵北產茶的記載。清末到民國時期,九連、坳肚、粗石坑等山區盛產茶葉。但是,由于茶園零星分布居多,老茶園面積大,品質不高,難以適應市場需求。

針對這一發展困境,連平縣提出了“打造精品農業、實施名優特綠茶”的發展戰略,以“建基地、育龍頭、創品牌、拓市場、揚文化”為目標,調優結構、打牢基礎,強化科技、主攻單產,依托市場、提質增效,走優質、無公害、有機的規范化發展之路。

截至目前,連平縣現有茶葉種植面積超過2萬畝,茶葉基地超過20個,主要分布在元善、上坪、陂頭、內莞、油溪、隆街、溪山、繡緞等鎮,年總產量超過350噸,總產值超過2億元,產品除在河源本地銷售外,還銷往惠州、東莞、深圳、廣州等大中城市。

連平擁有很多野生茶樹資源,目前發現的野生茶葉樹主要分布在黃牛石山脈的鍋洞、巖仔、三洞、旗石旱坑及九連山脈的貓牙笠麻頂等地,其中有高約6米、莖粗20多厘米的百年野生茶樹。在名優特綠茶發展理念的指引下,連平先后培育出了“本地小葉種” “梅占” “青心一號”“金萱” “鴻雁1號” “鴻雁12號”等一批優質綠茶品種。

高山出好茶,思路決定出路。近年來,通過舉辦名優綠茶品比大賽,以及組織參加省內外的相關比賽,連平高山綠茶得到進一步宣傳推廣,知名度有了很大提升。先后有陂頭巖仔茶被評為“廣東綠茶王”、隆街雷公礤茶園成功入選“廣東最美茶園”等,原本“香在深山無人知”的連平綠茶走進了萬千茶友的視野,成功樹立了連平高山綠茶的品牌形象,讓連平高山綠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星星品牌】

特色農業“百花齊放” 群眾增收“錢”途更廣

“我們的蒜不愁賣,牌子打響了,商販直接到田頭來收蒜,根本不需要推廣?!睂τ谶B平縣忠信鎮大陂村村民們來說,他們生產的蒜似乎從來沒有面臨銷售難的問題。

在河源、惠州、梅州等客家地區,大蒜是當地人鐘愛的一種營養保健食品,其中“河源火蒜”在國內外享有盛名,其出產地主要在連平縣忠信、大湖、三角等鎮。明清時期,“河源火蒜”曾一度通過新豐江和東江的水路運輸,大量出口東南亞各國,為當地蒜農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經濟收入。在新一輪精準扶貧工作中,連平縣將發展“火蒜”種植產業作為脫貧奔康的一大舉措,大力推廣火蒜種植,在忠信鎮形成了連片種植的規模。在火蒜上市時節,連平縣還與深圳市南山區精誠合作,利用各種渠道,把忠信火蒜推向各大超市,為忠信火蒜蹚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近年來,連平縣委、縣政府致力于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力度,大力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并實行外向帶動戰略,制定了一系列農業投資優惠政策,農業生產的區域化、基地化、規?;?、集約化格局正在形成。

目前,特色果蔬已成為連平的重要農業產業,除鷹嘴蜜桃外,所產的軟枝三華李也成功開拓珠三角市場,砂糖桔、青梅、中心柿、大果枇杷、楊梅、茶籽桔、臍橙、蜜柑、水晶梨等一系列優質水果深受消費者青睞;蔬菜也發展迅速,青椒、反季節荷蘭豆、豆角等蔬菜受到了萬千家庭的喜愛,香菇、草菇、冬筍、筍干等傳統農副土特產品更加深入人心。

不僅如此,連平縣還利用九連山的生態優勢,推進加工流通項目建設,努力打造“九連山”食品品牌。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也得到不斷發展。目前,全縣從事農林產業發展龍頭企業23家,共培育農民合作社889個、培育家庭農場326個、種養大戶1000余戶,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帶動農戶28111戶,特色農業已經成為連平百姓增收致富的“主力軍”。

【未來展望】

以高端精致為導向  打造現代農業發展新高地

藍圖繪就舒新卷,昂揚奮進新征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連平縣將以特色現代農業園區為載體,突出特色品牌,圍繞“精”字,不斷推進農業標準化、特色化、專業化、品牌化、生態化,著力培育“形態精致、產業精深、經營精細、產出精品”的高端精致農業,構建優勢突出、特色鮮明、高端精致的鄉村產業體系。

一是加快優勢特色農業發展。堅持特色化、品牌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方向,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品種結構、品質結構。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加強對家庭農場、合作社等致富帶頭人的挖掘和培養,積極引政策、引人才、引技術回鄉創業。推進農業科技進步和創新,實施新一輪特色精致農業提質增效行動,推動綠茶、果蔬、花生、火蒜、大米、油茶、南藥等地域優勢產業做大做強,不斷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將連平打造成“雙區”重要的“菜籃子、果盤子、米袋子、茶罐子”。

二是抓好農業產業園建設。加快花生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打造全國花生產品貿易集散中心,將產業園打造成集產、供、銷、研四大鏈條為一體的廣東唯一、全國第一的高端花生產業園。全力推動鷹嘴蜜桃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國家級產業園,大力扶持麒麟山農業生態園、東羅田園風光園、石源村蓮藕基地等農業項目發展。主動融入河源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建設,抓好總投資7億元的燈塔盆地連平示范產業園項目落地建設。積極探索“農業+工業”“農業+商業”“農業+旅游”等發展模式,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三是深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體系,完善與大灣區主要城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互認、市場準入、源頭追溯、監管信息共享和通報制度。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和管理,抓好“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認證申報、監督管理、基地建設和市場開拓等工作,推動更多農產品通過認證直供大灣區市場。針對珠三角、港澳地區7000多萬人口核心市場對綠色、安全食品的巨大需求,大力發展訂單農業,積極推動灣區大型企業、社區和政府機關等單位與連平簽訂“菜籃子”產品供應協議,致力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農副產品重要生產供應基地。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