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建新家園 災區涅槃展新顏
——連平縣“6·10”災后重建工作兩周年探訪
■元善鎮大埠村全倒戶賴宜耿正在查看蜂箱,災后他們在政府的幫助下建起了新房,一家人過上了更加幸福的生活。
■內莞鎮衡水村南瓜基地,瓜農收獲豐收喜悅。
■每年的七八月,大量的游客涌入上坪鎮摘桃品桃,作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上坪鷹嘴蜜桃享譽國內外,成為連平發展特色農業和鄉村旅游的一大名片。資料圖片
■內莞鎮顯村村全景。災后重建中,連平結合“三個示范”建設,將該村打造成了具有客家民俗特色的鄉村旅游特色精品示范村。
核心提示
2019年6月,一場罕見的持續強降水席卷連平縣,連平縣13個鄉鎮均不同程度受災,其中上坪、內莞、陂頭、元善4個鎮27個村災情特別嚴重。全縣重災人口5.92萬人,累計轉移受災群眾1.3萬人。
洪水沖不滅燃燒的希望,痛苦壓不彎挺立的脊梁。日前,記者重返災區看到,一個個村落美麗端莊,一幅幅鄉村畫卷正逐一展開。面對災后重建這場大考,連平風雨兼程,砥礪奮進,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
風雨過后,災區變身“度假村”
小橋悠悠,溪水潺潺,青山綠水,白墻青瓦。6月7日,記者走進連平縣內莞鎮顯村村時,不由得眼前一亮。很難想象,顯村村是2019年洪災中災情最為嚴重的村之一。2019年6月10日早上,連平縣內莞鎮顯村村在不到1個小時之內,洪水暴漲三四米,全村村民被洪水圍困,幸好在村干部的組織下,及時轉移,人員零傷亡,但全村損失慘重。
在災后重建的過程中,當地政府牢牢把握住自身特色,以建設美麗鄉村示范村為契機,聘請專業設計公司對顯村村建設美麗宜居村進行規劃設計,通過現場實地勘察和村民代表會議討論等多種方式,融合顯村村現有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產業基礎和村民意愿,以打造具有客家民俗特色的鄉村旅游特色精品示范村為目標,對村莊進行整體編制規劃設計;扎實推進立面改造、河道整治、村莊綠化等項目,同時加速推進自然村路燈建設全覆蓋工作,建設2座綜合文化廣場,配套完善體育健身器材,并加快推進自然村現有村道硬底化工作,拓展沿河旅游道路和其他村內道路建設,補齊補強基礎設施短板。
經過一年多的建設,顯村村道路通了,路燈亮了,圈舍改造了,村里還建起了度假民宿。洪災過后,顯村村百姓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麗農村建設不斷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配套了便民超市、村級衛生室、文化廣場等設施,讓村民的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并逐漸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河水越來越清,房屋越來越美,綠意越來越濃……隨著一系列項目的推進,如今的顯村村,顏值越來越高,群眾生活越來越好。
顯村村是連平縣實施美麗鄉村“精品村”建設帶來成效的一個縮影。在災后重建工作中,連平縣圍繞“三個示范”建設,結合災后復產重建,按照以點連線帶面、由表及里再縱深的思路,著力打造一批示范亮點。重點打造了“22個示范村”,其中10個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6個特色精品村、油溪鎮省級新農村示范片6個村達到省驗收標準。
另外,連平縣還持續抓好“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突出抓好粵贛邊界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著力推進大廣高速上坪鎮出口引線及105國道沿線的環境整治和景觀提升工程,積極打造美麗鄉村風景線。
打造產業,田野升起新希望
近日,記者走入連平縣內莞鎮橫水村村民周木興的果園,看到漫山遍野的果樹枝繁葉茂,一顆顆渾圓飽滿的三華李掛滿枝頭,散發著果香,果農迎來豐收年。
內莞鎮也是在“6·10”特大洪災中受災嚴重的鄉鎮之一。洪災過后,當地有關部門發動群眾積極開展復產工作,依靠本地特殊的地理環境、自然氣候和豐富的水土資源擴大三華李種植。目前,全鎮種植優質三華李1200畝,三華李年產值達1000萬元,帶動約1500人在家門口就業致富,提高村民收入。
洪災過后,讓村民重新樹起生活信心的,不僅有內莞三華李,還有上坪鷹嘴蜜桃?!叭f畝桃園,十里桃花”“三月賞花、七月品桃”是連平縣依托鷹嘴蜜桃產業形成的特色旅游景觀。2年前的水災,讓上坪鎮飽受洪水的襲擊,當地許多基礎設施遭到了近乎毀滅性的破壞,旅游業也面臨嚴峻考驗。
洪災過后,上坪鎮一手抓災后重建,一手抓產業發展,充分利用連平上坪鎮是鷹嘴蜜桃種植之鄉的優勢,大力發展桃旅綜合體,重點打造發展集種苗繁育、標準化種植、加工流通、科普體驗、旅游觀光于一體的連平鷹嘴蜜桃產業園,以上坪鎮為核心,輻射帶動周邊元善鎮、陂頭鎮、油溪鎮鷹嘴蜜桃產業發展。
該產業園致力為鷹嘴蜜桃提質增效,品牌提升,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一帶一區、二心三體六園”空間布局——其中,“一帶一區”是指建設105國道連平鷹嘴蜜桃產業帶和連平縣鷹嘴蜜桃旅游度假區;“二心三體六園”是指建設連平縣特色農產品交易物流中心、連平縣鷹嘴蜜桃研究服務中心和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桃旅綜合體,以及建設4.0高端產品示范園、病蟲綜合防治示范園、桃樹藝術攝影園等6個園區。
經過近兩年的建設,上坪鎮小水旅游大道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升級,各村產業園道路鋪設密度進一步提升,農旅融合發展基礎越打越牢。同時,上坪鎮還圍繞農業產業園核心區,配套完善了旅游驛站、旅游公廁、停車坪、園內游玩道路鋪設等,圍繞石狗坳、雞啼石等天然特色景觀,進行了游玩道路鋪設、周邊環境提升等,進一步提升了游客的游玩體驗。
連平鷹嘴蜜桃產業園的建立,把原本零散的種植、銷售模式統一起來,形成了集生產加工銷售以及旅游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圍繞桃園進行的旅游業深耕成果也非常亮眼。目前,上坪鎮還大力配合鷹嘴蜜桃現代農業產業園核心區的項目動工建設,探索推進鷹嘴蜜桃現代農業產業園、粵贛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融合發展,推進上坪鎮桃園國家4A級旅游景區建設。
災后重建,不僅要建設出更加美麗的外部形象,更要做好產業文章,真正實現產業富民,只有產業做起來,村民袋子鼓起來,重建才能稱得上是成功。兩年來,連平縣緊緊抓住災后重建大機遇,深入挖掘當地的生態、資源、區位等優勢,從果蔬基地、電商富民等角度出發,將現代農業與鄉村旅游有機結合,積極引導村民走農旅融合發展之路,鷹嘴蜜桃、三華李、高山茶、獼猴桃等產業獲得了長足發展,構建出了相對多元化的產業布局,產業振興成效初顯。
全倒戶搬進新房,開啟甜蜜生活
6月6日上午,記者來到連平縣元善鎮大埠村全倒戶集中建房點時,村民賴宜耿正在忙著檢查蜂箱。樓頂放著10多個蜂箱,在暖暖的陽光下,嗡嗡飛舞的蜜蜂在頭頂上來回穿梭。賴宜耿告訴記者,他在山上還放了幾十個蜂箱。
2019年洪水來時,他家的房子被完全沖垮,床、柜子、電器全部被沖走。如今,他已經住進3層樓的小樓房。搬進新房后,賴宜耿還學會養蜂,他說要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釀造自己的甜蜜生活。
元善鎮大埠村是連平縣“6·10”特大洪災中27個受災嚴重村之一。洪災過后,連平縣決定把大埠村8家“全倒戶”的新家園建成全縣重建家園示范點,鎮、村干部充分考慮群眾的主觀意愿和生活便利等事項,經過多方勘查、組織村民代表座談,最終向縣政府申請并獲得縣政府大力支持,選定在地勢較高、周邊較平坦、環境舒適宜人的連平縣膠合板廠舊址,統一興建新房。
大埠村全倒戶集中建房點規劃面積約6000平方米,安排28戶住房,東邊8家“全倒戶”首先建設,西邊將來準備再建20戶住宅,以便安置今后在環境綜合治理中拆除危舊房屋的農戶,每戶建筑面積80平方米,地基按三層樓標準奠定。
新房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從五套備選方案中選定最優一套。為加快工程進度,相關部門特意交代施工單位備足模板等施工用具,“全倒戶”的新房得以順利建成。
“新房一共三層,260平方米,共有8個房間,足夠我們一家4口人居住了。”賴宜耿一邊說著,一邊帶著記者參觀了他的新居。在前年“6·10”特大洪災中,他家零零星星總共7間泥磚瓦片小房被洪水沖毀,一家人無處棲身。在鎮村干部的引領下,賴宜耿與其他“全倒戶”一道,前往暫停生產的九連山泉水廠安置點暫住了3個月。
為了進一步改善住宿條件,在政府補貼8萬元建起一樓的基礎上,賴宜耿籌錢加建了二樓和三樓。2019年中秋節前,賴宜耿家最早入住新房,其他7戶“全倒戶”前年國慶節前也搬進新房——這比連平縣委、縣政府規定的時間提前了3個月。
賴宜耿的妻子在外地打工,大兒子已經工作,小兒子在連平惠化中學讀書。為照顧小兒子讀書,賴宜耿留在家鄉,以干農活和養蜂謀生。說起現在的生活,賴宜耿十分滿意,對黨委政府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在大埠村全倒戶集中建房點,黨建文化宣傳欄已建好,籃球場水泥地面已鋪好,籃球場東邊的平地已鋪好草皮,公共衛生間已建好。一個社會主義新農村展現在我們面前。
災后重建安置是事關災民生計的民生工程,“6·10”特大洪災后,連平縣委縣政府立即啟動重建安置工作,全力抓好全縣194戶全倒戶安全住房和生活保障工作,明確要求把好質量關,科學施工,倒排工期推進建設,確保災民按時回遷。
當年8月底,連平縣就完成了984戶受災房屋排查,全縣3戶嚴損戶于2020年元旦前全部完成修繕并入住,全縣194戶全倒戶在2020年元旦前全部入住新居,其中意向購房的29戶全倒戶已全部購房并入住,需重建的165戶全倒戶已全部竣工并入住。同時,當地鎮、村及駐村幫扶干部積極開展慰問活動,并為新入住的全倒戶發放了生活用品。
大愛同心、堅韌不拔、感恩奮進。在災后重建的700多個日日夜夜里,偉大的抗洪救災精神在九連大地延續,在重建中閃現。穿行在連平縣,鮮艷的紅旗高高飄揚,朗朗的讀書聲不時從校園傳出,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一股巨大的力量。
新房子、新家園、新景觀、新發展。兩年來,連平人民用堅強的意志和勤勞的雙手重建新家園。如今,連平人民又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以感恩之心、堅強之力踏上新的征程。
■文/本報記者 蘇勇軍 譚紹丁
■特約記者 謝鑫
■圖/本報記者 肖斌(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