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和平縣

推進“融灣”“融深” 大力發展高鐵經濟

2022-10-12 16:24:24 來源:河源日報

a00f996d6f78b0275df1eb028327925b_1012031_001_01_s.jpg

■贛深高鐵和平北站

7103a350a1898422b3b61a1765e2d1ef_1012031_001_02_s.jpg

■和平物流業發展迅速,把和平的農產品快速送達粵港澳大灣區。

7665f2afcb4dcf821e2c2fbd0822c19a_1012031_001_03_s.jpg

■贛深高鐵貫穿和平縣城

核心提示

2021年12月,贛深高鐵正式開通,350公里的時速,使和平與贛州及粵港灣大灣區聯系更加緊密。為搶抓高鐵經濟機遇,和平縣委、縣政府提前規劃建設以高鐵站為核心的高鐵新區,以高鐵新區建設為主抓手,加速推動“四區”融合發展,進一步做大縣城格局,完善城市功能,強化綜合管理,傾力建設智慧生態現代新城。

和平縣高度重視高鐵經濟發展,正持續聚焦高鐵經濟,高標準建設站城一體、業態融合的高鐵新城,立足自我發展高鐵經濟,系統謀劃高鐵經濟發展,以更高水平推動擴容提質,讓城市更加舒適便捷、更加宜居宜業。

高度重視高鐵經濟發展 讓“和平名片”更加亮麗

高鐵的開通對地區經濟的拉動效應明顯,極大縮短地區之間的時空距離,有利于推動各類生產要素流通和集聚。和平縣地處東江上游,與江西省定南縣、龍南縣接壤,是贛深高鐵、京九鐵路和粵贛高速南下入粵第一縣。贛深高鐵通車,贛深高鐵和平北站投入使用,為和平縣“融灣”“融深”、加快發展帶來了巨大機遇。

和平北站位于和平縣陽明鎮東北部的均聯村,是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的鐵路車站,也是京港高速鐵路的中間站點。該站于2017年9月啟動概念設計方案征集,于2020年3月動工建設。2021年12月10日,和平北站正式開通運營。

高鐵站點運營以來,和平縣高度重視高鐵經濟發展,通過準確把握區域競爭與開發合作的關系,積極探索錯位發展新路徑,加快塑造區位發展新優勢,盡可能規避高鐵發展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充分利用高鐵經濟帶來的“乘積效應”,為持續推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和平北站是贛深高鐵從江西省南下進入廣東的第一站,站房總建筑面積9900多平方米。和平北站項目副經理李鵬亮介紹,和平北站站場規模為2臺4線,設到發線4條(含正線),設基本站臺和側式站臺(450米×12米×1.25米)各1座,8米寬旅客進出站地道1處。

走進和平北站,該站房設計頗具客家特色,以“入粵古郡,客韻新生”為設計理念,站場屋頂設計源自圓形圍龍屋的飄逸形態和方形圍龍屋方正的形態,兩種形態在空間中結合形成具有識別性的客家建筑符號。圍樓高大,墻體堅固厚實,窗戶細小有韻律,墻窗形成獨特的視覺效果,兩者對比強烈,搭配巧妙。

走進候車大廳,可以看到傳統木構架被安掛在大廳空闊的吊頂正中,體現簡潔之美;現代鋼構件傳達傳統空間的結構韻律。大廳內部空間側墻呈現高墻細窗美感,室外光線可通過眾多細窗引入室內,現代空間與光影靈動,彰顯和平特色。

高鐵是一種高人流量的交通方式,在高鐵開通后,高鐵站點就是對外交流的展示窗,在頻繁的對外交流中潛移默化地把當地精神風貌、人文氣息等形象更加豐富、全方位向外傳播,讓本地的名片更加亮麗。

隨著和平北站的正式運營,接駁公交線路的開通,高鐵站的人氣逐漸興旺起來。“不僅是高鐵站,近期來村里的游客也越來越多了。”陽明鎮均聯村黃女士說,離均聯村不遠就有大壩水背村古村落、和平縣博物館、和平縣革命烈士紀念碑等景點,下了高鐵站的游客常常會到村里走走看看,買一點土特產。

黃女士的講述是和平縣高度重視高鐵經濟發展的縮影。“高鐵的開通運營,不僅帶我們領略了和平的山水風光,也期待這里未來的發展。”從深圳來和平旅游的張先生表示,高鐵的開通讓和平縣的風景為更多深圳人熟知。高鐵就像一座橋梁,連通著經濟發展與城市形象,一邊宣傳著和平的綠水青山,一邊加速著“兩山”的轉化與發展。

立足自我發展高鐵經濟 扎實推進“融灣”“融深”行動

高鐵經濟是泛指依托高速鐵路的綜合優勢,促使資本、技術、人力等生產要素,以及消費群體、消費資料等消費要素,在高速鐵路沿線站點實現優化配置和集聚發展的一種新型經濟形態。高鐵使城市群間人流、物流效率與質量大幅度提高,拉動沿線經濟和城市群的區域聯系,帶動相互間的經濟發展。

道路通,百業興。高鐵站開通以來,和平縣搶抓高鐵經濟機遇,規劃建設以高鐵站為核心的高鐵新區。高鐵新區是和平“融灣”“融深”的主平臺,規劃面積11.37平方公里,主要功能分區為“一心五區”:即高鐵新區核心、新城樞紐核心區、文體職教功能區、產城融合發展區、山水棲居功能區、倉儲物流功能區。高鐵新區將與新城核心區、產業園區、老城區共同構成“四區”融合發展的現代化城市新格局。

其中,“兩路一廣場”建設項目是和平縣高鐵新區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站前大道作為城市主干道,長1.016公里、寬60米,雙向六車道;緯二路為城市次干道,長1.235公里、寬40米,雙向六車道;站前廣場分為北停車場區和中央景觀廣場區兩個區域,總面積約6萬平方米。該項目進一步完善和平縣“高鐵時代”交通路網格局,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時,有效帶動資源流動、人員流通、經濟發展,為和平縣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高鐵作為城市發展的催化劑,對于城市功能的外拓、產業的升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和平縣尤為如此。在和平縣公白鎮新石村的德福花卉產業示范基地,五顏六色的花朵競相開放,頗為壯觀。該基地正積極探索學習珠三角地區新模式,促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以產業興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在和平縣國家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這里正深入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不斷完善縣、鎮、村三級物流體系,打通農產品物流通道;發揮電商平臺大數據和品牌塑造優勢,培育一批網紅農產品品牌,實現農產品產銷精準對接,讓特色農產品走出大山、暢銷國內外。

系統謀劃高鐵經濟發展 譜寫和平發展騰飛新篇章

“高鐵時代”帶來更多財富機遇。“高鐵時代”的來臨,將沿線城市全部串聯起來,不僅影響著人們的出行方式,也對區域經濟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和平縣位于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上游、粵贛邊境的九連山區,是河源的重要交通樞紐,高鐵的開通,更是給和平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為系統謀劃高鐵經濟發展,和平強化對發展高鐵經濟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縣推進高鐵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堅持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制定推進高鐵經濟發展的短期規劃和中長期規劃,明確職責分工,強化督導檢查,確保任務到人、措施到位。同時,相關職能部門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充分學習借鑒國內外高鐵經濟發展先行地區的成功經驗,加快研究制定出臺推進縣域高鐵經濟發展的政策文件。

同時,和平各相關職能部門主動服務、全力支持高鐵新城建設,為高鐵新城加快發展營造良好氛圍、提供優越環境,廣泛宣傳高鐵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全力營造人人參與、支持高鐵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

在距離和平北站約9公里的深圳福田(和平)產業轉移工業園(下稱產業園),高鐵經濟的發展為這里帶來了新變化。產業園位于和平縣城西部,毗鄰粵贛高速和平互通,由深圳福田區與和平縣在2006年1月聯手共建,并于2007年4月被認定為省級產業轉移園區,以鐘表制造、電子通訊為主導產業,同時發展新材料、新醫藥、新能源等產業。面對高鐵經濟的機遇,產業園正更加主動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延伸和企業轉移。“我的孩子就選擇在和平縣華強中學就讀,高鐵的通車讓孩子假期回家更加方便了。”在和平工作的東莞人孫先生告訴記者,高鐵的通車,讓企業工作人員和家屬往返珠三角地區更加方便。

“高鐵開通后,像我們這些省外客商,就可以乘高鐵來考察和平的果園,來這里談生意。”劉女士在江西開了一家果品加工公司,她告訴記者,和平縣有序借助高鐵發展經濟,讓自己對和平縣未來的發展更加期待。

這些都離不開和平縣系統謀劃高鐵經濟發展的努力。接下來,和平縣將依托便利的交通條件和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持續放大交通優勢,發揮高鐵便利優勢,加快產城融合發展,努力使高鐵成為助推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和重要增長極,讓“人享其行、物暢其流”得到逐步實現,為扎實推進“融灣”“融深”行動裝上“加速器”。

回望十年,和平交通不斷向更深層次領域進軍,和平北站讓縣域交通圈更加完善;展望未來,和平將不斷優化服務,扎實推進“融灣”“融深”行動,大力發展高鐵經濟,帶給了人民群眾更多新體驗,讓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加美好。

■組稿:本報記者 雷宇爍 葉春雨 特約記者 朱景優

■攝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