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和平縣

扎實推進產業興縣 推動一產接二連三

2022-10-12 16:22:59 來源:河源日報

8d3e275373ff406258bd83ec711f86a0_1012030_001_01_s.jpg

■位于和平縣彭寨鎮的絲苗米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2022年,和平縣絲苗米產業園成功申報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12326dc92d96bc3490e02b96a581cac9_1012030_001_02_s.jpg

■深圳福田(和平)智慧雙創物流園。

7c351ee713865d781d8c81d6439317e3_1012030_001_03_s.jpg

■深圳福田(和平)產業轉移工業園。

核心提示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和平縣立足資源稟賦、氣候條件、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等,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不斷提高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走過十年磨礪,寶劍鋒出,梅花香來。十年奮進不止,十年輝煌不斷。厚積薄發,堅持不懈,和平繼續搭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高光舞臺。如今,和平縣正扎實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產接二連三”好戲不斷。

農業規模不斷擴大 加快建設“六個萬畝”農業種植基地

無工不商,無農不穩。近年來,為擴大農業生產規模,和平縣著力建設“六個萬畝”農業種植基地。

和平縣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縣委、縣政府與17個鎮簽訂2022年糧食生產目標責任書,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確保糧食安全。深入推進撂荒耕地復耕復種和墾造水田工作,流轉撂荒耕地1萬余畝,發展20畝以上的糧食種植大戶85戶。據統計,今年和平縣夏糧種植面積15.55萬畝,同比增長1.81%,產量5.76萬噸,同比增長1.1%,如期完成市下達的目標任務。2022年,和平絲苗米產業園成功申報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獼猴桃、腐竹、絲苗米、油茶(跨縣集群)等4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示范引領作用逐步凸顯;百香果、茶葉、黃豆等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穩步提升。大力發展綠色優質農產品,不斷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及檢測水平,新增市級“菜籃子基地”1個,組織申報省級綠色食品認證4個,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眼下正是百香果的成熟季節,位于大壩鎮水背村百香果種植基地的百香果陸續進入采摘期。一片綠意映入眼簾,一個個渾圓飽滿的果實猶如小燈籠綴滿藤蔓,空氣中淡淡果香令人垂涎欲滴。該基地現種植百香果300畝,主要有黃金百香果、紫色百香果兩個品種,其中以黃金百香果為主,因口感清甜在市場上走俏。這是和平縣著力擴大農業生產規模的生動縮影。

擴大農業生產規模的同時,和平縣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需要培育充滿活力、富有競爭力和創新能力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引領有效、支撐得力的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形成分工協作、優勢互補、鏈接高效的現代農業產業組織體系;按照構建新型農業產業體系的要求加快制度創新和政策創新。比如,廣東聰明人集團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把和平縣獼猴桃、百香果的產、經、研進行了有機結合,打造了特色農業產業鏈。這其中,政府的引領和推動至關重要。

引領推動,重在專業化。專業化,是相對于兼業化,特別是傳統“小而散”的農業經營方式而言的,旨在順應發展現代農業的要求,更好地通過深化分工協作,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提高農業的資源利用率和要素生產率。和平縣正擁有這樣的平臺:近年來,作為承載該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河源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和平片區)建設扎實推進,優質特色農產品品牌效應持續擴大,產業競爭力和綜合效應大幅提升。

隨著和平縣大力推進河源燈塔盆地國家農高區(和平片區)建設,青州茶葉、合水油茶、公白花卉等產業規模化效益初顯。同時,和盛食品、天生衛康、東瑞農牧等重點農業項目也正加快建設,聯農帶農成效明顯。比如,和平獼猴桃獲評“百縣百品”優秀品牌,出口迪拜實現廣東獼猴桃出口零的突破,這些都進一步夯實了現代農業發展基礎,助力調整優化農業結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推進和平縣農業高質量發展。

“工業立縣”強音奏響 聚力打造“六個十億級”產業集群

工業強、農業穩、商業活,是彰顯經濟活力的顯著標志。為打造“六個十億級”產業集群,夯實工業發展基礎,和平縣堅持工業立縣,推動產業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發展水平持續攀升。

當前,和平縣工業園區北擴工程和大壩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工業基礎不斷夯實,工業園區持續擴容提質,在全市率先開展5G智慧園區建設,“六路兩橋”、“五化五網”、國家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智慧“雙創”物流園等一批基礎配套設施建成投入使用。

同時,和平大力推動腐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累計投入資金2.03億元,可帶動2000人以上參與腐竹產業發展,年產腐竹2萬噸以上,綜合產值達10億元以上。當前,和平縣正積極籌備舉辦首屆腐竹產業文化節,大力宣傳推廣和平腐竹品牌。圍繞市培育百億級水經濟產業、百億級先進材料產業,發展壯大食品飲料和新材料產業,力促聰明人集團、明泉健康科技等企業擴大生產,推動新九州、黎水食品、長豐環保、盛廣拓等項目加快建成投產。想方設法推動和平藥業整體搬遷,年底前新廠區可投入試產,預計新增年產值2億元;推動君樂藥業等傳統企業擴能增效,醫藥產業實現新發展。充分發揮電鍍車間的作用,結合鐘表產業發展基礎和前景,謀劃建設可穿戴飾品產業園,建成后預計年產值超3億元,年創稅收1000萬元。

在位于和平縣的廣東潤澤食品有限公司,車間內熱氣騰騰,工人們正在用筷子挑出豆漿表皮晾在竹竿上,每晾一格就是一塊腐竹。據了解,去年該公司與香港部分社團簽訂腐竹出口合同,年出口量500噸,每噸3.2萬元,年出口額約1600萬元。

發展靠項目,項目靠招商,招商引資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加速器”。今年以來,和平縣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截至今年9月,和平縣新洽談項目22個,意向投資總額429.8億元;簽約項目10個,合同投資總額64.8億元;新動工項目6個,合同投資總額20.6億元;新投產項目8個,合同投資總額25.6億元;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家(長豐環保、金龍礦業、利暉針織)。今年下半年,在三電電子、瑞祥科技、朋友高科、圖志科技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運行投產的帶動下,預計和平縣經濟運行將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推動消費融合發展 積極培育“六大服務業”

近年來,為培育“六大服務業”,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和平縣大力發展文化旅游業,用好陽明文化和“溫泉之都”資源,推進旅游與康養、生態與文化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發展商貿流通業,推動骨干商圈及商業街改造升級,促進傳統商貿業向現代商貿業轉變。培育發展倉儲物流業,用好贛深高鐵、京九鐵路、粵贛高速等交通便利的優勢,加快推進廣東供銷天業(和平)冷鏈物流產業園項目規劃建設,打造粵贛現代物流重要集散地。為發揮資源稟賦,和平著力發展農機服務業,培育壯大樂源生態農業等一批農機服務企業,打造具有和平特色的農機服務業。目前,全縣早稻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面積2.6萬畝,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63.43%,今年底可達70%以上。依托和平縣國家級電子商務中心公共服務平臺,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積極創新農產品電子商務、冷鏈配送、直播帶貨等經營方式,銷售網絡進一步拓寬。

“十三五”時期,全縣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長12%。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效益凸顯,縣、鎮、村三級物流體系不斷健全,工業產品、農特產品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

在備受關注的文旅產業方面,和平縣碩果累累:成功創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榮佳國韻溫泉度假村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熱龍溫泉度假村獲評廣東省旅游度假區,縣博物館成功申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熱水鎮南湖村被評為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中國溫泉之鄉”等多個“國字號”及“省字號”金字招牌持續擦亮。

“這里的溫泉品質好,服務態度不錯,加上路途也不遠,我們一家人就經常一起到這里來休閑度假。”在位于大壩鎮湯湖村的榮佳國韻溫泉度假村,來自深圳的游客劉先生說。

自由、個性、多元,越來越成為旅游市場的主要特點,旅游活動已經與地方的交通基礎設施、生產服務、生活服務和社會服務的每一個要素相關聯。當前,隨著林寨至合水旅游公路建成通車,“九連小延安”、九連工委舊址等景點建成開放,陌上炊煙、馨洞居等一批優質民宿建成運營,和平縣成功打造鄉村旅游精品線路,成功創建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雙區”綠色康養重要目的地加快打造,文旅產業發展步履堅定。此外,文旅產業作為高客流量的消費終端服務業,擁有深度融合所形成的生產性服務業鏈條,也將帶動引領本地消費升級。

未來,和平縣將狠抓項目建設助推經濟增長,大力推動產業轉型積蓄發展優勢,加快城市建設增強承載能級,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組稿:本報記者 雷宇爍 葉春雨 特約記者 朱景優

■攝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