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和平縣

和平縣浰源鎮

黨建引領產業旺 凝心聚力謀發展

2021-08-13 10:07:00 來源:河源日報

■浰源鎮街鎮航拍圖

■浰源鎮鷹嘴桃種植基地

核心提示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以人興產,才能以產興村。近年來,浰源鎮堅持 “抓黨建就是抓全局”理念,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鎮黨員沖鋒在前,當好“領頭雁”,定下“主心骨”,幫助群眾“富口袋”,取得了累累碩果。

【浰源鎮簡介】

浰源鎮位于和平縣西北部,粵贛兩省三縣交界處,北與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武當鎮接壤,西與連平縣上坪鎮毗鄰,距縣城40公里,是東江支流浰江源頭。2012年3月26日,該鎮成為和平縣城飲用水水源地。全鎮總面積約147平方公里,山林面積約19萬畝;轄8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約2.26萬人。浰源鎮生態資源豐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2003年被評為省級“生態示范鎮”。

浰源鎮水力、礦產資源豐富,其中水力資源有雙卡水、三坑水、洪浰、李田徑、曲潭徑、樟坑徑等7座小水電站,裝機容量3170千瓦,發電量可達920萬千瓦時。礦產資源有天然水晶石、鉀礦石、石英石、螢礦等礦產,石灰石資源數量和質量位列全縣之首,目前鎮內有零星礦業及盛瑞石場兩個礦場。

【振興成績單】

浰源鎮鄉村振興工作有序推進。去年該鎮常用耕地面積達11686.13畝,農業總產值達17620萬元,糧食總產量達6604噸;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571元,同比增長8.5%。

堅持黨建引領 建強“頭雁”隊伍

浰源鎮有黨組織17個,其中黨委1個,黨支部16個,黨員481人。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該鎮成立黨員先鋒崗9個,465名黨員為支持疫情防控自愿捐款共計32637.33元。

該鎮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儲備后備力量,加強孵化培育,選優配強基層干部,努力構建一支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優秀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如今,該鎮公務員本科學歷占比由2018年的28.6%提升至44.8%。

做好黨建工作的重點是做好民生服務。去年,浰源鎮政府全體在職黨員干部和村“兩委”班子成員全部掛鉤幫扶貧困戶,2020年集中開展送溫暖行動7次,走訪貧困戶800多人次,為貧困戶解決問題90多個。成立脫貧攻堅黨員先鋒隊,深入群眾開展政策宣講、志智雙扶,鎮政府黨支部和村黨支部黨員同志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為貧困戶提供信息、資金、技術等支持,發揮村黨支部和廣大黨員在推進鄉村振興中的先鋒模范作用。

同時,該鎮各村黨支部和200多名農村黨員引導勸說親屬、鄰居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在村黨支部和廣大黨員的積極推動下,2020年累計拆除破舊泥磚房 194063.17平方米,清理村巷道及生產工具、建筑材料亂堆亂放2132處,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雜草雜物、積存垃圾3185處,清理溝渠池塘溪河淤泥、漂浮物和障礙物1495處,拆除亂搭亂建違章建筑35處共393平方米,拆除違法違規商業廣告、招牌30處共88平方米,為村民營造了整潔有序的人居環境。

聚焦產業振興 助力群眾增收

一直以來,浰源鎮搶抓鄉村振興發展機遇,始終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產業發展有機結合,助力群眾增收致富,切實提高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桃產業成就果農“甜蜜事業”。全鎮共有鷹嘴桃種植戶181戶,種植面積約2000畝,2020年鷹嘴桃總產量約3200噸,總產值達5100萬元。銷售渠道主要是電商銷售和零售批發,每年鎮委鎮政府在縣城協助設立臨時銷售點,拓寬鷹嘴桃銷售渠道。

以和平縣浰之源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例,該合作社位于浰源鎮黃田村,成立于2012年9月,是以廣東蜜桃種植為主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生產經營,帶動當地農戶發展廣東蜜桃種植。合作社共有蜜桃生產基地600多畝,帶動35戶農戶種植廣東蜜桃1000多畝,是我市規模較大的廣東蜜桃生產基地之一。

茶產業為鄉村振興增添活力。全鎮共有茶葉種植戶316戶,其中規模以上45戶。全鎮種植面積約3720畝,年總產量約83.72噸,總產值達3500萬元。

以和平縣高山青香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為例,該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9月,注冊資金380萬元,現有社員12人。合作社建有清潔化生產廠房1座,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有茶葉初加工機械6臺(套)。種植茶葉1000多畝,年產茶葉2萬斤,產值600萬元,帶動周邊60多戶農戶參與茶葉種植。茶葉基地位于九連山脈腹地,四周高山環繞,海拔高度在650米至1100米之間,土壤有機質豐富、氣候適宜。

漁業養殖蕩起幸福浪花。全鎮共有魚類養殖戶31戶,約393口魚塘,養殖的種類主要有西伯利亞鱘魚、鱸魚及少量四大家魚,主要銷往珠三角一帶水產批發市場。

以和平縣曲潭章坑淡水魚養殖專業合作社為例,該合作社主要養殖鱘魚,總產值約380.5萬元,水面面積約100畝,帶動周邊10多戶農戶參與養殖。

■組稿:本報記者 雷宇爍 葉春雨 特約記者 朱景優

■攝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