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和平縣

和平縣全力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共筑“四好農村路”同邁鄉村振興途

2021-08-18 09:32:32 來源:河源日報

■位于和平縣公白鎮的新農村民宿區。“四好農村路”的貫通,帶動了鄉村民宿和旅游業的發展。

■和平縣貝墩鎮武聯村玩具加工廠。路通財通,路修好了,吸引了外出務工的村民回鄉創業,村民們也可以在家門口打工。

■和平縣下車鎮和一村的獼猴桃基地吸引了不少游客驅車前往采摘。該縣全力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獼猴桃、百香果、腐竹、茶葉、山茶油等縣域農特優產品上市。

■和平縣長塘鎮秀河畬族村養雞基地。“四好農村路”的建設,讓以往狹窄的農村土路變成了寬闊的水泥路,大大促進了農村養殖業發展。

核心提示

農村公路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保障。一直以來,和平縣以“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為抓手,全力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公路管養水平和運輸服務保障能力,為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交通運輸保障。同時,依托“交通+產業”“交通+旅游”“交通+招商”“交通+文化”相融合的方式,借助“四好農村路”“戶戶通”道路硬化,激活農村發展資源,帶動特色種養、農村電商等產業發展,推動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資本變資金,提升農村公路引領經濟發展的能力;將傳統文化、現代文化和鄉村文化有機融合,更好地傳承和發展民族文化。

圍繞“交通+產業” 建設“致富路”

農村公路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的“主動脈”,經濟社會發展的“傳動軸”。一條條農村公路像彩色的畫筆,穿行于田間地頭、鄉村集市,將城鎮與農村相連。

“我們這里5月1日開園,22日藍莓全部采摘完了。今年藍莓大豐收,卻比往年更早賣完。”近日,和平縣下車鎮和一村的匯友藍莓基地的老板劉少農樂呵呵地告訴記者。

劉少農說,2019年之前,進出藍莓基地的道路只有一條羊腸土路,非常不便。縣委領導陳勁松到基地調研時,馬上要求相關部門要把路拓寬,大力支持回鄉創業的“新農人”。

劉少農提到的道路是下車鎮至竹園村公路,全長約10.65公里,按三級公路標準設計,路基寬7.5米,路面寬6.5米。公路起始于下車鎮省道229線與鄉道161線交叉口處,向北途經長灘水、水口崗、下灣、和一村、酒餅崗、上廖屋、竹園村,終點止于鄉道161線廣東省省界處。該項目于2019年2月開工,2020年12月全面完工,總投資3361萬元。

2020年底,昔日坑洼不平的深山土路變成了平整干凈的硬化路,不僅美化了村莊環境,也讓藍莓基地人氣大增。

據介紹,劉少農經營的廣東匯友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4月,一期已完成投資2500余萬元,開發土地1100余畝。以生態種植方式種植藍莓約260畝,獼猴桃約150畝,臍橙、嘉寶果(樹葡萄)、蜜柚等水果100多畝,以及南藥“牛大力”120多畝,精品觀花園林苗木400多畝,并建設有生態魚塘30畝和覆蓋600畝面積的滴灌系統。

“下一步我們計劃把民宿和農家樂做起來,以后這里一年四季都有水果,這樣就可以實現有得吃、有得住、有得玩。”劉少農信心滿滿地說。

圍繞“道路服務基地、基地支撐產業、產業助推振興”的思路,和平縣全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獼猴桃、百香果、腐竹、茶葉、山茶油等縣域農特優產品上市,實現農村公路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確保老百姓的幸福路走得更長久。

圍繞“交通+旅游” 暢通“旅游路”

從和平縣公白鎮政府出發,左轉走1.5公里,就可以到達該鎮著名的德福花卉基地;再往前走1公里,就到達恒大集團援建的和平縣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所在地。這一路上都是新修的柏油路。

恒大集團援建的和平縣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是省重點扶貧項目和市、縣重點項目。2019年4月,項目正式實施建設,致力打造成為集現代農業種植、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綜合產業園。項目總占地面積1870畝,其中智慧溫室農業區建筑面積7萬平方米,規劃為種植高端花卉,內含1萬平方米倉儲物流園;生態農業觀光區占地面積5.86萬平方米,并規劃建設梯田花海;新農村民宿區占地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

項目建成后可進一步優化和平縣農業產業結構,帶動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全縣“融深”“融灣”步伐。項目建成后,恒大集團將現代農業產業園無償移交和平縣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由和平縣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管理經營,和平縣國有資產經營公司經營收益分紅給鎮、村,再投入到精準扶貧和產業發展。目前,項目整體現已進入掃尾移交和招商運營階段。

“現在就等著公白至連平繡緞的道路拓寬工程完工,該工程完工后,從連平繡緞下高速,到達現代農業產業園僅需要十多分鐘。”公白鎮鎮長黃贊介紹說。

目前,公白鎮全鎮現有水泥硬底化道路約119公里,其中,貫穿全鎮的縣道163線長10公里,鎮通行政村村道11條,合計35.613公里,已全面實現水泥硬底化,行政村通自然村村道總長約73公里。

據黃贊介紹,“四好農村路”的貫通,首先是帶動農業產業發展,從7月份道路貫通起,德福花卉基地就可以用10米長的大車出貨了;其次是方便村民出行,目前該鎮已經實現“村村通客車”了;再次是有助于該鎮做大做強生態旅游產業,包括現代農業產業園和公白溫泉等。

據悉,和平縣德福農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從事花卉盆栽種植、收購、生產、加工、銷售、科研為一體的現代農業企業。公司被認定為“河源市農村創業青年示范基地”“河源市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在公司與農戶合作共贏的“德福模式”的輻射帶動下,目前公白鎮已有花卉基地550畝。

圍繞“交通+招商” 打造“發展路”

一條條“四好農村路”修到村頭,通到了家門口。駕車行駛在國、省干線,可以體驗自駕的樂趣;騎著自行車駛過農村公路,嘗試低碳環保的健康出行,欣賞田疇河山……路暢景美,人們行走在公路上,仿佛置身于美麗多彩的畫卷中。

和平縣貝墩鎮武聯村是2017年實現5個自然村的主干道全部硬底化,2018年實現“戶戶通”道路硬化,一條條“四好農村路”通到了村民家門口。

“路通財通。路修好了,在外務工的村民都愿意回來了。”武聯村委會主任周金偉說。

趁著村民大量返鄉的勢頭,武聯村在幫扶單位的幫助下,于去年底引進了一家玩具加工廠,今年6月7日投產。“本來我們還擔心招工的問題,結果我們把招聘通知發出去不到5天,就招到了55名工人,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周金偉說。

據介紹,55名工人每人每月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資。此外,村集體收入也可通過分紅增加20萬元。

今年67歲的周秀蘭是廠里年紀最大的工人。“我一輩子沒有出過門,以前都是在家里耕地,從來沒有打過工,現在孫子大了,閑著也是閑著,可以在家門口打工,又不辛苦,而且還有伴,太開心了。”周老太太笑著對記者說。

今年40歲的張金峰以前在珠三角打工,自從2019年妻子生了二胎之后他就一直待在家里,看到村里的工廠招工就趕緊報了名。“以前在外面打工只是賺錢,照顧不到小孩,家里也顧不上。現在在家門口打工,賺錢之余還可以兼顧家庭,早點起床還可以種種菜,什么家務都耽誤不了。”張金峰說。

圍繞“交通+文化” 構筑“振興路”

進入和平縣長塘鎮秀河畬族村,你會發現連路燈的裝飾都是不一樣的風格,燈柱上的彩繪有濃濃的民族風。來到秀河畬族村黨群服務中心文化廣場,從墻上的彩繪到墻體的瓷磚,從文化廣場的舞臺到隨處可見的宣傳標語,滿眼都是畬族文化元素,處處彰顯著“美麗秀河·七彩畬族”的魅力。

2020年,從長塘街鎮至秀河畬族村的7公里公路被列為和平縣“四好農村路”生態示范路,先后進行了路域環境整治工程及改建提升工程,目前各項工程已進入尾聲。村里還以公路暢通為契機,先后修建了長約1公里的畬族文化藝術長廊以及藍氏祠堂、畬族風情館、畬族家訓文化館、村史館、榮譽館、民族和諧廣場等,全面展示了畬族人民的生活習俗、風土人情及語言文化、服飾文化、家訓文化等。

秀河畬族村村委會副主任朱俊明告訴記者,現在道路暢通了,基礎設施完善了,村里的年輕人都愿意回來了,可以“看得見發展,留得住鄉愁”了。村里還打算把全村房子的外立面都繪上畬族文化元素和圖騰,到時凡是到過他們村的人,都將對畬族文化有所了解。

哪里有路,哪里就有發展的商機;哪里通車,哪里就有群眾致富的希望。舒展新時代的壯美畫卷,“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必將造福和平人民,必將在服務和支撐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發揮重要作用。

■組稿:本報記者 葉春雨 特約記者 朱景優

■攝影:本報記者 葉春雨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