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公白鎮
“紅色力量”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公白鎮街鎮航拍圖
核心提示
鄉村振興任重道遠。近年來,公白鎮堅持以紅色文化為引領,以加快融入市燈塔盆地農高區建設為支撐,充分發揮森林覆蓋率高、氣候溫和、水質優異的良好生態優勢,堅持差異化特色發展,有力地激活了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去年,公白鎮農業總產值14249萬元,同比增長12.6%。其中農業6898萬元,林業2780萬元,牧業4197萬元,漁業187萬元,服務業187萬元。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1.6萬元。這正是該鎮以黨建引領,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收獲的喜人成果。
【公白鎮簡介】
公白鎮位于和平縣南部,與東源、連平兩縣相鄰,地處燈塔盆地北部,是燈塔盆地三個副中心鎮之一,距離和平縣城25公里。公白鎮下轄7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2020年末戶籍人口1.36萬人,總面積63.7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8萬畝,山地面積7.54萬畝。
建強紅色組織 厚實奮斗底色
組織是鄉村振興的“火車頭”。公白鎮現有黨員440名,近3年共吸收25名黨員,黨員數量穩步增長。公白鎮共有14個黨組織,其中,中共和平縣德福農業有限公司支部委員會為去年3月成立的“兩新”黨組織。
一直以來,公白鎮積極開展各類黨建活動,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今年以來,公白鎮組織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人居環境整治運動、“七一”表彰大會、看望慰問困難老黨員、瞻仰“九連小延安”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植樹節植樹活動等,約有1500人次參加,充分發揮了黨員在引領思想、促進工作的積極作用。
黨之所指,民之所向。為辦好民生實事,提升人民幸福感,公白鎮在和平縣委縣政府領導下,和有關部門推進恒大援建和平縣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和后期運營,結合美麗鄉村、農村旅游等工作,全力推動和平縣鄉村振興工作。
同時,公白鎮切實根據群眾需求,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和為民服務工作:對公白街道至新聚旅游公路路段鋪設瀝青和Y252新石和美塘村路段進行整治,進一步解決公白鎮居民交通出行問題;籌備實施新石美塘村的碧道工程,方便村民健身;聯合公白鎮衛生院組織醫務人員到各村開展健康教育高血壓中醫治療咨詢、糖尿病咨詢及免費體檢活動等。
激發綠色動力 推進產業發展
“在黨的領導和幫助下,村子里有了‘致富花’。”公白鎮美塘村村民彭女士笑意盈盈,“現在村里有了花卉基地,我們不再出村打工,在家門口就可以掙錢了。”據了解,自從公白鎮建設了花卉基地,越來越多的村民選擇回鄉就業。在花卉基地工作,村民不僅收入不比外面低,還便于照顧家庭。
這得益于公白鎮較為優越的自然環境。據介紹,該鎮森林覆蓋率高,氣候溫和,水質優越,雨量充沛,山矮坡平,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溫泉資源優良。近年來,公白鎮立足本鎮資源優勢,多措并舉,綜合施策,強化力度,不斷提升鄉村特色產業發展能力。
大力發展一鎮一品、一村一品。目前美塘村德福花卉一村一品已申報成功。東聯水稻村一村一品正在申報。目前正在申報一鎮一業花卉專業鎮,積極發展小型花卉盆栽種植產業。德福農業是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在公白鎮建有550畝花卉基地,已初步形成六大系列,16個品種為主的精品小盆栽產品線,經濟效益和帶動能力初顯。
扎實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恒大援建和平縣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總投資約3億元,項目總占地面積1870畝,智慧溫室農業區建筑面積 7萬平方米,設計功能為種植高端花卉,內含1萬平方米倉儲物流園;生態農業觀光區占地面積5.86萬平方米,并規劃建設梯田花海;新農村民宿區占地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項目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功能為主,輔助文旅功能,結合美麗鄉村、農業旅游等工作,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有效提升燈塔盆地副中心——公白鎮的品位。
聚焦“內外兼修” 助力鄉村振興
產業興旺鼓了村民的口袋,文明新風“吹進”了大家的腦袋,“內外兼修”才是真正的鄉村振興。一直以來,公白鎮聚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和村民精神面貌,通過“內外兼修”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抓好項目建設。修建村級衛生站共計7座。建設鎮級污水處理池1座。各村建成衛生公廁共計7座。完成縣道163線約10公里的大修工程;“四好農村路”設計建設里程共計4.28公里,已全面完成;因地制宜開展“四小園”建設,投入建設資金15萬元,盤活村道沿線的閑置空間,見縫插針建成布局合理、體現鄉村特色、群眾滿意的小公園、小花園、小菜園、小果園;公白鎮美塘河(新石村段)碧道工程正在有序推進。
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美麗鄉村建設有成效。通過黨員干部帶頭作用,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百日行動”。投入資金45萬元用于人居環境整治及“村莊清潔”行動。有力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去年拆除農村破舊泥磚房1.27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公白鎮“三拆除”面積累計已達12.69萬平方米。深入開展“五清”專項行動,轄區5條河流實施專項治理。開展農村“廁所革命”,完成戶廁改造2745戶。增加農村保潔經費,持續做好環境衛生保潔工作。
文化振興不斷增強。積極開展“好媳婦”“好婆婆”系列活動。構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體系,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9個,積極開展牽手關愛留守兒童、慰問困難老人、黨的精神宣講等系列活動,促進公白鎮文化振興。
未來,公白鎮將繼續改善鄉村基礎設施,深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并重點做大做強花卉產業,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宜居鄉鎮,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組稿:本報記者 雷宇爍 葉春雨 特約記者 朱景優
■攝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