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和平縣

和平縣青州鎮

“紅色黨建”引領“綠色崛起”繪就鄉村振興美好藍圖

2021-07-19 11:10:11 來源:河源日報


■青州鎮的獼猴桃種植基地



■青州鎮街鎮航拍圖



核心提示

2020年青州鎮實現總產值1.5238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8萬元,同比增長7.05%。這張“成績單”背后,體現出青州鎮在“紅色黨建”引領“綠色崛起”上所作出的努力。

近年來,青州鎮持續踐行新發展理念,立足本鎮實際,秉承“青山綠水紅土地”的發展思路,堅持以“紅色”“綠色”“古色”三大資源為主,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于發展綠色精品特色農業產業和集紅色、綠色和古色于一體的旅游觀光業,全力打造“生態青州、綠色寶庫”。

傳承紅色基因 擦亮奮斗底色

一直以來,青州鎮高度重視傳承紅色基因,擦亮黨建品牌,積極探索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

在組織建設方面,目前,青州鎮共有黨員667人,今年計劃發展黨員16人,已發展黨員8名,其中女性2名,35歲以下7人,黨員結構越來越年輕化、多元化。

在為群眾辦實事方面,今年以來,青州鎮黨員共開展了志愿服務活動40余次,共計1200人次參與。

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活動。組織鎮村黨員干部職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者在全鎮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活動,共同營造干凈、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

開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活動。為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鎮相關部門及派出所工作人員到各村開展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活動,指導村民安裝使用“國家反詐中心”和“火眼云警”軟件。

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行動。針對車輛非法營運、無證駕駛、超載等違法違規行為,鎮相關部門與縣交通運輸局聯合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行動,制止違法違規行為,宣傳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切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

同時,青州鎮將繼續保護、利用和開發好本鎮的紅色資源。如保護和修繕鎮黨史學習教育基地中共九連工委舊址;深入發掘永豐村紅色革命資源;將位于山塘村的連和縣人民政府舊址納入今后的紅色資源發展計劃等。

聚力綠色發展 賦能鄉村振興

青州鎮地勢較高,平均海拔475米,晝夜溫差大,空氣清新,水質優良,擁有獨特的氣候條件、豐富的山地資源和優良的生態環境,適宜發展綠色精品農業。目前,全鎮主要特色農產品有茶葉、獼猴桃、百香果、八角等。

為充分發揮豐富的本土資源優勢,近年來,青州鎮秉承“綠水青山紅土地”的發展思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致力于“產業興旺、生活富裕”的要求,立足于本鎮實際,鼓勵和支持本鎮農民因地制宜種植獼猴桃、茶葉、百香果等經濟作物。

如今,青州鎮生態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以星和金穩茶場、星興金莊茶園、牛角山茶場及井頭茶場等產業化發展的茶場,種植茶葉總面積約5600畝,茶葉產量達2.5萬斤,高山有機茶葉種植帶規模初顯;以種植獼猴桃、百香果等特色水果為主的長弘農林、山角樂農場等農業企業,大力提升優質農產品生產能力,產業化種植規模達6500畝,獼猴桃年產量達250噸,百香果年產量達700噸,特色果品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星聯村通過引進農業企業河源市天目農業公司,打造以種植小青瓜、小番茄和水果玉米等水果蔬菜為主的70畝大棚蔬菜種植基地,并設有大棚區(育苗棚及種植棚)47個、肥水一體化種植區。

站在時代的新起點上,青州鎮將依托本鎮自然資源稟賦和毗鄰燈塔盆地區位優勢,牢牢把握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北部特色農業組團建設和“融深”“融灣”的有利契機,扎實推進農業產業現代化,加大力度培育以合作社、家庭農場為主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一步扶持本鎮規模農業企業發展,將青州鎮的高山有機茶葉、水果、蔬菜等優勢農產品推向市場,助力全鎮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此外,為挖掘、發展本鎮古色資源,青州鎮將增強粵贛古道觀光品牌效應,實施古道沿線綠化美化工程,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堅持因地制宜,實現古道元素和沿線村莊新農村建設有機統一,打造古道休閑旅游觀光帶,推動青州鎮粵贛古韻驛道休閑觀光旅游業的發展。

【青州鎮簡介】

青州鎮位于和平縣西南部,地處粵東北的九連山腹地,距離和平縣城36公里。總面積152.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1萬畝,林地12萬畝,轄10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戶籍人口18790人,常住人口5410人。

青州鎮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包括建于明清時代的客家特色古建筑“蟹形圍屋”、貫穿全鎮的古韻驛道南粵古驛道,以及具備良好農業觀光體驗條件的櫻花茶園和千畝果園等景點。

【紅色檔案】

青州鎮現存較為完好的革命遺址有中共九連工委舊址群、連和縣人民政府舊址等。1947年1月,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為了統一整個九連山地區黨的領導,決定撤銷后東特委及中共九連臨時工作委員會,成立中共九連地區工作委員會(簡稱九連工委),嚴尚民任書記。九連工委機關就設在青州鎮。

■組稿:本報記者 雷宇爍 葉春雨

特約記者 朱景優

■攝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