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學習黨史增力量 以史鑒今謀發展
■和平縣開展百部千場紅色電影展映打卡系列活動
■慶祝建黨100周年“百歌頌中華”歌詠活動
■“童心向黨”少兒手繪活動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和平縣快速行動,精心部署,全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積極響應,以學黨史為契機,以悟思想為根本,以開新局為目標,以辦實事為重點,扎實開展專題學習研討和各類實踐活動,高標準高質量謀劃推進各項工作,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走心。
創新形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從機關部門到企事業單位,和平大地迅速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的熱潮。
狠抓理論學習,通過領導領學、個人自學、全員共學、分享互學、研討促學等方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舉辦了縣委理論中心組暨全縣領導干部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研討班,舉行了黨史學習教育市委宣講團和平宣講報告會,將黨史學習納入新一屆村“兩委”干部輪訓課程。全縣共計發放黨史學習教育指定用書19988冊,全縣各鎮各單位開展集中學習1254場次。
組織現場學習。充分發揮和平縣革命烈士陵園、方華故居、中共和平縣第一個支部舊址、中共九連工委、九連“小延安”等和平本土紅色革命地標的“活課堂”作用,結合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開展體驗式學習,通過瞻仰一次紅色遺跡、重溫一次入黨誓詞、聆聽一堂主題黨課、參觀一次專題展覽、溫習一遍黨章“五個一”活動,重溫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目前,全縣共組織開展紅色教育基地學習、閱讀紅色經典、瞻仰革命遺址、參觀主題展覽、講好紅色故事等活動1305次,參加黨員178227人次。
成立了黨史學習教育縣委宣講團。召開了黨史專題宣講備課會,深入企業、鄉村、機關、校園、社區等基層單位開展專題宣講239場,1.27萬余名黨員聆聽宣講;成立了黨史學習教育“百姓宣講團”赴全縣各學校進行宣講40場次,覆蓋師生6000余人;相關鎮還成立了“老道德模范、老革命后代、老教師、退伍老兵、老黨員干部”組成的“五老宣講團”,深入基層村(居)開展宣講。
豐富平臺和載體,成為和平縣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取得實效的重要方式。該縣扎實推進“看電影·學黨史”活動,開展“重溫紅色記憶·致敬百年風華”百部千場紅色電影展映打卡系列活動、紅色電影展播活動、縣內影院“看電影·學黨史”免費觀影活動,推出“觀紅影·學黨史·談感悟”系列采訪報道,廣泛開展紅色經典電影進機關、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農村“五進”活動,已放映100多部160余場紅色電影,基本實現城鄉全覆蓋。
舉辦學黨史新時代文明實踐展演展示活動,舉辦“用音樂致敬建黨百年”藝術黨課、“傳承中華文化基因 書寫知行合一華章”書法作品展、“童心向黨”少兒手繪、“民樂頌黨恩”演奏、“誦讀黨史故事 傳承革命精神”青少年閱讀等文明實踐活動,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在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中的積極作用。舉辦“永遠跟黨走·筑夢新時代”慶祝建黨100周年“百歌頌中華”歌詠活動、“賡續福和情緣·致敬百年風華”慶祝建黨100周年文藝演出,進一步豐富黨史學習教育載體和形式,大力營造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濃厚氛圍。
聚焦民生,把為民辦實事貫徹始終
和平縣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縣委常委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明確了項目內容、責任單位、責任領導、完成時限等,把學習黨史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切實將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實效,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關注群眾需求,堅持服務精準。依托網格化管理,推進社會治理“多網合一”,收集民生訴求,梳理出168類網格事項,按“巡查上報、分撥流轉、接收處置、核查反饋、歸檔建賬”閉環運作流程,提高收集民生訴求的準確性,為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
緊扣民生重點,強化服務實效。結合全縣2021年“十件民生實事”,梳理出“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實事項目清單,推進清單管理,督查重點實事項目落實推進情況。各鎮各單位結合實際,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目前,統計收集各鎮各單位“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384項。其中,開展系列義診活動,覆蓋群眾近7000余人;聚焦就業創業,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9次,共提供近1.8萬個就業崗位,發放創業就業相關補貼100多萬元;聚焦鄉村振興,組織黨員干部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志愿服務活動。
加強反饋整改,提高服務標準。實行線上線下雙回訪形式,加強“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群眾滿意度反饋情況的整改落實。線下各級各部門通過走村入戶、問卷回訪等方式收集群眾意見,梳理形成問題清單,推動各部門靶向施策、補齊短板,更有力推進實踐活動的開展。線上以“騰訊為村”公眾號和政府網群眾留言為抓手,開啟民意直通車,搭起人民連心橋,第一時間收集反饋意見,積極解決實際問題,提高群眾滿意度。
立體宣傳,營造黨史學習教育濃厚氛圍
和平縣堅持報、臺、網、微、端全媒體宣傳,實現黨史學習教育宣傳廣覆蓋、多形式、高頻次。
強化社會宣傳,營造輿論氛圍。各鎮各單位充分利用宣傳欄、LED屏幕等廣泛張貼刊播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史學習教育等宣傳畫、宣傳標語,充分利用鄉村大喇叭等播放黨史學習教育相關音頻,營造黨史學習教育濃厚社會氛圍。
強化新聞宣傳,優化學習氛圍。縣融媒體中心、“今日和平”APP、“和平發布”微信公眾號、縣政府門戶網站等設立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專欄,實現報、臺、網、微、端全媒體傳播。依托微信公眾號開設“黨史上的今天”“百年黨史天天讀”“黨史專題誦讀”“巾幗心向黨 女兒話初心”等專欄,以推文、音頻、視頻等形式,每日推送黨史知識、黨史學習教育動態信息,推動黨史學習教育由“一時一地”拓展為“隨時隨地”。
強化對外宣傳,傳播和平聲音。整合對外宣傳力量,加大向“學習強國”平臺及省、市主流媒體供稿力度,拓寬黨史學習教育工作對外宣傳渠道。截至7月15日,編發簡報61期,向市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報送信息61條;在“學習強國”平臺推送信息21條,市級以上媒體刊播報道82條次,縣內媒體平臺刊發新聞、信息1229余條次;制作發布相關短視頻26條,累計播放量38萬、獲點贊8500多個、轉發4150次。
■文/圖:本報記者 葉春雨 特約記者 朱景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