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縣區新聞 > 和平縣

和平縣優勝鎮:

黨建引領培根固本 開出鄉村振興“幸福花”

2021-06-08 09:55:04 來源:河源日報

■優勝鎮通過提升鄉村自身價值,調整調優產業結構,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位于優勝鎮的和平縣優新油茶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生態種植,帶動村民增收。

核心提示

繽紛初夏,樹木蔥蘢。走進和平縣優勝鎮優鎮村,只見美田彌望,屋舍儼然;草木葳蕤,鮮花搖曳……有了春天的滋養,整個村莊愈發顯得生機勃勃。深入村莊,只見村民房前屋后花草掩映成趣,搭配白墻紅瓦的古樸民居,再加上孩子們在屋外捧著書本閱讀的場景,一幅鄉風文明、風景優美的田園畫卷在我們眼前徐徐展開。

近年來,優勝鎮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凝聚支部、黨員、群眾合力,把黨的政治建設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首要任務,把提升黨建實效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主攻方向,把推動振興發展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根本目的,通過黨建引領培根鑄魂,以產業振興為支撐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強化組織建設 筑牢戰斗堡壘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走好鄉村振興之路,黨建引領就是其根本。對此,一直以來,該鎮積極加強組織建設,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凝聚力和執行力。目前,全鎮現有黨總支部3個,黨支部22個,共有黨員513人,其中村(社區)黨員389名,成為該鎮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組織者、推動者、實施者。

同時,該鎮著力建強戰斗堡壘,提升基層黨組織戰斗力,新一屆村(社區)“兩委”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換屆工作平穩有序。去年12月底,該鎮全面完成黨組織選舉工作,共選出支委成員47人;今年1月20日該鎮開展村委選舉工作,共選出村委成員45人。通過換屆選舉,新一屆村(社區)“兩委”班子的文化程度及年齡結構較之前有較大改善。

在此基礎上,優勝鎮著力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和服務群眾功能,實現黨的工作與群眾需求的對接,彰顯黨建陣地的吸引力、服務力。如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一相當”總目標,落實書記遍訪制度、結對幫扶共建等制度,壓實村級黨組織責任。截至2020年底,全鎮122戶貧困戶、貧困人口224人全部實現脫貧,新聯村完成省定貧困村退出工作。

擦亮教育底色 鑄魂鄉村振興

走進和平縣優勝鎮中心小學,一節精彩的音樂課正在進行。市文化館的文化志愿教師正帶領著學生學習音樂基礎知識,孩子們一邊看著樂譜,一邊用心地模仿著老師的發音,享受著音樂的樂趣。

在學校的另一側,器樂、書法、舞蹈、美術等課程也正在精彩上演。藝術教育課堂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了藝術的魅力,得到了師生的好評。這得益于在和平縣優勝鎮中心小學舉辦的第八期“關愛邊遠山區留守兒童公益藝術培訓工程”。通過該工程,該校近200名學生得以接受為期一年的免費藝術教學。

鄉村振興,教育先行。此前,由于優勝鎮位置較偏僻,經濟條件不夠好,導致不少優秀教師離開,優秀的學生而隨之外流。對此,優勝鎮籌劃成立教育基金會,既為社會各界熱心教育事業的人士搭建一個奉獻愛心的平臺,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氣,也讓全鎮教師的辛勤付出被支持、被認可,愿意留下來,用心教育,讓農村的留守學生在家鄉也能接受優質的教育。此外,優勝鎮還積極引進優秀教育資源,提升學校的教學水平,探索鄉村振興從孩子開始,為該鎮未來的發展塑形鑄魂。

共建振興產業

打造美麗鄉村

增加農民收入是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農民增收,產業是關鍵。近年來,優勝鎮注重鄉村自身價值,調整調優產業結構,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具體而言,該鎮充分發揮農村傳統村落、自然山水、文化遺產、礦產資源等優勢,科學定位和規劃鄉村特色,加大對廢棄礦點整治力度,保護好綠水青山;利用“農業+”“生態+”等模式,打造出有優勝特色的品牌,挖掘打造新聯古村落、新石村丹霞風貌、黃蠟石、新田光古驛道生態旅游觀光帶,以觀光旅游帶動產業的發展,增加經濟效益。

與此同時,優勝鎮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美麗宜居鄉村,切實提高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如加大村(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著力打造全民健身廣場、健身綠道和公共文化服務中心,進一步豐富村民文體生活;完善農村道路交通設施、街道排水排污改造、路燈升級改造、“三線整治”、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視頻監控安裝、消防設施改造、公共廁所等基礎設施,打通了鄉村振興“最后一公里”。

黨建領航風帆正,鄉村振興破浪行。現如今,優勝鎮正以黨建引領培根固本,以教育發展塑形鑄魂,以產業發展為內生動力,對標“兩個和平”建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著力建設“生態、宜居、平安、和諧”的美麗鄉村。

【優勝鎮簡介】

優勝鎮位于和平縣東北部,距縣城48公里,轄區面積117.31平方公里。下轄優鎮、新聯、秀溪、新石、石壩、上潭、優二、魚溪8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約1.8萬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約1.4萬元。

該鎮地形以丘陵為主,全鎮耕地面積11635.25畝,森林面積171569.7畝,覆蓋率達82.3%;農業、礦產資源豐富,其中優鎮、新聯、魚溪村有稀土,石壩、秀溪村有瓷土、新石村有金礦、鐵礦、黃蠟石等礦產資源,盛產優質大米、高山油茶、百香果、獼猴桃等農產品,主要以散戶種植為主,2020年農業總產值7901萬元。

【紅色檔案】

和平縣優勝鎮的李塘、秀溪、優二、魚溪4個村是革命老區,廣東省委原書記林若同志曾在該鎮下石村戰斗過。1947年1月,由于革命身份暴露,組織上安排林若同志到和平縣和北游擊區工作,與下車、優勝、長塘老區人民群眾結下深厚的革命情誼。林若同志與優勝下石村游擊隊員王漢中舍生忘死、肝膽相照,在3年游擊戰中,常常宿營新田崗,多次遭敵騷擾,撤離到下石巖洞藏身。有一次,林若同志借助巖洞躲過危情,之后就率隊突襲優勝鄉公所,取得戰斗勝利。

■組稿:本報記者 雷宇爍 葉春雨   特約記者 朱景優

■攝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