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縣下車鎮:
黨建引領穿針引線 繪出鄉村振興新畫卷
■下車鎮堅持黨建引領,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助推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下車”牌獼猴桃更是被農業農村部評定為“優質獼猴桃”產品。
核心提示
初夏已至,萬物并秀。驅車駛入和平縣下車鎮,富有鄉土氣息的美麗風景迎面而來:各具特色的村莊各美其美,綠水青山生機勃勃,滿載著農產品的貨車駛向遠方,村民們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大家的笑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組合成一幅幅新時代充滿著鄉情鄉韻鄉愁的農村新畫卷。
這是下車鎮近年來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下車鎮堅持黨建引領,深入開展基層黨建行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完善鄉村治理體系,助推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下車鎮簡介】
下車鎮位于和平縣東北部,距縣城40公里。全鎮總面積134.9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68萬畝;下轄11個行政村和1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2.35萬人,是省定中心鎮之一。
下車鎮文化旅游資源豐富,主要景點有五眼橋、浰東小筑、紫薇宮、進士坊、興隆古村落、文昌閣等文化遺產和文物古跡。截至2020年末,共有不可移動文物55處,包括新石器時代遺址5處、明代古建筑7處、清代古建筑38處、近現代重要史跡5處,其中,下車鎮興隆古村落于2011年被省文聯定為廣東省第三批古村落,徐傅霖故居于2013年被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紅色檔案】
下車鎮云峰村上圍自然村地處粵贛交界的粵北山區,群山環繞,高峰層疊,是革命戰爭年代保存革命有生力量的好去處。1945年11月至1948年底,先后有東江縱隊第三支隊的部分隊伍和粵贛邊縱隊一支隊伍長(塘)、(下)車大隊飛鷹隊駐扎在此處,成為革命游擊根據地,為和平縣的解放和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歷史貢獻。
黨旗飄起來
制度建設筑牢戰斗堡壘
萬山磅礴必有主峰,龍袞九章但摯一領。鄉村振興快不快,黨組織引領是關鍵。近年來,下車鎮以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目前,該鎮有黨組織21個,黨員646人,2015年以來,新發展黨員50名,61歲及以上黨員214人,占比33%;大專以上學歷人員198人,占比31%。黨員結構正進一步優化升級,高學歷化態勢逐步發展。
黨員能否發揮先鋒模范和示范引領作用,決定著鄉村振興的質量和水平。黨史學習主題教育期間,該鎮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民辦實事、辦好事:如新建了鎮山村、石含村、街鎮社區3個黨群服務中心;實施街鎮自來水升級改造工程,新增取水點和更換鋪設管道,有效緩解街鎮居民飲水困難問題;實施長安街提升改造工程。去年,該鎮共開展志愿服務百余次,參與服務人數800余人次,為群眾解決農田灌溉問題、用水飲水問題、出行難問題,并開展村莊衛生大清潔、禁毒和掃黑除惡宣傳等活動,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
在加強黨組織建設的同時,該鎮的黨員先鋒模范不斷涌現,和平縣下車鎮獅形村原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徐步高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情況太緊急了,只能手腳并用。”徐步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仍心有余悸。2019年6月,受“6·10”特大洪災影響,該村電網線路受損,基站信號全無,多村道出現滑坡、塌方導致交通受阻。徐步高帶領村干部冒雨緊急疏散村內群眾,在惡劣的山體滑坡受災處來回穿梭,手腳并用,用生命“踏”出一條通道,用一身淤青換回了10余戶群眾的安全轉移。
產業活起來 助力鄉村振興筑基強底
“獼猴桃產業是我們鎮的傳統優勢。‘下車’牌獼猴桃更是被農業農村部評定為‘優質獼猴桃’產品。種植、銷售獼猴桃,讓大家的錢袋子都鼓起來了。”正在果園里忙活的村民徐先生自豪地說。
鄉村振興,產業為先。近幾年,以強黨建為引領,下車鎮依托獨特的自然條件,把良好的生態變成產業,讓豐富的自然資源轉化成生產力,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端上“金飯碗”。
下車鎮經濟結構以農業為主,是和平的“魚米之鄉”,“下車大米”品質優良,享譽縣內外。2020年全鎮農業生產總值達2.27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533元。在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下,下車鎮著重發展以獼猴桃產業為主的特色經濟,占農業總產值的60%,截至2020年末,全鎮水果種植面積2.3萬畝,其中獼猴桃1.8萬畝,年產9500多噸,總產值達5300萬元。獼猴桃成為全鎮農民重要的收入來源。
此外,下車鎮還以弘順康養花卉和中草藥種植項目土地流轉和雪峰村食用菌種植項目土地流轉為契機,盤活農村閑置土地,使農村土地使用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使農民、村集體、企業同時收益。
產業興旺為鄉村振興筑基,鋪就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道路,穩住了鄉村振興的“基本盤”。同時,下車鎮緊緊抓住產業興旺這個關鍵基礎,以鄉村產業蓬勃發展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推進破舊泥磚房拆除工作。自2018年以來,該鎮共拆除破舊泥磚房約22萬平方米。其中,2020年“百日行動”中拆除破舊泥磚房約為8萬平方米,全鎮現存破舊泥磚房基本拆除。
推進“廁所革命”。公廁建設方面。該鎮根據縣鄉村振興指揮部工作指示與實際情況相結合,確定2020年公廁建設任務2處,位于云峰村、和二村,兩個公廁均已在今年1月底驗收并投入使用。戶廁獎補改造方面。該鎮2020年核實上報復核獎補條件納入獎補改廁范圍的名單共計39戶,發放獎補資金7.8萬元。
推進家禽圈養工作。該鎮積極推進家禽圈養和整體環境提升工程,指定區域的家禽必須進行圈養,不得放養,并對重點區域菜園等進行環境提升。
“這兩年,村里發生了很大變化,村容村貌、大家的衛生習慣、精神面貌都好了。”說起這兩年的變化,下車鎮政府的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建黨100周年到來之際,下車鎮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大步前行,以更優異的成績讓全鎮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組稿:本報記者 雷宇爍 葉春雨 特約記者 朱景優
■攝影:本報記者 馮曉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