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好
□胡玲
中秋節前夕,他回到老家。多年未歸,衣錦還鄉。
他是農村娃,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成為省城某所知名學府的教授。他的回鄉,成為小山村的大事件,一時之間,鄉親們茶余飯后都在談論他。
他一到家,家里就來了很多人,鄰居、同學、親戚、鄉親們……大家圍著他,聊家長里短,聊山里的變化,聊他兒時的淘氣事,也聽他講省城的人或事,熱熱鬧鬧的。
聊著聊著,他發現人群中缺少一張熟悉的面孔,以前,每次他回來,這人會第一時間趕來看他。他仔細掃視人群,又看看周圍的角落,還是不見那人。怎么沒見李老師? 他問。
頓時,大家沉默了,他們目光閃爍,臉上不約而同露出一絲尷尬的笑意。
李老師現在還好嗎?還在鄉村小學教書吧?他繼續追問,依然沒人回應他。
我兒子今年考大學,有什么好專業您給介紹介紹。省城中醫院如何 ?想去那里瞧瞧老毛病。大家爭先恐后說著話,有意撇開他的話題。
嘰嘰喳喳的話語不停,他的思緒卻一片寧靜。他想起了李老師,心里透著一股濃濃的暖意。
李老師是他的啟蒙老師。他小時候,鄉村小學沒幾個學生,李老師是學校唯一的老師,也是校長。
李老師待學生像對自家孩子一樣好。夏日,她每天天未亮就起來,挑著沉重的大水桶,走十幾里山路,到后山的涼水井挑回甘甜清涼的井水,放在教室供大家解渴。冬天,她會在教室里放個大火盆,柴火燒得旺旺的,把大家的臉烤得紅撲撲的。
有年冬天,上學路上,他不小心踩到河水,鞋子濕透了,凍得瑟瑟發抖。一到學校,李老師立即把他叫到她寢室,打了一大盆熱水,讓他泡腳,末了,還給他穿上她兒子的棉鞋去上課。放學時,李老師把烤干的鞋子拿給他,穿上鞋子,他發現鞋子還帶著溫度。
李老師的寢室有些書,一下課,他就去她寢室看書。那個年代,書很少,他每本書都看了好幾遍。李老師對他說:孩子,外面的世界遠比書上更精彩,要想看到外面的世界,就要好好讀書,走出大山。他說:李老師,你看過外面的世界嗎?李老師說:我也沒有看過,這輩子,我要待在這里教書,以后,你幫老師去看看吧!
后來,他真的走出大山,也當了一名老師,他覺得是李老師的那些話起了一定的作用。
母親去廚房做飯招待大家,他借故上廁所,偷偷溜進廚房。
媽,到底怎么回事?大家好像都不愿意提起李老師。
母親沉默了一會兒,在他耳邊輕聲說,去年,她兒子犯了事,坐牢了,現在,大家都離她遠遠的,沒人敢同她說話,也沒人叫她老師了,學校解聘她了,她沒做老師了,你想想看,誰愿意讓罪犯的母親去教育自家小孩?
我去看看李老師。
別去了,你現在也算有身份的人,去她家影響不好,傳出去對你的名聲不好。
他不顧母親反對,徑直跑出去,從汽車后備廂里拿了一個大禮盒,大家問他干什么,他說,我去探望一個人,你們跟我一起去吧!
他在前面疾步而行,一大群人跟在他后面。很快,他來到一間老屋前。屋子大門緊閉,他朝四周望望,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正在旁邊的菜園里忙活。
李老師!他遠遠地叫了一聲,聲音很大,所有人都聽得到。
李老師從地里走出來,走到他跟前。他對著李老師,低下頭,彎下腰,深深地給李老師鞠了一躬,充滿了敬意,像從前念書時,他見到李老師一樣。良久,他才起身。
現在,我已經不是老師了,李老師臉色微紅,難掩深深的愧疚之色。
在我心中,您是我最好的老師,沒有人比你更有資格做老師,沒有你的教導,就沒有我的今天。他響亮而真誠地說著,在場的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一直以來,他都是個實干的人,不喜歡各種形式。從前,他把對李老師的尊敬放在心中,但此刻,他覺得李老師需要這種形式的支持。
李老師靜靜看著他,欣慰一笑,眼里噙滿淚水。
幾個月后,他接到李老師的電話,李老師說她又回學校做老師了。他什么也沒說,只是連叫了幾聲老師好!老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