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視窗

市新河實驗學校踐行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精神

培育全面發展新人 打造雙優品牌學校

2022-10-13 11:08:53 來源:河源日報

6fca98f8d17d689754b64b2ba48ae70a_1013009_001_01_s.jpg

■新河實學生在科學創意小實驗中鍛煉動手實踐能力。

5084f427256bd94d0820cef1c14fb8b6_1013009_001_02_s.jpg

■七年級學生在成長體驗營活動中加強團結、增進交流,激發學習與成長的熱情。

12269496fcfaf81bb7b65935d295bce9_1013009_001_03_s.jpg

■老師們在宣讀“師德承諾誓詞”。今年9月,新河實在慶祝第38個教師節的同時,召集全校教職員工開展師德講堂。

3f8be9ee769d6e67a52934f2d3a39568_1013009_001_04_s.jpg

■新河實在每屆八年級的學生中,開展以“成長 感恩 責任”為主題的親子親情心連心體驗活動,這是該校感恩教育的重要舉措。

核心提示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么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堅決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是新中國第一個關于教育評價系統性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面對“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命題,各地各校都在積極地思考、實踐,在原有的基礎上或強化理念、或轉變做法、或創新思路。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落地河源,各中小學校在探索中踐行,師生、家長們從疑惑到支持再到行動,又是怎樣一種狀態呢?近日,記者走進河源市新河實驗學校(下稱新河實),探秘這所享譽河源、躋身“全國文明校園”的品牌學校,是怎樣在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大潮中踐行科學教育質量觀的,其育人理念、為師標準、素質評價是如何實現與現代教育改革目標充分融合的。

育人目標 立德樹人 品學兼優

“中國夢離我們越來越近,而在座的你們,將是實現中國夢的參與者和踐行者。”日前,新河實校長張定紅為七年級學生上思政課。他以《擁抱中國夢》為主題,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激發他們對祖國、對未來的信心,鼓勵他們努力學習、全面發展,樹立社會責任感,立志為祖國作貢獻,成長為新時代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陽光、自信、有禮……新河實的學生走在河源街頭,讓人一眼就能認出,這源自學校的教育賦予學生的特有氣質。市民認為,在這所學校就讀的學生成績比較好。“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我們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行與健康心理。”張定紅認為,品學兼優才是“好學生”的標準,這也是該校一直以來的育人目標。

在2005年創立之初,新河實便提出了“面向全體,分類施教,全面發展,彰顯特長”的育人理念。秉承這一理念,該校堅持德育為先,立德樹人,在教育教學全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及核心素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體活動,旨在強健學生的體魄,關注學生心理教育以塑造其健康人格,這與當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高度吻合。

通過10多年的發展與完善,新河實的“全面發展”教育理念已進入精細化層面。該校在小學階段,圍繞“加強特色德育、重視基礎與能力、培養特長”這3個核心,注重對學生開展養成教育、感恩教育、陽光心態教育和社會公德教育,引領學生活潑向上、個性成長;在初中階段,七年級的行為教育、八年級的感恩教育以及九年級的理想信念教育,讓學生變得更獨立、更自信、更有擔當;在高中階段,則通過舉辦“感恩節”“畢業季”“成人禮”等系列活動,讓學生在有溫度的教育中提升核心素養,打開人生格局。

在近幾年免試入學的招生背景下,新河實的辦學質量穩定,辦學優勢明顯。感受到學生進入新河實后的成長與成熟,看到從校門走出的一個個青春活力、陽光向上的少男少女,家長們對這所老牌名校更為信任,社會各界對該校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

為師標準 修身正心 愛崗敬業

今年教師節,新河實以“迎接黨的二十大 培根鑄魂育新人”為主題開展師德教育學習活動,張定紅為全校500多名教職員工進行了新學期的師德第一講。

“教育要培養什么人?這是我們要思考的首要問題。”他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高度,引導全體教師要牢記“人民教師”的使命,努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要求全體教師不斷提高師德修養,積極踐行言傳身教,加強對學生的愛黨、愛國教育和民族自信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師德師風建設一直以來都是新河實的重點工作,貫穿于師資隊伍建設的全過程。該校積極開展“以身立教、為人師表”師德建設主題教育月活動和創先爭優活動,舉辦師德主題論壇、專題講座、分享沙龍,進行“師德標兵”評選等,引導廣大教師修身正心,激發教書育人的信心,塑造為人師表的良好形象。

初中部副校長蘆玉霞自2006年進入該校至今,一直堅守在語文教師崗位上,積累了豐富的育人經驗,并形成了獨特的教學風格。遵循學生的學習發展規律,蘆玉霞的課堂往往是由淺至深,梯度式教學,吸引學生主動學習,深受學生喜愛。她始終秉持并給年輕老師們設定的“為師標準”是:一要“正直正氣”,公平公正對待每位學生,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二是“松弛有度”,無論是在課堂教學還是班級管理中,都要做到剛柔并濟;三是要有“仁愛之心”,把學生當成自己的親人看待,關注每位學生的心理健康,對優等生要“定目標、給方法、多鼓勵”,對后進生則“勤關注、勤鼓勵、勤督促”。

“作為教育工作者,拿什么去支撐好的教育?”新河實從校長到年級主任再到普通老師,都在探索與實踐中將良好的師德師風設定為自己為人師表的首要標準。這支業務精湛、師德高尚的教師團隊,用堅守詮釋了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的教風與師魂,更將這份熾熱的教育情懷傳遞給莘莘學子。

綜合評價 五育并舉 多元評價

學生評價是教育評價的基礎環節。新河實的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情況,是如何呈現及評價的呢?每學期期末,學生不再將期末考試成績和傳統紙質形式呈現的《家庭報告書》帶回家,但家長們都能通過手機終端登錄學生信息平臺,并查詢到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情況:學生的學科成績以等級標準進行評價;在平臺上還能看到班主任以文字評語的方式對學生本學期綜合表現作出的考核評價;還有一份獨屬于學生本人的《成長歷程》小手冊,記錄著學生本學期或學年的成長情況。

新河實幾年前就開始沿用這套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來展現學生的學業表現與成長情況。這份多維度、多形式呈現的“成績單”,就是新河實對學生全面評價方式改革的落實。

“學生的成長不應該只體現在學習成績上,所以我們通過這種多元的評價體系,引導家長們不要只盯著分數,而是要看孩子綜合素質的表現。”蘆玉霞說,除了中、英、數等學科,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表里,還包括體育、美術、音樂等學科的分項等級評價內容,此外學生在課前3分鐘的表現、課堂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寫作能力、勞動實踐活動等,也都納入其中。

新河實小學部更看重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學習態度的日常養成,注重過程性評價,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及時了解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每班的班級欄上都貼有“生本課堂評價表”,用來記錄課堂表現,并定期評選出“優秀學習小組”“自主學習之星”。目前,該校構建起課堂+課外、理論+實踐的全面立體的學生綜合評價體系。

據了解,新河實一直以來堅持“五育并舉”,實行多元評價機制,探索過程性評價,建立了社會、家庭、學校、教師和學生評價相結合的模式。結合各級教育部門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要求,該校從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等不同維度對學生進行培育和評價,不再“唯分數論”,也使得該校在探索與實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育人觀及評價改革的路徑更加清晰。

【校長訪談】 

市新河實驗學校校長張定紅談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

堅持科學教育質量觀 著力實現學校“雙優”

9月開學季,高中畢業生們紛紛背上行囊,前往更高的象牙塔求學深造。他們即將開啟大學生涯,但不忘回到母校,與學科老師、宿管、教官一一告別,感謝新河實讓他們三年的高中生活“充實不虛度”。

“此前,社會上有很多家長都存在一個誤區,認為只有升學率高的學校才是好學校,這是一種片面的標準。”新河實校長張定紅認為,升學率是與生源、地域、管理等多方面相關的,如果僅靠絕對成績來評價一個學生、一所學校的優劣,這是與科學的教育質量觀相背離的。“而‘充實不虛度’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得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成長,實現了自身的進步,才是我們的育才目標。”他說。

據了解,今年高考,新河實高中部考生的成績再創新高,再度成功實現“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的目標。該校高中部自創辦以來,教育教學質量連年攀升,位列全市高中第一梯隊。

什么樣的學校才是好學校?什么樣的教育才是好教育?培養出怎么樣的學生才算是成才?“雙優質的學校才是好學校。”張定紅理解中的“雙優”指的是育人質量與教學質量都要優質,學校應該致力于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的根本任務。新河實教育團隊始終認為,德育是首位,教育的首要目標是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增強學生的體質。

其次是教學質量要好。“學生學得好不好,不是看最終的分數,而是要看孩子是否進步了,知識面是不是更廣了。”張定紅認為教學質量好包括學生的學習成績與自己對比有了進步,學習品質不斷形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培養起學習興趣及鉆研精神。

同樣,學校的優質發展,離不開對科學教育質量觀的堅持。張定紅希望,通過對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精神的領會與踐行,通過科學教育質量觀的普及,讓教師轉變過時的教育觀,轉變評價學生的標準。引導家長轉變觀念,不再片面追求分數。要轉變學生的觀念,努力讓自己成長為全面發展、具備核心素養、對社會有用的人。

■組稿:本報記者 鄒茹玉

通訊員 潘思  

■攝影:本報記者 鄒茹玉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