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敬城市
2022年河源美好人居評鑒指南
房子,關系到民生安居。房地產消費可以說是很多家庭一輩子最大的消費,每個購房者都希望自己能“順順利利,買套好房”。但多年來,房地產行業糾紛頻現,也是消費投訴的重點領域。維護好住房消費市場公平,維護好購房者、業主的住房消費權益,對房地產行業的健康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品質居住需求尤為重要,更需要每一位購房者、業主的監督。
本月初,結合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河源日報》“河有房”針對購房者和業主開展“3·15樓市吐槽大會”,開啟維權報料通道,幫助市民解決買房、交房、居住等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難題。報料平臺上線后,獲得廣泛關注,一些消費者向平臺報料,并反映了相關問題和訴求。
一直以來,人們對美好人居生活的追求始終沒有改變。進入2022年,樓市政策暖風頻吹,不斷向市場釋放積極信號,市民對于置業安家亦有新的期待。房子作為生活必需品,有關樓盤交付逾期、房屋質量、物業服務水平等話題,愈發引起公眾關注。房企背后的品牌實力與責任擔當,更加成為購房者置業時的重要考量。
品質是企業生存的命脈,是企業發展的根基。過硬的產品品質,是房企長遠發展的基本盤。只有淬煉產品品質、共謀高質量發展,才能賦能城市向新、共創美好生活。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高質量發展,為市民置業提供有益參考,《河源日報》特推出“‘質’敬城市 ——2022年河源美好人居評鑒指南”特別報道,推薦信用企業,展示優質產品,曝光市場亂象,并為購房者維權支招,助消費者更加安心置業安家。
樓市穩預期政策加碼 金融支持加力
多重積極信號利好剛需
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受“三道紅線”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房地產市場幾乎一直處于下行調整的態勢當中。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在今年2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一手房房價環比下跌的城市為40個,二手房房價環比下跌的城市為57個。換句說話,一手房和二手房環比下跌的城市分別占到了60%、80%左右,這顯然不是一個小數目。
面對這種樓市行情,抱著買漲不買跌心態的購房者自然謹慎了很多,這一點通過央行公布的數據也可以得到佐證。日前,央行公布了今年2月份的金融統計數據,其中住戶部門貸款減少3369億元,而與房貸直接相關的中長期貸款同比減少了459億元。
對此,業內普遍認為,這足以說明當前購房意愿仍然處于較低迷的狀態。其實,在筆者看來,這不難理解,畢竟在房地產行情不明朗的情況下,每個人都想把風險降到最低,所以自然不會輕易出手,這是人之常情。
不過,隨著國家多個部門明確表態,從3月份開始,2022年的樓市走向會進一步趨于明朗,其中剛需這一大群體迎來三個利好消息,購房或將迎來入手的好時機。
樓市、房價走向進一步明朗,樓市平穩大局基本確定
3月16日,金融委召開專題會議,其中針對房地產行業明確表態:要及時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風險的應對方案。隨后,央行、證監會、銀保監會、財政部等多部門密集發聲表態,稱采取措施有效化解房地產風險,促進房地產行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筆者認為,在當前較為低迷甚至有些過冷的樓市行情下,有關部門明確表態,向外界釋放了支持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的積極信號,再次說明樓市調控既要防止房價大漲,但也要防止房價下跌尤其是大跌可能帶來的風險。顯然,此時表態有利于穩定市場預期和提振市場信心,可以引導房地產業務的開展和購房需求的釋放,從而推動樓市進一步平穩。
在平穩的樓市環境下,對剛需來說,既不用擔心房價大漲給自己帶來壓力,也不用擔心買房之后出現大幅貶值的情況。同時,還可以避免爛尾樓的出現和保障住房的品質。
房地產回歸理性,炒房客基本離場,剛需選房和遇到高性價比房源的機會增多
經過了5年多的嚴格樓市調控,不僅房價告別了只漲不跌,如今“房住不炒”的理念也深入人心了。在限售、限價、限購等短期調控政策下,如今炒房客要么被政策深深套牢,要么早已逃離了樓市。從長期來看,隨著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建立,房地產會進一步回歸理性和居住屬性,所以目前來看房價已經不具備再次大幅反彈的條件了,炒房空間自然被大大壓縮。
不僅如此,正在面臨債務壓力的各大房企也急于回籠資金,所以不管是一手房市場還是二手房市場,此時剛需購房者都掌握著主動權。這樣一來,不僅選房的機會增多了,遇到高性價比房源的概率也增加了。
不過,在這里需要提一個醒,越是在這樣的環境下,購房者越要保持理智,不要貪圖便宜,要優先選擇發展穩健、口碑好、實力強的房企。
重點城市房貸政策出現松動,剛需買房成本和買房門檻有望迎來降低
雖然3月份的LPR(注: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并未出現調整,但不少城市的房貸政策早已出現了松動的跡象,主要體現在三點:一是首套房房貸利率迎來下調。3月份數據監測顯示,在103個重點城市中,有82個城市的房貸利率出現下調,其中成都、廣州、南京、蘇州、杭州等重點城市都屬于下調幅度十分明顯的城市。目前主流首套房房貸利率為5.34%,環比上月下降13個基點,其中有超過20個城市的房貸利率低于5%。二是放款周期加快。目前不少銀行簡化了對首付來源、流水等情況的審查,使得放款周期顯著縮短,甚至有銀行表示資料齊全當天就可以放款。三是下調首付比例。以商貸為例來說,目前全國已有10多個城市下調首付比例,最低降到了20%。
不僅如此,從短期看,目前這種松動似乎還沒有結束。顯然,對于需要依靠房貸來買房的剛需來說,房貸政策的持續松動,無疑可以降低購房的成本和門檻,這顯然是一個直接有利的好消息。
綜合來看,2022年的房地產走向基本明朗,可以簡單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促進樓市平穩。不管是從有關部門表態要求防止和化解房地產風險,還是各地出臺的樓市扶持政策來看,平穩是2022年樓市的主要走向,不會出現大的波動,這也為準備買房的剛需吃下了定心丸。二是調控政策正在逐步向剛需等普通購房者傾斜。房貸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調,直接關系到了購房成本和門檻,所以無疑會對剛需產生直接利好。
實際上,去年年底,國家就已經明確表態,2022年要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合理住房需求。因此,筆者認為,接下來利好剛需的樓市氛圍會進一步形成,準備買房的剛需可以堅定信心了。(鄒力)
■策劃:黃世軍 ■統籌:黃飛娟
■執行:黃飛娟 鄒力 彭沖 黃澤豐 鄧金亮 馮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