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動員會召開
大力實施“百千萬工程”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林濤何國森出席會議
○本報訊 記者 郝曉楠 方新苗 馮曉銘 楊堅 昨日,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動員會在東源縣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動員大會精神,統籌部署建設農業強市和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奮力開創“三農”工作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林濤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何國森主持會議,市政協主席余其豹出席會議。
會前,與會人員一同來到河源太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東瑞生豬屠宰加工及預制菜生產基地項目、東源新材料產業園晟源永磁材料項目現場,實地調研了解項目建設運營情況,聽取東源縣農業產業和工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情況匯報。會上,市委、市政府與各縣區簽訂責任書;東源縣及市發改局、市住建局、市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同志作表態發言。
林濤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上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作了專門部署;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又系統闡釋了建設農業強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領會,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聚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河源實踐,深刻領會河源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意義、發展階段和科學內涵,堅決扛起建設農業強市的歷史使命,牢牢把握建設農業強市的戰略主動,增強抓緊抓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以強烈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為推動廣東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河源更大貢獻。
林濤強調,要聚焦重點、把握關鍵,加快建設農業強市,實現河源農業農村現代化。要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全力抓好糧食生產,提升重要農產品保供能力,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要全力推動燈塔盆地創建國家農高區,加快創建工作節奏,統籌推進產業、項目、平臺等一體化發展,提升產城融合發展水平,推動燈塔盆地早日邁進國家農高區序列。要著力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以工業化思維推進鄉村全產業鏈發展,推動優勢特色產業提質增效,提升農村三產融合水平,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快構建起現代鄉村產業體系。要扎實推進農村現代化建設,緊緊圍繞逐步使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這一目標,不斷完善農村基礎設施,著力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林濤強調,要聞令而動、狠抓落實,舉全市之力推進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加快構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要錨定推動縣鎮村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任務,抓住縣域這個重要發力點,切實抓好強縣促鎮帶村,全面優化縣區發展分類管理,提升縣域產業和縣城發展水平,推進鄉鎮特色化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動縣鎮村走出符合實際的可持續發展道路。要找準推動縣鎮村高質量發展的方式方法,強化改革創新、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積極探索破除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的制度壁壘,用好新型對口幫扶協作機制,引導資源要素源源不斷投向縣鎮村建設。要構建推動縣鎮村高質量發展的高效運轉體系,切實加強機制保障,層層傳導壓力、步步壓實責任,廣泛發動各方力量參與,營造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加快形成指揮有力、上下貫通、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
林濤強調,要加強統籌、匯聚合力,推動農業強市建設、“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落地落實。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決落實五級書記一起抓的要求,各級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大力營造敢為人先、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真正做到俯下身子肯干、擼起袖子實干、邁開步子敢干,推動農業強市建設和“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取得實效。
何國森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按照省委、市委工作要求,以高度政治自覺和強烈責任擔當,切實抓好“三農”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工作,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聚焦關鍵環節精準發力,加快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努力在農業農村現代化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上不斷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開至各縣區、各鄉鎮(街道)。市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同志,市委、市政府有關秘書長;各縣區黨(工)委、政府(管委會)主要負責同志,市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市委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負責同志等在市主會場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