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專題

東源誠邀四方賓朋前來投資興業共謀高質量發展

加快構建“3+2+N”產業集群升級版

2023-02-16 10:22:27 來源:河源日報

8bbdbf9e377fa49684ed0524299028d3_0216010_001_01_s.jpg

■萬綠湖景色。2017年9月,東源被命名為全國第一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成為廣東省第一個、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縣。

2dd3f8335758443cf84a3d27ca13ddb2_0216010_001_02_s.jpg

■河源東源高新區是東源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與主陣地,今年初被納入河源市“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的組成部分。

核心提示

萬綠東源,活力無限。東源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堅持“項目為王”發展理念,奮力推動工業倍增升級,加快構建“3+2+N”(“3”指重點發展以先進材料、新一代電子信息、現代農業與食品為主導的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2”指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產業為重點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N”指持續發展新型環保建材、循環經濟產業等傳統優勢產業集群)產業集群升級版,確保了全縣經濟發展在逆勢中實現穩健增長。

拼經濟抓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東源今年工作的總基調。當前,東源上下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全力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堅持制造業當家,統籌把握好七個關鍵重點,以開展“三個年”行動(園區建設提速年、茶產業提質增效年與基層治理提升年)為抓手,齊心協力掀起高質量發展熱潮,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拼”出加快高質量發展的新氣象,全力以赴把手中的“施工圖”轉化為東源大地發展的“實景畫”,努力走出一條符合東源實際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企業創造財富,政府創造環境。目前,東源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優越良好的產業平臺、風清氣正的營商環境和厚積薄發的發展優勢正釋放出強大的“虹吸效應”,成為四方客商選擇的生態凈土、休閑樂土、投資熱土和創業沃土。東源誠邀四方賓朋前來旅游觀光、考察洽談和投資興業,共享綠水青山、共贏合作發展、共創美好未來,助力東源加快構建“3+2+N”產業集群升級版,推動經濟又快又穩、高質量發展,打造成更具持續力的生態發展新標桿、當好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的主力軍。

毗鄰灣區、交通便利

融入大灣區1小時經濟圈

東源縣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東北部、東江中上游,區位優越,是大灣區向北出省和向粵東方向的主要通道,交通四通八達,京九鐵路、粵贛高速、河梅高速、汕昆高速、河惠莞高速等多條全國性交通大動脈貫穿東源全境,距離核心城市廣州、深圳均約200公里,一大批交通重點項目正加快建設或謀劃實施,廣汕高鐵、杭廣高鐵將陸續建成通車。特別是縱貫東源5個鄉鎮、并在黃田鎮設立河源北站的贛深高鐵于2021年10月建成通車,不但結束了東源不通高鐵的歷史、讓東源人民在家門口圓了“高鐵夢”,而且讓東源深度融入了大灣區1小時的交通圈、經濟圈與生活圈,實現與灣區發展同頻共振,邁入“高鐵經濟”新時代。

大灣區“六子”供應基地

物產豐富、基礎扎實

東源區域總面積407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60萬,轄21個鄉鎮,森林覆蓋率達70.15%,是廣東省地域面積第二大的縣和北部生態發展區的重要生態屏障,物產豐富,基礎扎實。

東源有30多萬畝良田,是首批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正全力申報創建國家級農高區的燈塔盆地的核心區就在東源;全縣有6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龍頭企業149家(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29家),蔬菜水果品種齊全、鮮禽生豬供應充足,能夠滿足綠色食品加工產業園的原材料供應。有廣東省農科院東源農業發展促進中心等系列創新平臺,引進了中國工程院羅錫文院士團隊。目前,東源根據全縣資源稟賦與發展功能,因地制宜,分類發展,致力打造成大灣區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茶罐子”“油瓶子”“水缸子”,“一帶一新六特色”(“一帶”:東源縣農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產業帶;“一新”:培育客家預制菜產業新優勢;“六特色”:絲苗米、油茶、茶葉、板栗、藍莓、生豬)的農業產業集群新格局已形成。

打造大灣區同等水平營商環境

政策優惠、服務優質

東源針對高質量發展,在工業、現代農業、生態旅游、現代物流等各個投資領域,出臺了上規上限獎勵、盤活利用低效用地、激發老企業新活力、工業項目建設獎勵、鼓勵外商投資、技術改造、先進裝備制造業、融資上市、貸款貼息、人才發展、科技創新、縣級稅費、土地、廠房、物流、品牌、外資、內資、內貿等“一攬子”優惠政策,涵蓋了從落地到生產全過程;制定工業項目建設獎勵實施細則、設立惠獎補項目20余個、建立完善政銀企溝通協調機制等措施扶持企業發展。

東源致力打造與大灣區同等水平營商環境,實行招商項目“一事一議”制度,對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以上的項目、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國內排名前10位細分行業龍頭企業或國際排名前20位的細分行業龍頭企業總部遷入東源的、填補國家和省技術空白的企業,采取“一事一議”原則給予支持。建立招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工業項目首席服務員制度,實行縣領導掛鉤聯系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制度,全力當好企業的“聯絡員、服務員、導航員、破解員、輔導員”,全程為項目落地和企業發展提供“一對一、全方位、全過程、零距離”的專業服務,讓項目招得進、落得下、發展好;大力優化政務環境,實行服務企業“二十條”“十不準”“十必須”,為服務企業工作立規矩、劃紅線和保駕護航,努力打造與大灣區同等水平營商環境,讓廣大企業在東源投資放心、創業安心、發展順心。

被納入市“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建設

產業平臺、齊頭并進

河源東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原名為深圳鹽田(東源)產業轉移共建園,2019年12月被省政府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下稱河源東源高新區]是東源縣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和主陣地。自創辦以來,在深圳鹽田區的傾情傾力幫扶下,積極探索“產業園區+主題產業園”發展模式推動園區提質增效,相繼在園內創辦了智能制造集聚區、深圳鹽田(東源)共建現代物流園和東源縣新材料產業園,園區建設、項目招商、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實現齊頭并進、相得益彰、成效明顯。園區6次獲評“省級優秀園區”、連續3年獲評省“環保優秀園區”。目前,共有入園企業252家(其中已投產192家、在建38家、籌建7家),規上企業68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0家、上市企業1家,以電子信息、智能制造、先進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為主導的產業集聚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2022年,河源東源高新區啟動園區三期開發建設,總規劃面積約3.5平方公里、總投資約31億元,其中啟動區面積1.26平方公里、總投資約14.8億元,現已完成園區循環化改造,正在開展征地拆遷和場地平整工作。今年1月,河源東源高新區被納入河源市“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的組成部分,一旦獲批將享受省對主平臺的所有優惠政策,將為開展“園區建設提速年”行動,推動園區擴容增效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扶持與支持。

——深圳鹽田(東源)共建現代物流園。由鹽田區和東源縣共同建設經營,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首期建設1805畝、計劃投資7.5億元。物流園致力打造成為服務河源市中心城區經濟發展的功能區和粵北贛南地區的物流中心樞紐。目前,園區已引進物流項目28個,總投資56億元,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43億元以上、年稅收4億元以上。

——東源縣新材料產業園。產業園總規劃面積1平方公里(1500畝),總投資6.1億元,于2020年12月開工建設。目前,園區征地拆遷完成1360畝,場地平整完成95%,道路完成70%,排水工程完成80%以上,預計明年1月份可全面完成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引進晟源永磁、惠集、英吉瑞等14個項目,合同投資總額45.5億元,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67.3億元以上、年稅收2.76億元以上。

■策劃:張松新  

■統籌:李成東 張小龍 

黃仲明 曾科  

■組稿:本報記者 李成東 

特約記者 藍天明 

通訊員 薛宇航 李平  

■攝影:本報記者 黃贊福


    數字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