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平:緊扣高質量發展主線,加快全域全面“融灣”“融深”
近日,連平縣三角鎮石馬村的500多畝蔬菜種植基地迎來收獲季,一筐筐綠色蔬果經分揀、清洗、入庫后準備裝車,直供深圳。
一筐筐綠色蔬果準備裝車直供深圳
石馬村蔬菜種植基地由深圳金谷園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投資打造。2021年,該公司在石馬村流轉了520畝土地用于種植各類瓜果蔬菜。該項目直接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3萬元,并帶動當地村民在家門口務工?!懊刻於加?0多人到基地務工,高峰期每天用工人數達百余人,工資為日結100元/人,自今年7月以來,已發放工資25萬多元?!笔卟嘶叵嚓P負責人介紹,這批蔬果采收結束后,將開始種植新一批茄子、辣椒等農作物,有望帶動務工村民年人均增收突破7500元。
這是連平縣全域全面“融灣”“融深”的戰果之一。今年以來,該縣緊扣打造“兩城三地”、建設幸福和諧美麗連平的目標定位,科學謀劃、擔當作為,加快全域全面“融灣”“融深”。
發展勢頭迅猛外聯內通現代化交通體系進一步完善
今年1—8月,連平園區發展勢頭迅猛:在談項目30宗,簽訂意向投資合同項目13宗;新簽約項目有項目8宗,其中有4宗為萬洋眾創城引進項目,合同投資額7億元;新開工項目5宗,合同投資額5.6億元;在建項目14宗,合同投資額34.85億元;投產項目3宗……
連平生態工業園一角。作為連平經濟發展的主戰場,連平生態工業園發展步伐正不斷加快,朝著宜商宜居宜創業的現代化工業新城邁進。 馮曉銘 攝
此外,連平外聯內通的現代化交通體系進一步完善。韶河汕鐵路、贛廣高鐵、廈昆高鐵、連梅高速、武深高速崧嶺互通、粵贛高速連平段擴寬工程、通用機場規劃建設等正在進行中;國道、省道、縣道、鄉道升級改造工程也正在加快施工中。連平縣2022年“四好農村路”目標任務是10.6公里,截至今年9月底,已完成7.8公里。
永興立交樞紐互通,大廣高速公路與武深高速公路在此對接互通。2018年12月28日,武深高速連平段建成通車,連平縣正式構建了“三縱一橫”的高速公路網,經濟社會發展駛入“快車道”。 馮曉銘 攝
鼓勵企業與“雙區”高校、科研院所、研發機構對接合作,打造一批產業科技創新共建平臺,目前已經通過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6家。
特色產業加快發展建成大灣區“菜籃子”基地2個
今年5月,連平縣召開民營企業農副產品推介座談會,進一步加強連平與粵港澳大灣區農副產品產業之間的開放交流和互惠互通,發揮大灣區輻射、引領、帶動作用,加快推動連平農副產品全面“融灣”“融深”。
連平的特色產業究竟有多厲害?據統計,截至目前,連平累計建成市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19家(其中省級重點農業龍頭企業4家),7個農產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三華李、連平絲苗米、連平砂糖桔、連平云霧茶、忠信黑蒜、連平青梅、連平貢柑)。全縣建成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2個,省級“菜籃子”基地5個,市級“菜籃子”基地15個,深圳市“菜籃子”基地1個;成功創建鷹嘴蜜桃和花生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作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鷹嘴蜜桃已經成為連平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法寶。 肖斌 攝
生態環境質量居全省前列致力打造承載大灣區優質生活的“后花園”
2個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和15個鎮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均為100%;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100%;落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及治理修復措施,措施到位率達100%;累計建成鎮級污水處理設施12座,實現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累計完成水源林建設1.48萬畝、森林撫育2.49萬畝;全縣水、大氣、土壤生態環境總體優良,連續多年在省、市環境保護責任及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中獲評優秀,生態環境質量居全省前列……這一組數據佐證了連平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
連平正在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堅決打好碧水保優戰、藍天保衛戰和凈土防御戰,致力打造承載大灣區優質生活的“后花園”。
連平風光。連平縣被譽為“廣東香格里拉”,是生態名縣,優良的生態環境是連平最大的優勢和最亮麗的名片。
接下來,連平將深入實施農業產業振興行動,建設成為“雙區”重要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茶罐子”“水缸子”“油瓶子”。同時,緊扣高質量發展主線,搶抓“雙區”和橫琴、前海、南沙等重大平臺建設的重大機遇,培育壯大實體經濟,大力發展生態產業,為我市爭當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排頭兵作出連平貢獻。
連平忠信火蒜備受粵港澳大灣區消費者青睞 肖斌 攝
(本報記者 吳雪 通訊員 麥惠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