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級團組織全力織牢防溺水“安全網”
讓孩子們安全快樂過暑假
■“湖小青”志愿者到幼兒園開展防溺水講座。
■文/圖 本報記者 周慧荷 通訊員 劉飛翔
炎炎夏日酷暑來襲,兒童溺水事故進入了易發、高發期。為增強全市青少年及家長的安全意識,預防溺水事故發生,我市各級團組織扎實推進關愛服務青少年“3+N”工作落實落地,通過開展防溺水安全講座、防溺水宣傳教育、防溺水志愿服務、留守兒童公益托管活動等,織密織牢防溺水“安全網”。
防溺水宣傳教育入腦入心
“小朋友們,發生溺水該如何正確自救?要是發現有人溺水該怎么辦呢……”暑假前,“湖小青”志愿服務隊隊員張樂欣、胡藝軒走進市區碧桂園鳳凰灣幼兒園,向孩子們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識。
活動中,“湖小青”志愿服務隊通過現場講課、放映警示案例教育短片、畫漫畫、傳授口訣、有獎問答等方式,向孩子們講授水上出行注意事項、如何防溺水、落水時應如何自救等安全知識,幫助孩子們有效學習水上安全常識、掌握水上救生設備的正確使用方法,提高防溺水安全意識。“希望通過開展預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給孩子們傳授相關知識和技能,提高孩子們的自救能力,嚴防溺水事故的發生。”張樂欣說。
據統計,今年以來,我市共組織“湖小青”志愿者深入學校、村(社區)開展防溺水主題教育21場次,覆蓋青少年2萬多人次。在暑假前,全市各級團組織、少先隊組織開展防溺水主題教育、主題班會、國旗下主題講話、主題團隊日等活動5000多場次,覆蓋20萬余名青少年學生。
此外,我市積極開展防溺水宣傳教育活動,面向全市青少年發放防溺水安全手冊2萬余份;舉辦“防溺水”手抄報大賽,共收到共青團員、少先隊員繪制防溺水主題手抄報1000余份;線上制作發布防溺水倡議、防溺水知識等,有效向青少年普及防溺水知識,營造濃厚氛圍。
志愿服務助孩子健康成長
自6月1日起,我市青年志愿者深入水庫、湖泊、池塘、攔河壩閘、水電站等重點區域開展野泳勸阻、巡防巡查等防溺水志愿服務活動。
在巡河過程中,志愿者們認真檢查危險水域周邊的安全警示牌和護欄等設施的設置、維護情況,排查周邊安全隱患,對字跡不清的警示牌、損壞的防護網等,及時報告相關部門予以更換、加固。
“一旦發現群眾尤其是青少年下河游泳、玩水等危險行為,我們會立即現場制止并勸離,避免意外發生。”和平縣彭寨鎮鄉村振興志愿者黃麗穎告訴記者,志愿者時常深入到群眾家中宣傳防溺水知識,發放“珍愛生命 預防溺水”宣傳單,提高未成年人和家長的防溺水安全意識。
據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共組建鎮級防溺水志愿服務隊伍101支,組建返鄉大學生志愿服務隊34支,會同村級團組織常態化開展防溺水志愿服務活動1000多場次,參與志愿者8000多人次,從源頭上預防溺水事故發生。
公益托管讓孩子有“趣”處
留守兒童問題一直以來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今年,我市團組織結合大學生“三下鄉”“返家鄉”社會實踐,開展留守兒童公益托管活動,組織志愿者及社會愛心人士,關注關心留守兒童、外來務工家庭兒童、單親家庭兒童等未成年人群體,定期開展慰問、家訪等活動,進一步豐富留守兒童暑假生活,減少留守兒童參與野外游泳的概率。截至目前,“七彩假期”關愛留守兒童公益托管活動共開展45場,覆蓋留守兒童1000多人。
團市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防溺水安全知識教育”主題宣傳活動,讓防溺水安全知識覆蓋校園、社區、農村,全力織牢防溺水“安全網”,讓孩子們安全快樂度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