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領導干部實地調研“百千萬工程”
看變化信心滿滿 學經驗干勁十足
□本報記者 譚紹丁
10日至12日,在全市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現場會的熱烈氛圍中,市領導率隊深入各縣區項目一線,親身感受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蓬勃脈動,攜手見證“百千萬工程”的生動實踐,通過現場交流學習、共享經驗,共謀高質量發展新路徑,為新的一年高質量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風貌提升
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推進實施“百千萬工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鄉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鄉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鄉村。
在江東新區城東街道河紫路社區,一棟棟房屋換上“新衣”,清澈河水與沿岸綠美生態小公園相得益彰。自開展風貌管控工作以來,河紫路社區投入各類資金超過430萬元,開展漁船整治、風貌管控、植樹添綠、基礎設施等工作,社區環境顯著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走進連平縣隆街鎮“美麗示范主街”,映入眼簾的是以紅、黃色調為特色的店招、路燈、墻繪,整個街區在視覺上呈現出一種和諧統一的美感。在“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建設中,隆街鎮以紅、黃為主色調,以白色為底色凸顯“紅黃”腰線,店招選擇復古風格和個性化款式,充分展現包容性;同時,建設龍鳳圖案的景觀燈及燈束燈帶,與美麗河道交相輝映。這種以色彩分明呈現最具視覺沖擊效果的探索,得到了與會人員的高度認可。不少縣區表示,將在典型鎮村規劃建設中更加注重鄉村風貌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美麗鄉村。
“這個花海不僅可以扮靚村莊面貌,讓群眾愉悅身心,還可以借勢發展旅游產業,增加村民收入,這種做法值得借鑒。”和平縣陽明鎮水背村利用閑置土地種植郁金香,通過收取門票,為村集體和村民創收。調研期間,與會人員情不自禁走進花海,紛紛拿出手機,定格美好瞬間。
在龍川縣佗城鎮,展現在眾人眼前的是一座人文馥郁的千年古城。近年來,該鎮常態化開展圩鎮環境衛生整治和秩序管控,深入開展城鄉風貌整治提升,推進美麗示范主街開展“三線”下地、增綠種植桂花樹及人行道鋪設。特別是南門碼頭的綠美生態小公園里,綠植繁茂、干凈整潔,蘇堤長廊城墻上融入了佗城姓氏文化和廉政文化元素,引得不少游客駐足觀看。“接下來,我們將結合傳統建筑、傳統文化開展城鄉風貌提升,打造更多古色古香的傳統村落。”參觀了佗城鎮后,和平縣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產業富民
釋放縣域發展新動能
產業是縣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走進東源縣順天鎮沙溪村溫室大棚,一排排藤蔓排列整齊,一壟壟西紅柿長勢喜人,或鮮紅或青翠的果實掛在植株上,晶瑩飽滿,分外誘人。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中,順天鎮沙溪村通過“林耕置換”推進耕地布局集中連片,推動原有零散耕地向“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網”的現代化高效農業生產區轉變。在此基礎上,引進東源致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植高端菜番茄、小番茄等,打造華南最大的番茄生產基地。目前,番茄種植和與之相關的勞務已經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各縣區表示,將借鑒東源的經驗,加快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作,讓散地、閑地、荒地成為群眾的“致富田”。
“社村”合作是推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探索,作為全省首批“社村”合作試點縣之一,和平縣“社村”合作試點取得了良好成效,2024年以來,已實現村集體分紅70萬元,有力地促進了當地農業高質量發展。“我們將加快推進供銷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建設,以‘社村’合作試點項目為抓手,積極推廣訂單農業+全程社會化模式,實現小農戶對接大市場。”在參觀了和平供銷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了解和平的做法和成效之后,對于如何推進“社村”合作,連平縣已經進一步明晰了思路與舉措。
走進中國蟬茶交易中心,紫金縣名優土特產有限公司直播間內,幾名主播正充滿激情地向觀眾推介蟬茶、辣椒醬、竹殼茶等紫金特產。位于紫金縣金山大道東的中國蟬茶交易中心,是目前全國首個以“蟬茶”為主題的茶葉街區,有望建成中國最大的蟬茶交易集散地。東源縣相關負責人表示,紫金蟬茶的成功突圍,離不開媒體的宣傳,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接下來,該縣將在探索品牌標志性風味、保障茶葉品質的基礎上,全力講好東源“茶”故事,讓東源的茶品牌IP更加響亮。
從典型鎮村的生機盎然到縣域產業的繁榮發展,每到一處調研點,大家都開闊了視野、找到了差距、拓寬了思路,為進一步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確保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任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與會人員紛紛表示,新的一年,將積極借鑒各地優秀經驗,以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勢頭,開啟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新篇章。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