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您的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頻道 > 河源時政

去年我市全力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民富產業旺 鄉村生活美

2025-02-06 09:52:18 來源:河源日報

image.png

紫金縣蘇區鎮將茶產業和紅色旅游深度融合發展,著力打造“紅色教育+綠色休閑”文旅名鎮。本報記者 肖斌 攝

□本報記者 陳星

特色農業產業遍布河源大地,鼓起農民“錢袋子”;和美鄉村建設如火如荼,鄉村環境干凈整潔,擦亮生態美麗底色,農村群眾生活質量穩步提升。走進河源鄉村,一幅村強民富的生動畫卷徐徐展開,美麗鄉村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一項項扶持政策堅定守護底線任務,一個個特色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一處處和美鄉村建設日新月異……我市農業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去年以來,我市高度重視農業農村發展,依托當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不斷發展壯大農業特色產業,大力推動和美鄉村建設,加力提速推進“百千萬工程”,縣、鎮、村迸發出發展活力。去年,我市農業農村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預計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5.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00元、增長6.5%。

產業興 鄉村振興動能強

去年,我市將發展特色農業產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聚焦“一糧二茶三佳果”等特色產業,深挖鄉村特色農業資源,加大資源整合和延鏈補鏈強鏈力度,推動特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百千萬工程”。目前,全市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92家、省級標桿農民專業合作社達79家、省級標桿家庭農場達37家。

近年來,我市重點推進綜合產值超100億元的生態畜禽和超50億元的絲苗米、油茶、茶葉產業的現代農業“1+3”產業集群發展,制定印發《2024年河源市“1+3”農業龍頭產業發展工作方案》,編制發布14項“土特產”地方標準,推動現代高效農業高質量發展,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新格局,加快實現綠色崛起。2024年,生態畜禽、絲苗米、油茶、茶葉“1+3”農業產業綜合產值分別達82億元、38億元、35億元、39億元。

同時,燈塔盆地創建國家農高區工作穩步推進,核心區基本實現“七通一平”,去年新簽約億元產業項目5個、新動工億元產業項目3個,浮萍蛋白產業化開發等農業新質生產力項目加快建設,廣東省生物農業中試平臺項目成功納入廣東省第一批中試平臺項目。

如今,我市一個個特色鮮明的農業產業蓬勃發展。我市打造“萬綠河源”農產品公用品牌,18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提質擴容,“紫金蟬茶”品牌價值超35億元,“龍川山茶油”“和平獼猴桃”分別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證明商標,建成全省產能最大的米粉、腐竹生產基地,“河源米粉”成為全市首個獲得“灣區認證”地理標志產品,供港活豬數量穩居全國地級市首位,走上具有河源特色的農業強市之路。

村莊美 鄉村風貌“顏值”高

近日,記者走進紫金縣龍窩鎮圩鎮,一幅巨型山水茶園墻繪映入眼簾,街道兩旁干凈整潔,房屋外立面煥然一新。

我市始終堅持城鄉融合發展,不斷提升村莊風貌,大力開展城鄉風貌管控和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以主要干道沿線、重點提升區域和集中整治片區等“三類區域”為重點開展整治提升,進一步改善城鄉居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去年,全市完成13456棟房屋風貌提升,22個典型鎮基本建成美麗圩鎮“七個一”項目。

此外,我市不斷完善鄉村基礎設施,農村村內道路硬化率超90%、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76.3%、整村廁所改造提升完成率達83.8%、農村供水工程規模化覆蓋人口達79.1%,龍川縣創成“四好農村路”國家示范縣,農村居民的生活條件日益改善。

去年,我市持續深入推進綠美河源生態建設,全力推動城鄉一體綠美提升,開展“河力綠美”縣鎮村綠化專項行動,凝聚各方力量,推進縣鎮村綠化取得顯著成效。

去年,我市在縣鎮村“四旁”“五邊”種植苗木194萬株,完成量全省排名第一;建設森林城鎮2個、森林鄉村10個、綠美古樹鄉村3個、綠美紅色鄉村3個;創成美麗宜居村1068個、特色精品村159個,建成美麗庭院2359個,讓村民足不出戶過上“出門即景、推窗見綠”的閑適鄉村生活。

今年,我市將開足馬力,大抓產業強縣富民興村,以環境整治促進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繼續在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向前,凝心聚力推動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