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部署“百千萬工程”推進工作,為縣鎮村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以“頭號力度”推動“頭號工程”加力提速
□本報記者 陳星
2024年是“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推進、實現全面突破的關鍵一年。自全省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現場會召開以來,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現場會有關精神,召開了市委常委會會議等,各縣區也召開了相關會議,錨定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目標任務,部署“百千萬工程”推進工作,以“頭號力度”推動“頭號工程”加力提速。
謀劃產業發展
培育壯大縣域經濟
產業興則縣域興,產業強則縣域強,而縣域強則市域強。奮進“百千萬工程”,我市緊抓產業發展根本,堅持特色化發展,聚力做大做強產業園區主引擎,以打造2個“1+3”產業集群為抓手,推動產業成鏈成群發展,更好更快實現“千億”“百億”級產業集群目標,推動強縣富民興村。
紫金縣將發展壯大縣域產業作為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重中之重,深入實施“產業興縣”戰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壯大強縣產業和富民產業、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著力構建工農旅三大產業齊頭并進、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源城區堅持把產業發展放在第一位,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突出抓好項目落地、招商引資和園區平臺建設,聚焦產業鏈現代化,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推動一產往后延、二產兩頭連、三產走精端,不斷拓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
江東新區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抓好產業發展,做大做強“五大產業”,積極引進龍頭企業,做優農業產業。同時,繼續做好央企助力“百千萬工程”的項目建設工作,推動項目加快開工建設,提升工程建設質量,高標準完成項目建設,并通過強化資金、人員等要素保障,營造濃厚氛圍,確保“百千萬工程”取得新成效。
圍繞省、市工作部署,龍川縣突出工作重點,培育壯大縣域經濟,持續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凝聚齊抓共促的合力,抓好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強化統籌協調,壓實主體責任,落實好“百千萬工程”各項任務,積極宣傳發動群眾參與到鄉村產業發展工作中,不斷開創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
優化人居環境
提升鎮村“顏值”
鄉村要發展,既要產業興旺,也要生態宜居。我市將全力抓好典型縣、鎮、村培育建設,鞏固提升首批建設成果,高標準抓好第二批建設,以點帶面促進全域提升;常態化開展城鄉風貌管控和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抓好農房風貌管控提升;扎實推進綠美河源生態建設,大力開展“河力綠美”縣鎮村綠化行動,全面提升城鄉綠色“顏值”。
為推進粵贛高速沿線等重點區域城鄉風貌管控及環境整治,和平縣印發了《和平縣推進城鄉風貌管控和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重點任務工作方案》,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為組長的領導小組,高標準制定整治提升設計方案,實行每日一調度一會商機制,及時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并對推動整治提升過程中存在問題及時研判處置,建立高效的聯動機制,舉全縣之力推進風貌整治提升。
錨定“百千萬工程”典型鎮村培育目標,東源縣迅速行動,不斷提升鎮村風貌,深化綠美生態建設,著力建設更高品質鎮村。針對2024年第二批選樹培育典型鎮村,該縣將進一步查漏補缺、優化細節,安排相關業務部門深入各典型村開展聯合督導,指導形成“一村一問題清單”,并細分“優秀”“良好”“一般”三個類別。同時,形成2025年典型鎮村培育儲備名單,提前做好培育安排,真正把各項工作往前趕、往細抓、往實做。
連平縣將典型鎮村培育作為推進“百千萬工程”的有力抓手,堅持嚴要求,對照職能職責,壓實工作責任,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動典型鎮村培育提質增效。同時,聚焦風貌管控提升,對標對表抓落實,全面梳理、逐條逐項完善臺賬資料,加強密切配合,推動各項任務精準落實落細,扎扎實實推進“百千萬工程”實施。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