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發展前景良好
包裝飲用水營業收入居全國第二
制圖:吳丹
□本報記者 陳思芬 通訊員 袁歡
農夫山泉、今麥郎、華潤怡寶、紫泉飲料等國內行業領軍企業投資落戶河源,東源正能量飲用水等本土知名暢銷品牌陸續崛起……
一直以來,我市立足保護“生態好水”,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基礎,充分挖掘優質水發展潛力,發展生態旅游,重點開發包裝飲用水、飲料等產品,朝著打造百億級水飲料及食品產業集群前行。
為助力我市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發展,近日,市稅務局分析了全國包裝飲用水制造業(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瓶罐裝飲用水制造”小類,下稱“包裝飲用水”)生產經營情況。根據2023年第四季度全國包裝飲用水行業企業申報數據顯示,河源包裝飲用水企業全年累計營業收入40.5億元,位列全國地級市第二名。我市包裝飲用水行業具有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長較快、產業投資熱度較高、社會效益好和生產效率優于全國等特點。
生態好水引來優質水企
包裝飲用水發展勢頭強勁
何以大力發展包裝飲用水產業?水資源質量及生態環境注定河源要走把優質水資源轉化為“水黃金”發展之路。我市具有“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水資源優勢,坐擁華南地區第一大人工湖萬綠湖,湖內深層水經高壓自然濾凈,浮游物幾乎為零,多年來一直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Ⅰ類標準,是難得的符合飲用凈水水質標準、達到直飲要求的清潔水源。
近日公布的今年1月至4月全省城市空氣和水環境質量及排名情況顯示,我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100%,省考斷面水環境質量指數2.7013,均位列全省第一,生態好水已成為河源一張亮麗的名片。
生態好水引來優質水企。數據顯示, 2022年以來,伴隨著華潤怡寶落戶河源和農夫山泉增資擴產,河源占全國包裝飲用水主要生產省份投融資活動的六成以上。
同時,近4年來,河源現有包裝飲用水企業持續擴大生產投入,新增生產用地占同期全國該行業企業新增生產用地的23.3%,彰顯了知名水企深耕河源、長期發展的較強意愿。
向綠而行,點水成金。2020年至2023年,河源包裝飲用水營業收入年均增長21.9%,高出全國規模前十地級市平均水平5.2個百分點。憑借較快增速,河源包裝飲用水產業規模從2020年的全國第四提升至2023年的全國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河源包裝飲用水發展帶來的社會效益顯著,勞動生產率高于全國。2020年至2023年,河源包裝飲用水入庫稅收年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長,已發展成為全市制造業稅收的支柱力量。單位工人勞動生產率為96.4萬元/人,是規模前十地級市單位工人平均勞動生產率的2.1倍,自動化生產和工人技能水平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點水成“金”
打造水產業集聚高地
5月22日,華潤怡寶(河源)飲用水生產基地項目、廣東紫泉飲料河源萬綠湖生產基地項目正式竣工投產。目前,我市聚集了農夫山泉、華潤怡寶、紫泉飲料和白象食品等一批具有競爭力的行業巨頭,且產業鏈條持續延長完善,展現出蓬勃發展的景象。
去年,全市水飲料及食品產業規上企業達38家,實現規上工業產值88.42億元,同比增長9.2%。匯聚了農夫山泉、今麥郎、華潤怡寶等知名品牌,包括華潤怡寶、農夫山泉三期、紫泉飲料、白象食品等重點項目在內,在建項目全面建成達產后,預計年產值超100億元。
在迎來累累碩果的同時,河源如何進一步發展水飲料及食品產業,打造新質生產力?
基于水源地優勢,當下,我市正積極探索把生態好水轉變為經濟活水,充分調動資源力量,定規劃、強招商、出政策,積極幫助企業在河源落地生根、發展壯大。對水經濟產業園從事軟飲料、酒等食品飲料生產制造企業,在用地、用水、用氣、投資、技改等方面實行優惠獎補,按照企業貢獻給予相應資金獎勵。建立完善物流、住宿等服務配套設施,想方設法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全心全意為落戶企業提供優質服務,進一步提高企業在河源投資興業的積極性,不斷擴大水飲料及食品產業“朋友圈”。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