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海關:助推“河源造”產品走向世界
■本報記者 陳思芬 通訊員 關河
河源即食花膠首次出口、“河源造”眼鏡走向世界、河源箱包加速出海、河源果脯首次打開國際市場、“河源造”玩具走俏海外市場、圣誕季“河源制造”熱銷海外、河源砂糖橘出口超600噸……這是“河源造”產品去年以來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成績單。
出口通關時間僅9分鐘
“貨物到港后幾秒鐘就收到了放行回執,速度實在驚人。”在切實感受到“提前申報”模式帶來的實惠后,力升樹燈(河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提前申報”模式是海關推廣的一項全新申報模式,企業在備貨、運輸階段就可完成申報前準備和申報手續,實現貨物到港即可辦理查驗或放行手續,進一步減少貨物的滯港時間,減少企業通關成本。
去年以來,河源海關不斷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大力推廣“提前申報”“兩步申報”“匯總征稅”等通關便利化措施,幫助企業用足用好優惠政策,不斷鞏固壓縮進出口通關時間成效,幫助外貿企業輕裝上陣。同時,強化規范引導,每月逐票核查報關單規范申報情況,對差錯率較高的企業逐家合規引導,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去年,河源海關進口、出口通關時間分別為32分鐘、9分鐘,規范申報率、整體通關時效居廣州關區前列。
助企享惠7050萬元
過去一年,河源海關以深入調查研究為抓手,選取50家代表性企業,采取問卷調查、電話問詢等方式,全面了解外貿企業原產地應用情況。依托“關長聯系企業”機制,深入轄區企業走訪調研,收集企業在用惠享惠時遇到的問題,推廣“掌上海關”“自貿通”等便利化稅率查詢工具。回應企業期盼,全面推廣“智能審核+自助打印”,實現24小時“即報即簽”,推動原產地政策紅利釋放。
數據顯示,2023年,河源海關共簽發出口原產地證書6369份,簽證金額2.1億美元,為“河源制造”出口產品在進口方獲關稅減免約合人民幣7050萬元,RCEP證書同比增長59.9%,簽證產品范圍覆蓋了我市主要出口行業和企業,有力推動了我市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為助力我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河源海關以智慧海關建設為契機,深化業務改革,配合營商環境考評,涉及海關職能指標居粵東西北前列。同時,強化優勢企業、專精特新企業認證培育,關區海關高級認證企業達到37家,占在冊企業總數的3.87%,在廣州關區保持前列。
多項產品實現首次出口
去年10月,經海關監管后,河源生產的一批原味梅子果脯順利出口到瑞士。這是河源果脯首次出口。
去年12月,連平縣50噸砂糖橘走出國門,這不僅實現了連平縣農產品對外出口“零的突破”,也是我市首次出口砂糖橘。據統計,自砂糖橘采收季以來,我市已累計出口砂糖橘42批次、620.55噸,貨值95.28萬美元。
除砂糖橘、果脯外,在河源海關“一對五”出口政策指導下,去年河源預制燉湯、乳鴿等均實現轄區內首次出口。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助力食品出口的同時,河源海關全力以赴保障農食產品安全,落實活豬出口前批批到場監裝要求,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去年以來共檢疫放行供港澳活豬23.75萬頭,供港澳活豬穩居全國地級市首位。做好竹木草制品監管,采用出口產品抽查和日常監管相結合,出口竹木草制品3100余萬美元。做好進境糧食后續監管,落實進境糧食裝卸、運輸、加工和下腳料處理全環節嚴密監管,審批進境糧食調運申請23.85萬噸。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