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63名代表集中履職
為綠美河源生態建設描繪新畫卷
“發展水飲料及食品產業非常符合河源實際,不僅可以充分發揮河源的資源稟賦優勢,同時也能夠把生態建設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融合發展。”“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對于普及科學知識、增強綠色環保意識、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自7月初我市啟動“更好發揮代表作用”主題活動以來,全市五級人大代表積極參與,頂著烈日走進田間地頭、村莊社區、企業學校,圍繞推進綠美河源生態建設,傾聽群眾意見,凝心聚力繪就綠美河源生態畫卷。
圍繞中心,
活動部署有力有序
每年7月是廣東省“人大代表主題活動月”,為確保活動取得實效,市人大常委會聚焦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提出的“突出綠美廣東引領,高水平謀劃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任務要求,結合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的目標任務和工作實際,制定了《關于圍繞推進綠美河源生態建設開展“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主題活動的工作方案》,堅持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相結合,各縣區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專題調研、視察、執法檢查、走訪群眾、約見國家機關負責人、向選民述職、督辦建議、督辦民生實事及民生“微實事”項目、在代表聯絡站接待選民群眾、代表群眾議事等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主題活動。
自主題活動啟動以來,全市五級人大代表同向發力、同頻共振,深入一線摸實情,精準把脈促綠美,以實際行動助力河源加快實現綠色崛起。活動期間,全市共有7963名人大代表通過專題調研、視察、執法檢查、接待選民等形式積極參與主題活動,共收集群眾意見建議2798件,目前已解決2133件,其中反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方面1324件,已解決1019件。
突出重點,
活動形式有“枝”有“葉”
“古樹是自然資源中的活瑰寶,建議加強古樹保護,提高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水平,更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7月6日,市人大常委會舉行“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啟動儀式并專題聽取市政府關于綠美河源生態建設情況報告,常委會及機關領導分別帶隊奔赴各縣區,深入了解全市綠美生態建設情況,并就開展綠美河源生態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與挑戰、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建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傾聽來自基層的聲音,并提出意見建議。
此外,各縣區人大也積極開展主題活動,組織人大代表深入一線,認真收集民情,進一步密切代表與群眾的聯系,集思廣益,充分激發和凝聚全市上下實現綠色崛起的廣泛共識、智慧力量和強大合力。
規定動作做到位,自選動作更出彩。源城區東埔街道人大工委開展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調研,有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早見效、真惠民;東源縣人大圍繞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因地制宜建設美麗圩鎮、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健康生活等15個民生事項開展專題調研;龍川縣通衢鎮人大通過推動2023年民生實事項目——通衢中心幼兒園改擴建項目,著力解決幼兒學前教育“入學難、入學貴”問題;紫金縣人大依托綠美紫金生態建設人大代表聯絡站,開展珍稀植物和古樹名木保護工作調研,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和監督,形成保護古樹名木的合力;連平縣人大走訪工業園、鄉鎮和18個涉企服務部門,開展營商政務環境專題調研,發放問卷調查表近1000份,收集企業和群眾對營商環境問題的意見建議,推動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情系民生,
活動開展有質有效
心系民生事,行動總關情。自代表主題活動開展以來,各級人大代表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零距離聽民聲,面對面解民憂,著力推動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展現了新時代人大代表的擔當作為。
“東源縣擁有優良的林業生態資源,目前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與林農期盼仍有差距,建議提高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提升林農資產性收入水平。”7月6日,我市的全國人大代表在代表聯絡站接待群眾時,東源縣部分群眾提出提高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問題,市人大常委會要求有關部門現場解讀生態公益林補償政策,并組織力量繼續進行專題調研,推動問題解決。
源城區源西街道人大組織代表接待、走訪群眾時,了解到轄區內學校課桌椅破舊,嚴重影響學生學習這一情況后,立即組織代表開展中小學校課桌椅等設施配置情況專題調研,源城區人大代表為源西街道的11所學校捐贈了價值近50萬元的1900套愛心桌椅,大大改善了源西街道中小學校的教學環境;連平縣鷹嘴蜜桃產業人大代表聯絡站發揮行業優勢,助推連平鷹嘴蜜桃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
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按照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越性,將開展代表主題活動作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抓手,加強代表聯絡站“三化”建設,進一步提高代表履職能力,提高建議督辦水平,通過人大代表履職聽取群眾意見、反映群眾呼聲、匯集群眾智慧,擦亮河源“綠色”名片、激活“綠色”活力,充分激發和凝聚全市上下加快實現綠色崛起的廣泛共識、智慧力量和強大合力。(本報記者 鐘文俊 通訊員 鄒菡萏)
下一篇:沒有了